天天看點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科幻迷期待已久的神作《沙丘》電影版(2021)終于在前不久全球公映了。

這部恢弘的史詩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弗蘭克·赫伯特的同名科幻小說《沙丘》。原著曾獲星雲獎和雨果獎,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科幻小說之一,也是《星戰》和《星際迷航》等作品的靈感來源。

幾十年裡,對《沙丘》系列的影視化改編曾有過多次,然而這些項目要麼無疾而終,要麼出了作品卻廣受粉絲批評……這讓《沙丘》被評價為最難影視化的科幻小說。究其原因,之前的幾次影視作品,五毛錢特效、成本太低出不了效果等都還可以接受,最糟糕的是編劇亂改,傷害原著迷的感情。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而這一次的《沙丘》電影化,主創團隊直接找來了埃裡克·羅斯 (Eric Roth) 擔綱編劇。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羅斯是《阿甘正傳》、《本傑明·巴頓奇事》的編劇,也是Netflix 版《紙牌屋》執行制片人,曾經五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一次獲獎,被譽為好萊塢最優秀的編劇之一。

而這位大師吸引了矽星人的注意,則是因為:

他的創作工具,實在是太酷了!

并且,是一種獨特的、複古風的酷……

在《沙丘》原著背景中,“會思考的機器”在萬年之前的一場大戰之後徹底非法化。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沙丘世界,雖然背景是浩瀚的宇宙,卻完全看不到任何高科技的存在。

而在現實中,羅斯作為本片的編劇,他的創作工具,也是非常的“低科技”:

一台上了年紀的 Win XP 電腦

MS-DOS 環境

一款有30多年曆史的DOS文字處理器

IBM Model M 鍵盤: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h2>

大揭秘:羅斯的“低科技”創作環境

</h2>

羅斯是一位極度自律的寫作者,每天有兩個集中工作的時段,每段持續4-5小時:早上五點半起床,簡單運動進食之後立刻投入到創作,直到中午;晚飯後再繼續,直到半夜睡覺。

“如果我前晚寫到一半的話,第二天我會等不及想要起來繼續寫的,因為我知道我已經找到方向了,”他曾經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羅斯的自律在他的創作工具上,更是展現地淋漓盡緻:

他用的電腦,裝的還是 Win XP 系統。電腦可以聯網,上面也安裝了 AOL 和 IE 浏覽器。不過他在寫作的時候,會切斷網絡: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從下圖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電腦的桌面是 XP 經典的藍天白雲: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開始寫作的時候,羅斯會在 XP 的基礎上再退兩步,會打開電腦上安裝的 MS-DOS 環境: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MS-DOS 由微軟開發,是 Windows 95 之前的 PC 時代裝機量最高的一款 DOS 作業系統。和今天的圖形作業系統不同,MS-DOS 最早是一個指令行作業系統,人機互動都需要通過文本指令來進行,到了後期版本中才加入了圖形界面。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雖然 MS-DOS 已經是一個很古老的作業系統了,但其實,直到幾年前,一些重要機構仍然在采用它,比如在2011年之前,美國海軍就一直在用 MS-DOS 來管理食物庫存: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雖然羅斯的電腦安裝了 Win XP,每次他要寫稿,還是得打開 MS-DOS。這麼一通操作還挺麻煩的。因為 MS-DOS 官方支援的最後一個 Windows 版本是 Win 95,要在 XP 上打開的話,還得用虛拟機才行。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至于為什麼非 MS-DOS 不可,原因在于羅斯選擇的寫作軟體:

不是 Word,也不是 Ulysses/Outline/Scrivener 之類“效率使用者”熟悉的寫作軟體,更不是号稱“95%編劇都在用”的 Final Draft。

而是 Movie Master,一款已經有30多年曆史的 DOS 軟體。Movie Master 的首版釋出還是在1987年(羅斯用的是 v3.09),實屬上古時代的軟體了。

羅斯在接受采訪時透露,他是很早就跟廠商買到了這款軟體的軟驅版本。今天 Movie Master 已經不存在了(就連拷貝了 Movie Master 源代碼并加以修改的後續編劇軟體 Hollywood Screenwriter,今天都不存在了)。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在個人電腦興起的80年代,這款軟體的功能之強大,絕對稱得上是當時好萊塢劇作家們的神器了。除了标準的文字處理功能之外,它還有内置的彈出菜單、多樣的文字格式、防覆寫儲存、文本搜尋和條件替換、内置詞典拼寫檢查、按角色儲存獨立的台詞檔案等。

