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身高188公分體重150公斤的“功夫熊貓”敖日格樂24秒KO金在勳!

作者:搏擊周評
身高188公分體重150公斤的“功夫熊貓”敖日格樂24秒KO金在勳!

不管你是否承認,這個看臉的世界對于胖子不太友好。

當身高188公分,體重150公斤的“功夫熊貓”敖日格樂出現在大衆面前,人們總會被他一望無際的肚皮吸引,而忘記他拳頭的可怕。

7秒KO王彥博,24秒KO金在勳,39秒KO“美國野獸”鮑勃·薩普(Bob Sapp)……

敖日格樂在擂台上的時間按秒計。

但不打比賽的時候,敖日格樂就如同他的綽号一樣,像隻懶洋洋的熊貓,最大的愛好是吃,你難以将他跟擂台秒殺王聯系在一起。

擂台殺手不應該都是肌肉男麼?敖日格樂不是個例。

事實上,在世界頂級擂台,肥仔從來都不是配角。讓我們從攻擊力、防禦力、爆發力和體能儲備四個角度,揭秘對于擂台來說,胖子是多麼可怕的存在。

身高188公分體重150公斤的“功夫熊貓”敖日格樂24秒KO金在勳!

1 進攻

胖子走上擂台的自信與底氣,來自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力等于品質乘以加速度。

品質就是體重,在能産生加速度的爆發力下,體重越重拳也就越重。肌肉并非是重擊的決定條件,體重和爆發力才是。

敖日格樂曾被評價成技術粗糙,但這絲毫不影響敖日格樂的拳頭分量。以快打慢,亂拳打死老師傅就是他的打法風格。

“我的拳速度快,力量重,力求一擊即中,讓對手沒有還手之力。”

當呼嘯的拳頭帶着150公斤的體重勢能,被擊中者就像被卡車撞飛,于是秒殺KO也就見怪不怪。

在MMA地面戰中,體重也是一種武器。憑借巨大的體重将對手壓在身下狂揍,在敖日格樂的比賽中是常見鏡頭。

此時觀衆能從對手眼中讀出絕望之情,被如此巨大的肚皮壓住了還能起身麼?這簡直是來自地心引力的詛咒。

身高188公分體重150公斤的“功夫熊貓”敖日格樂24秒KO金在勳!

2 防禦

同樣具有“功夫熊貓”綽号的羅伊·尼爾森(Roy Nelson),有着下垂的胸部贅肉、足以與孕婦媲美的碩大肚腩、秒殺對手的重拳——他曾39秒KO身高2米11的荷蘭巨人斯蒂芬(Stefan Struv)。

在UFC的三年奮戰中,尼爾森創下一個記錄:累計被擊打487次,其中包括前UFC重量級冠軍桑托斯的鐵拳。但尼爾森卻從未被KO,成為UFC最抗打硬漢,純的。

脂肪有緩沖和保護内髒的功效。身高183公分、體重120公斤的尼爾森脖子粗大,在脂肪層的包裹下,相對柔軟的身體産生很強的抗震蕩性,化身拳壇“不倒翁”。

尼爾森從來不羨慕那些肌肉猛男,他甚至拍打巨大的啤酒肚來嘲笑對手。

“肌肉男的價值在于吸引觀衆,而不是赢得比賽。”

“我希望湯姆·克魯斯這樣的大明星也來參戰,這樣會有更多新觀衆關注,當然赢比賽的可不一定是最帥的那個。”

身高188公分體重150公斤的“功夫熊貓”敖日格樂24秒KO金在勳!

3 爆發力

183公分、103公斤的菲多幾乎是重量級身材最小的選手,但他将2米高、185公斤重的“黑巨人”祖魯砸扁,隻用了26秒。

2米03的蒂姆·西爾維娅,兩度稱霸UFC重量級,但在菲多面前隻支撐了36秒,可見菲多的俄羅斯擺拳爆發力十足。

菲多體型不見線條分明的肌肉,甚至難掩微微凸起的啤酒肚,被人戲稱“長着腿的電冰箱”,這很大程度上跟他不做大重量的負重訓練有關。菲多的日常訓練,以拳卧撐、仰卧起坐和引體向上等自身體重的爆發性練習為主。

他唯一使用的負重器械是一把34公斤的長柄鐵錘,以大錘掄砸輪胎來強化腿部和背部的發力肌群。

他不刻意增肌減脂,而是注重發展身體的柔韌性、彈性和爆發速度,在脂肪層下包裹着大量的肌肉。

身高188公分體重150公斤的“功夫熊貓”敖日格樂24秒KO金在勳!

