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自駕遊什麼的驢友們,開上心愛哒車子,帶上其樂融融的一家人出去玩最爽啦!現在小編就給大家整理出來了大理古城有名的旅遊景點哦,快快分享起來吧!
1、大理古城
理古城位于風光秀麗的蒼山腳下,是古代南诏國和大理國的都城。又名葉榆城、紫禁城、中和鎮,城内街道呈典型的棋盤式布局,是大理的旅遊核心區。農曆三四月的大理天氣晴好,民族節日也很集中,最有名的當屬“三月街”。此時來大理欣賞風光、感受民俗最為合适。街巷間“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在這裡你可以養花弄草、撸貓逗狗、逛小店、泡酒吧,盡情享受文藝時尚的慢生活。

文物遺存
文獻樓始建于清康熙年間。樓額懸挂雲南提督偏圖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所題的“文獻名邦”匾額,故名文獻樓。文獻樓為兩層歇山式土木石結構的镝樓,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築特色。
南城樓稱雙鶴樓又稱承恩樓。南城門是古城四門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為古城最古老雄偉的建築,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古城牆四面各長約1500米、高6米、厚達12米。城門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遊覽大理時親筆所題,“大理”是國号,意為“大治大理,富國興邦”之意。
北城樓,又稱“安遠樓”。北城門又稱“安遠門”、“三塔門”,始建于1382年,是古城四座城門之一。城樓的屋頂采用了中國宮室建築中較高等級的重檐歇山式,保留了明朝時的建築風格。
古書院
西雲書院位于大理市古城片區城内,大理市第一中學内。書院建于清代,原為楊玉科私人府第。《西雲書院》既是曆史悠久的學府,又是典型的大理古建築,對研究大理教育史、清末曆史、古建園林具有重要的價值。
大理府考試院位于大理古城博愛路北段東側,是清代滇西北童生考舉的場所。大理府考試院始建于明代,原建築在大理城内西北角,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遷至現址。1985年,被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2、人民路
人民路是大理古城内一條東西主幹道,全長1200米。也是古城内最繁華的一條街道。距離省會城市昆明400多公裡。曆史這裡曾經是蜀身毒道,茶馬古道重要的周轉站。是以這裡又被稱為亞洲文化十字路上的古都。人民路以前多是地攤,經過整治後開了很多有特點的小店、小酒館和各種各樣的小吃店。這裡晚上尤其熱鬧,經常會有獨立音樂人在街頭演唱。
特色美食
三道茶
最早是大理白族人家接待女婿的一種禮儀,經過發展這種禮儀已經成了白族接待來客的最高禮儀。三道茶分為苦茶、甜茶、回味茶。苦茶多為烤制,因味苦而得名,民間又稱為響雷茶;甜茶是因茶中加入核桃片和紅糖而茶味帶甜;第三道加入蜂蜜、花椒,有的還加入烤黃的乳扇,喝起來有種說不出的回味,故又稱回味茶。
餌塊
是大理市最著名的小吃之一,餌塊用優質大米加工制成,一般分為塊、絲、片三種。制作方法燒、煮、炒、鹵、蒸、炸均可,風味各異,久食不厭。餌塊是米蒸為飯後做,與米先磨粉榨出的米線、蒸成的卷粉都不同。餌的原料是飯米為主,若是糯米做,是“糍粑”,糯米磨粉做,是年糕,都有别于餌。燒铒塊最受歡迎,用做成薄餅形的餌塊在炭火上烤,到微焦黃時,在表面塗芝麻醬、辣醬、油辣椒等,還可夾入涼菜或油條,是美味的地方特色小吃。
乳扇
