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在裡約奧運會上奪冠,卻在東京奧運會時僅僅獲得第9名,這讓人想起“黃金一代”的雅典和北京——雖然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女排是第3名,遠比東京時的第9名出色,但這兩屆奧運會都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一個“小時代”的終結。

在這兩撥中國女排中,有兩位球員似乎經曆了比較相似的命運:王一梅以天才少女之姿參加了北京奧運會,但因為中國女排整體實力的下滑,并沒有獲得冠軍;李盈瑩同樣以天才球員的姿态參加了東京奧運會,也因為國家隊整體實力的下降,沒有獲得理想的成績。
于是,有人将李盈瑩和王一梅聯系了起來,并發出“李盈瑩恐成第二個王一梅”的感歎,認為李盈瑩極有可能成為空有一身才能和抱負,最終卻無緣世界冠軍。往後的情形真的會往這個軌迹發展嗎?筆者認為,看看兩位球員身邊的人,就能知道答案大機率是否定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1、王一梅的主攻線隊友是惠若琪、楚金玲,李盈瑩的隊友仍是朱婷、張常甯。</h1>
雖然朱婷有着嚴重的腕傷,但整體的身體狀态保持得不錯,在對腕部進行手術治療之後,她極有可能重新成為世界最強的主攻。這一點,我們看看金軟景就可以了。同樣在巅峰期成為世界最頂尖的主攻,隻要身體健康,在30歲左右甚至在30歲以上的年齡上,照樣可以所向披靡。
有這樣的一個巨星在身邊,李盈瑩所獲得的支援要遠遠勝過王一梅。王一梅身邊的惠若琪具備一定的實力,但在全球範圍内絕對稱不上一流,其競争力和朱婷不是一個量級的,而楚金玲更是短闆顯著,不拿她跟朱婷比,哪怕讓她跟張常甯比,也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2、王一梅的副攻線隊友是楊珺菁、馬蘊文,李盈瑩的隊友是袁心玥及其她。</h1>
顔妮肯定是不會回到國家隊了,但年輕的袁心玥仍在當打之年,這位2米女孩褪去天才少女的外衣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實力悍将。全運會上,她以完美的發揮幫助天津女排問鼎冠軍,宣告東京奧運會上表現不佳隻是偶然性的“失常”,絕非硬實力下降了。
有袁心玥在網前的牽制,李盈瑩在進攻上的壓力要小于王一梅。王一梅同期的“戰友”是楊珺菁、馬蘊文,還有遠沒有成熟的徐雲麗。楊珺菁和馬蘊文都極有特點,算得上優秀,但弱點也很明顯,面對世界勁旅時霸氣不足,關鍵時刻并不能很好分擔王一梅的壓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3、王一梅時期的主教練“經驗不足”,李盈瑩未來的主帥應略勝一籌。</h1>
中國女排新任主帥的人選懸而未決,但可以肯定一點的是,呼聲較高的蔡斌、賴亞文、安家傑無論誰最終當選,都比王一梅時期的王寶泉、蔡斌、俞覺民更有在國家隊執教的經驗。這不是唯經驗論,而是在國家隊輔佐能始終接受“國際”熏陶,二次執教則更知道如何“調教”球員。
這一點,肯定要比王一梅時期要好很多。當時的三位壯年教練各有千秋,但當王寶泉将俱樂部的那一套複制到國家隊,明顯水土不服;“小諸葛”蔡斌威信不夠;俞覺民在關鍵時刻的換人總是令人一言難盡……如此以來,中國女排在主帥不斷更換的怪圈裡,成為亞洲二流。
綜合以上三點,在二傳實力稍有不及(未來最有可能主打的刁琳宇實力應該遜色于魏秋月、米楊),自由人位置上也不見得能勝過張娴的情況下,李盈瑩身邊的“戰友”比王一梅給力了太多,她完全有機會享受到國家隊老班子帶來的紅利,成為世界冠軍!
——關注小魚兒,感受體育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