講一則反面案例,前IBF世界冠軍費爾南多·瓦加斯(Fernando Vargas),肌肉極其發達,26場獲勝比賽中有22場是KO,但始終無法跻身超一流拳手。

指導過羅伊·瓊斯的教練馬克·希爾斯,一針見血指出瓦加斯的問題:過度關注增肌,忽略了靈活性訓練。

“拳擊手的成功不在于增加多少肌肉,而是如何增強血液輸氧能力,減少肌肉内乳酸含量。”

“瓦加斯與霍亞比賽時過度發達的肌肉受到拳迷追捧,但卻降低了身體彈性,盡管他拳頭很重,可單一的拳路、僵硬的動作,根本無法抓到經驗豐富的霍亞。比賽進行到五、六回合之後,瓦加斯就幾乎無法揮動胳膊了。”

可見肌肉柔韌度、彈性和爆發力,是制勝關鍵。在打擊力上,一個靈活的胖子遠比一個僵硬的肌肉男可怕。

身高188公分體重150公斤的“功夫熊貓”敖日格樂24秒KO金在勳!

爆發力要求在最短時間内,産生最高收縮速度和最大力量。

訓練要點:

1、負重訓練:用最大負重的40-70%,訓練時體會最大速度和最大用力,或持輕重量杠鈴/功能性器械(壺鈴、戰繩、彈力繩等)進行專項動作的快速練習,要求保持技術動作的準确性。

2、不負重訓練,以動作連續性和爆發性為用力特征。

MMA重量級中國拳手孔韓冬,在談到大級别拳手力量與體能訓練時說:

“力量訓練一般分為絕對力量訓練和核心力量訓練,現在主流的是核心力量訓練,主要發展身體穩定性和軀幹發力。”

“在綜合體适能訓練中,我們使用較多的是跳箱、戰繩、壺鈴等。”

身高188公分體重150公斤的“功夫熊貓”敖日格樂24秒KO金在勳!

4 體能儲備

脂肪是體内貯存能量的倉庫,但脂肪過多的時候,多餘的贅肉會帶來巨大負擔,是以肥胖型拳手一般都選擇速戰速決。

因為自重較大,重量級拳手在跑步時更容易損傷膝蓋。孔韓冬表示,“有時候跑步多了膝蓋不舒服,就會用劃船機替代跑步”,另一種不傷膝蓋的體能訓練方式是遊泳。

在做這些運動的時候,他們并非是在謀殺脂肪,而是在增強自己的心肺功能,以便支撐巨大的身軀進行長時間戰鬥。

那麼反過來,是否體脂越低,體能儲備也就更好呢?恰恰相反。

脂肪是雙刃劍,适當的體脂是必須的,當體脂過低時,拳手體能儲備反而會出現問題。

身高188公分體重150公斤的“功夫熊貓”敖日格樂24秒KO金在勳!

拳擊手霍利菲爾德(Evander Holyfield)曾被評為最健美的拳擊手,體脂含量極低。但他的體型飽受拳擊醫師菲利普·霍曼斯基的質疑:

“霍利菲爾德不是天生大塊頭,他不具備一擊必殺的爆發力,由于他體脂太低,身體儲能不足,會很快用光糖原儲備,導緻在12回合比賽的中段就進攻乏力。”

在霍利菲爾德輸掉的10場比賽中,有8場是12回合點數失利,另外2場平局也都是12回合的點數判定,可見霍利菲爾德确實不善打持久戰,一旦比賽被拖入後半段,他的勝率就會大大降低。

看到這裡你應該明白了,一個靈活的胖子,或許才是擂台上最可怕的殺手。

身高188公分體重150公斤的“功夫熊貓”敖日格樂24秒KO金在勳!

『搏擊周評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更多熱辣内容歡迎關注“搏擊周評”頭條号,搏擊其實很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