用這款已經30年曆史的軟體,羅斯已經寫出過《阿甘正傳》、《沙丘》等至少30部影視作品的劇本了。

他在2012年接受采訪時曾經表示:“我覺得如果給我倆小時的話,我也能學會用 Final Draft(當今編劇行業的主流軟體)。但我又有點迷信,這感覺也挺蠢的,我自己把事情變得更加複雜。不過最後我還是覺得,如果用這玩意寫出來的東西有人看,那就安心用呗。”

唯一不太爽的是,Movie Master 是一個 DOS 軟體,是以受到系統記憶體容量的限制,一個檔案最多隻能儲存40頁。每次羅斯打滿40頁之後,就要儲存、列印出來,然後寄給制片方,對方再把檔案掃描出來儲存到電子版。

他說,軟體的記憶體-頁數限制,逼迫他用更短的篇幅講好故事如果寫了40頁都寫不完一幕的話,那就說明我的寫作出問題了。”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羅斯在打字利器上的選擇,更是讓衆多鍵盤愛好者會心一笑:

IBM Model M 鍵盤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Model M 于1985年開始生産,是如今主流的 QWERTY 全鍵盤标準布局的首創者。它的屈蹲式彈簧軸體觸發結構,使得鍵盤敲擊時發出獨特的“咔哒”聲音。

這款鍵盤,被廣大機械鍵盤愛好者譽為“永恒的經典”,在全球擁有無數粉絲,并且盡管早已停産,後來還是有廠商和死忠粉絲(如 Lexmark/Unicomp 等)用原版的模具生産小批量的複刻品。

Model M 收藏家 Brandon Ermita 曾經這樣說:“我喜歡用 iPad,拿在手上是挺酷的;我也喜歡用 Kindle 看書,它确實友善。但是它們在文字輸入方面都無法媲美 Model M……無論何時,隻要我想寫文章或者要工作的時候,這款産品都是我最受信賴的搭檔。”

這款鍵盤是當年的經典,也是今天複古科技風潮的标志之一。羅斯選擇 Model M 鍵盤作為他的寫作工具,因為這支鍵盤陪伴了他幾十年,而且如果保養得好,它是幾乎不可能壞的。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上面這些工具,羅斯已經用了好幾十年了。除了少數裝置(比如電腦硬體、顯示屏等)因為老化不得不換新,整個創作環境,在過去的40多年裡,大體上是沒怎麼變過的。

或許你會納悶,跟羅斯共事的人,怎麼可能受得了他這種落後、古闆、低效率的工作方式?

首先,在好萊塢,雖然拍攝用的硬體、後期的特效等技術在近幾年突飛猛進,行業裡一些正常的業務并沒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比如,很多劇本在創作修改階段的溝通,都是在紙上進行的,甚至我們看到的很多影視作品成片,都是在現場塗改得面目全非的劇本上拍出來的。

此外,很多好萊塢大佬的工作方式也是非常“低科技”。比如之前我們寫過的一位傑弗瑞·卡森伯格(原迪士尼影業董事長、夢工廠聯合創始人、Quibi 創始人),平時甚至都很少用數位裝置,連電子郵件都要助理給他列印出來看。

古老的電腦,古老的軟體,确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羅斯的出稿速度。不過他本人以及合作的制片方,對他的出稿速度并不是特别計較。

在采訪中他表示:拖稿可以,最後該交貨還是得交貨,而且交的東西還得能拍才行。

<h2>為什麼大作家鐘情“複古寫作工具”?</h2>

鐘情于古老的寫作工具的,并非羅斯一人。

事實上,在好萊塢編劇行業,以及更大的歐美文學作家群體當中,跟羅斯偏好相同的大師們,簡直可以組成一個“DOS 寫作派”了。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這幫人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R·R·馬丁了。

可能,這個世界上看過神劇《權力的遊戲》的人,已經比沒看過的人多了。不過,知道原著作者馬丁老爺子是怎麼寫出原著小說的人,絕對是少數。

寫《冰與火之歌》用的電腦,裝的也是 DOS 系統!至于用的什麼軟體,老爺子之前上電視節目提過一嘴,叫做 WordStar: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具體來說,他用的是 WordStar 4.0 版本。