是主産于大理州洱源縣的奶制品,在大理市的喜洲鎮、下關鎮亦有出産,尤以洱源鄧川出産為佳。乳扇形制獨特,是一種含水較少的薄片,呈乳白、乳黃之色,大緻如菱角狀竹扇之形,兩頭有抓腳。生吃、幹吃、油炸、煎烤均可。是下酒的好菜。也可與雲腿等材料一起用于烹調。切碎後也加進三道茶中的第二道甜茶裡飲用。
喜洲破酥粑粑
是喜洲鎮最受歡迎的小吃之一,口味有甜、鹹兩種。粑粑原料為麥面,制時用上下兩層炭火,将鍋内油炕着的粑粑慢慢烤黃、烤香直至烤酥。粑粑外皮香酥内在綿軟,且層次分明。喜洲鎮内有很多賣粑粑的小店,其中以德生和比較出名。另外,大理古城内也有一些小攤和食鋪可以買到。
3、洋人街
洋人街原名“護國路”,因民國初雲南人民反對袁世凱稱帝,起兵護國而得名。街為東西走向,長1000米,寬7米,青石闆鋪面,西起滇藏公路,交博愛路,複興路等主要街道。
為了适應開放旅遊的需要,把大理古城定為開放旅遊的主要景點,紅山茶飯店定為涉外飯店,紅山茶飯店在古城護國路西段,由此,護國路便成為外國遊客在大理的集散地。
中西風味店,珠寶店,古董店,紮染店,畫廊各行各業随之興起,鋪面林立兩側,琳琅滿目,目不暇接,成為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
如今大理古城護國路的地名在外國某些地圖上,早被稱為“洋人街”了,可見大理洋人街已馳名世界,成為外國友人向往的地方和他們旅居大理的溫馨家園。
4、五華樓
大理古城的建築為清一色的青瓦屋面,顯得十分的古樸。在古城中央,四亭拱托、清流環繞的一座宏大精美佳構就是南诏、大理國曆史上著名的五華樓。古時五華樓是官方聚會宴請貴賓的地方,高達五層,可容萬人站立。1998年重建的五華樓是一座高二十多米的四層建築,下面的一層為台座,上面的三層為樓。五華樓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築之一,精美瑰麗讓人贊賞。
最早是南诏王的國飯店,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時,曾經駐兵樓前。明朝初年,五華樓在戰亂中被燒毀。明洪武年間,重修大理古城時,在五華樓舊址上修了鐘鼓樓,其規模格局已遠不如南诏的五華樓。
今天的五華樓一帶,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書畫市場,經營品種包括書法,國畫類的山水花鳥、人物等等,還有皮畫、油畫等交易十分活躍,五華樓散發出新的活力。
5、天龍八部影視城
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位于大理古城西側,背靠蒼山,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主要拍攝地。天龍八部影視城由三大片區組成:大理國、遼國和西夏王宮及女真部落,是為《天龍八部》影視劇拍攝投資興建的一個大型影視拍攝基地。除此之外《茶馬古道》、《殷商傳奇》、《大理公主》、《十全九美》、《少年四大名捕》等影視劇也在此取景。
占地面積 700 餘畝。該影視城東距大理古城 1.5 千米,北距崇聖寺三塔2千米。 總體上按照“大理特色、宋代特色、參照《清明上河圖》,将影視拍攝和旅遊觀光相結合”的原則進行設計規劃,造型風格 “ 優美、飄逸、奇特 ” ;色彩以“曆史、自然、生活”為前提着色,表現出濃重的曆史滄桑感。建成的首期工程占地面積500畝,主體建築有皇宮、大理街、遼街、女真部落、西夏城等, 既有曆史歲月感又有生活真實感。 準備進行二期工程建設,工程占地 200畝,将根據《天龍八部》故事内容,建設以展示遠古大理白族人民生産生活方式為主的“白族農莊”及 《天龍八部》中描寫的聚賢莊、信陽城、西夏石窟、茶花園等其它配套建設項目,總建築面積達4萬平方米。
說到這兒,螢幕前的你是否心動呢?歡迎在評論區給小編留言,表達出你的見解吧! 喜歡的話記得點贊收藏+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