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政府近日在全國率先釋出《關于大力發展“她經濟”的若幹意見》,明确提出“建設女性友好型城市”的發展目标,充分激發廣大女性的消費與消費活力,将長沙打造為“她經濟”的樣闆城市。
字面了解,“她經濟”是通過“她”“她們”拉動“經濟”,主旨在于充分調動與激發女性的消費能力,但廣義的“她經濟”不能止于“她消費”,“她經濟”理應包括“她生産”“她生活”“她發展”“她快樂”“她開心”等範疇,沒有後面幾個“她××”,狹義的“她經濟”或“她消費”就是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在這個意義上,“她經濟”的兌現與否,除卻女性個體自身的努力狀況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女性生存與發展環境的營建,即女性友好型城市的營建。打造女性友好型城市,則需要從切實改善女性的日常生活環境及職業發展環境着手。
日常生活環境方面,首先,在圖書館、展覽館、博物館、公園、機場、地鐵站等公共場所增設女性緊急産品專售的售貨機或便利店,大幅增加女性廁所蹲位數量,或增加混合型廁所的配置數量,極大提高女性在利用公共空間過程中的便捷度和舒适性。
其次,需要增強城市公共空間的安全性,在廣場、街巷、胡同等公共空間及角落場所增加照明亮度,安裝更多監控設施,消除視覺盲區與死角,減少女性在公共空間使用過程中的不安全感。
第三,加強網絡環境的監管力度,尤其對各類社交平台進行重點監管,為廣大女性提供安全的網絡輿論環境。
職業發展環境方面,切實保障女性權益,企事業機關及各部門要嚴格執行和落實政府制定的各項政策,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保障女性在哺乳期間的利益、消除就業的性别歧視等。教育教育訓練方面,鼓勵企業、高校開展女性專業技能教育訓練課程,提升女性職業素質和職場技能,針對下崗女性、低技能或無技能女性制定特定課程,增強其(再)就業競争力。适當提升女性人口在各級别公務員、企事業機關上司崗位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的占比,讓更多女性的觀點與看法能夠實質性影響國家的發展與人民的福祉。
此外,還需要在增進社會對女性的認可度方面發力。将女性的幸福指數納入城市發展與規劃目标,在資金投入、資源配置、場地提供、活動開辦等方面給予實質性支援,讓女性在新時期社會建設中發揮更大與更積極的作用,讓更多女性擁有自由表達需求與訴求的權利。鼓勵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文藝和社科工作者等部門及相關從業者更多觀照女性視角,創作出能夠展現各行各業女性風采的精品;支援各類媒體開設“女性專題專欄”,刊發公益廣告,宣傳女性典型,如一些女兵英雄、女性企業家、女性公益踐行者,讓全社會了解與感覺到廣大女性在我國現代化程序中做出的重大貢獻。
性别平等是社會進步的重要表現,期待更多城市成為女性友好型城市,實作或接近實作男女在工作、生活及其他發展管道和機會方面的相對均等。 □ 張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