老爺子曾經表示,他不用那些高科技文檔處理軟體,主要是因為不喜歡那些傻了巴唧的“智能”功能,比如自動大寫、拼寫檢查什麼的。

“我很喜歡(WordStar)這個軟體,我要的它都有,其它沒有多餘的。我不需要任何的幫助,有些軟體成天給你幫倒忙,比如非要把這個小寫字母變成大寫字母。如果我需要大寫的話,我自己會大寫的!我又不是不會按 shift 鍵!”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老爺子其實有兩台電腦,一台用來上網回郵件,另一台就是這台裝了 DOS 和 WordStar 的電腦,完全斷網,隻用來寫稿。

(不過老爺子最近幾年挖坑不填,莫非是因為一直在用能上網的那台上網,導緻無心創作了?)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再比如羅伯特·J·索耶 (Robert J. Sawyer),雨果獎、星雲獎得主,兩度赢得加拿大科幻最高獎項“極光獎”,創作了《終極實驗》、《大腦掃描》等優秀作品,人稱加拿大科幻教父。

這位科幻大師,早在1990年就發表了一篇文章,講述為什麼 WordStar 是最适合創作者的寫作軟體。這篇文章在2017年還重新投到知名科技及媒體 Ars Technica 上,文章内容大體沒變。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索耶提到,很多知名科幻作者都是 DOS 版 WordStar 的忠實使用者,比如:

阿瑟·克拉克 (Arthur C. Clarke,三大科幻巨匠之一,太空漫遊系列作者);

大衛·傑羅德 (David Gerrold,星雲、雨果獎得主,《星際迷航》編劇之一);

詹姆斯·古恩(James Gunn,漫威《銀河護衛隊》系列編劇和導演)

為什麼這些大師都熱衷于 WordStar?

索耶認為,一旦熟悉了之後,寫作者操作起 WordStar 非常流暢,可以輕松地實作盲打。

WordStar釋出于1979年。當時電腦鍵盤尚未标準化,很多今天鍵盤上必備的按鍵都沒有,而這款軟體一上來就把很多寫作者需要的關鍵功能做成了宏/快捷鍵/菜單,而且一些重要功能的快捷鍵設計,也考慮了打字者不同手指力量的差異。

在當時,很多早期文字處理軟體都模仿了打字機的邏輯,也即文字錄入是不可逆的。如果你已經在寫一行文字,最好把這行寫完,因為如果想要反複移動光标到前一行甚至前一頁進行修改,都是極其繁瑣的操作。

而 WordStar 因為有各種光标操作的快捷鍵,文檔反複修改起來更加容易。和當時其它競品不同,在 WordStar 上,無論是打字,還是打完之後進行編輯操作,手指都不用離開常用的字母區域。

在 WordStar(以及 Movie Master)上進行寫作,整體的感受更接近于 " Longhand Writing",也即用筆在紙上手寫完整的詞句的手稿寫作方式(和打字機邏輯相反)。而在科技較為發達、電腦不離身的當代,一些知名作家,如村上春樹、J·K·羅琳、蘇珊·桑塔格等都堅持這種寫作方式。

《沙丘》編劇、《權遊》作者:MS-DOS我能再用五十年

雖然 WordStar 和 Movie Master 都是老掉牙的軟體了。但這些大師們用它們來寫作,所追求的東西,其實和今天很多寫作者是一樣的:免打擾的寫作環境。

追逐最新科技的人,注定隻是少數。主流群體對于新科技接受與否,最終還是取決于它是否真的有用,能否和自己目前的工作生活方式産生有機結合,改善效率。

而對于寫作者,工具終究隻是工具,是創意抒發的載體。整個寫作的流程,包括工具的運用,最終都要服務于創意本身。無論工具的科技含量有多高,如果你不适應它,它就無法服務于你,對你起到幫助。

在這個一切似乎都可以被140字或者一條15秒的短視訊所闡釋的今天,隻要還有人堅守傳統的寫作,這些古老的作業系統和寫作軟體,就仍将繼續存活下去。

注:封面圖來自于 Academy Originals,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請盡快聯系我們,我們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