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夫少婦同時遇害,若非童言無忌,此案實難告破

古今多奇案,明清有奇談,欲知其中事,需聽大獅言!

話說清朝嘉慶九年,即公元1804年,四月的一天早晨,山東蒲台縣張家莊的村戶張林德急火火地跑到縣衙報案,說他家裡出了兩條人命,請縣太爺速去檢視。

蒲台知縣窦堯民急忙帶人趕到現場一瞧,畫面也忒慘了點兒,隻見張林德家的東屋裡面擺着一男一女兩具屍體。女屍身首分離,一顆血淋淋的人頭擺在桌子上,面目猙獰,十分駭人。男屍仰面躺在地上,肚囊子上插着一柄尖刀,隻留刀柄在外,刀身全部紮入腹内,鮮血流淌滿地,血腥氣直撲面門,讓人陣陣作嘔。

老夫少婦同時遇害,若非童言無忌,此案實難告破

窦縣令親自看過現場之後,遂将張林德帶回縣衙審訊,張林德面對太爺的威嚴,以及虎狼一般的衙差,隻得戰戰兢兢地講述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張林德與同村的莊子敬專以拐賣人口為業,鄰村有個老漢名叫鄭克能,無妻無兒,孤苦無依,于是跟無父無母的侄子鄭天明生活在一起,爺兒倆也算互相有個照應。

鄭天明二十大幾,還沒能讨到老婆,叔叔鄭克能有心成全侄子,于是把一輩子的積蓄全都拿出來,要為侄子擇一門親事。

張林德知道這件事之後,屁颠屁颠地找到鄭克能,拿了鄭克能一萬文訂金之後,拍着胸脯打下包票,一定能為鄭天明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好姑娘。

半月之後,張林德和莊子敬以一萬文錢的價格,從外地買了個年輕的女人,然後以三萬文的價格轉賣給鄭克能。

鄭克能到了張林德的家,見到了那個女人之後,如購買牲口那樣,仔仔細細地看了個遍,覺着模樣還過得去,身段兒也順溜,就是要價太高了點兒,于是求情張林德把價碼稍稍壓低一些。

張林德不答應,鄭克能于是便賭氣說不要了,還要張林德把訂金退還。張林德勃然大怒,不顧鄭克能老邁年高,一把㩝住鄭克能的山羊胡兒,威脅說這個女人是專門為老鄭家買來的,倘若不願意要,就到官府說理去,看看官府到底向着誰!

鄭克能知道張林德不好惹,隻能忍氣吞聲答應下來。不過他身上沒有帶錢,問張林德能不能允許他把女人先帶回家,再把錢給送過來。

張林德說沒問題,幫着鄭克能把那個女人扶到驢背上,還刻意送出了村。鄭克能牽着毛驢走在路上,越想就越覺着窩火,突然一陣狂風吹過,一下就把女人頭上的頭巾給吹走了,鄭克能再一瞧,簡直倒黴透頂了,她竟然是個頭上沒毛的癞頭秃子。

鄭克能氣不打一處來,調轉驢頭傳回張林德家,堅持要退人退錢。張林德不同意退,兩人争執得十分厲害,這時候天色已晚,鄭克能威脅說不同意退人他就賴在張家不走。張林德讓他随意,然後出去喝酒,喝醉之後幹脆睡在了外面。

第二天一早,張林德回家之後,見東屋的房門虛掩着,從門縫中傳出一股股血腥氣息,他預感到事情不妙,慌忙推開門。結果不看則可,看罷之後吓得魂不附體,鄭克能與那秃頭女子雙雙死在屋中,慘不忍睹,于是他趕緊跑到縣衙報官。

窦縣令聽完了張林德的講述,又派人找來一些莊戶詢問了一番,衆人的證詞和現場驗屍情況相符,于是窦縣令向武定府呈報結案報告,認為男死者鄭克能發現自己受騙,要求退人,被張林德拒絕之後惱羞成怒,在張林德離開後,失去理智的鄭克能殺死那個秃頭女子,将頭顱割下擺在桌子上洩憤。事後,鄭克能的理智漸漸恢複,自知法網難逃,便自殺身死。張林德雖然不是殺人兇手,但有威逼的責任,應處以三年徒刑。

武定府知府複審此案,供詞、證據與原審沒有出入,于是判張林德流刑,發往關外充當苦役兩年。

山東按察使收到武定府的結案公文後,認為此案有許多說不通的地方,于是将公文移交濟南知府張鵬升,要求張鵬升速速重新審理此案。

張鵬升看過案卷後,親自來到蒲台,走訪了幾個張林德的近鄰,有個鄰居說:“那天夜裡,我剛睡下不久,張林德八歲的小順子就來拍門,我問小順子出了什麼事,小順子說他爹要殺人。因為張林德家平時雜人很多,經常劃拳喝酒到天亮,而張林德的酒品也不好,常常在喝酒後大吵大鬧,咋咋呼呼要殺這個殺那個,我以為張林德又是耍酒瘋,于是就把小順子給打發了出去。第二天早上,就聽說了他家出了命案。”

張鵬升随即讓人把張林德的兒子找來,單獨詢問,孩子年幼無知,經不住幾句好話,于是就把那晚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張鵬升聽罷之後,馬上派人把張林德抓來。公堂之上,張林德堅稱自己無辜,口供與先前所說一模一樣。張鵬升下令對其大刑伺候,又讓人把小順子帶到公堂,讓父子二人當面對質。

張鵬升自知狡辯無用,也不想再挨打,隻得說了實話。

原來那天夜裡,鄭克能賴在張家不走,非要張林德把訂金退還不可。張林德不但不答應,還把鄭克能關進東屋,威逼那個秃頭女人跟鄭克能同屋過夜。這樣一來,鄭克能想要退人也退不成,還能以兩人有奸情為借口,趁機再敲詐鄭克能一筆。

誰知鄭克能跟那個秃頭女人不肯就範,張林德拿着一柄尖刀進屋威脅,要兩人當着他的面交媾。鄭克能不顧自己年事已高,晃悠着身子跟張林德厮打,張林德惱羞成怒,一刀紮進鄭克能的肚子。鄭克能仰面栽倒,當場氣絕身亡。

張林德見鬧出了人命,頓時慌張起來,正待不知道該如何收場之時,猛聽得秃頭女子的抽泣聲,于是把心一橫,将秃頭女子活活掐死之後,又抄起一口菜刀将頭顱砍下,擺放在桌案上。思量片刻之後,丢掉血刀,換掉血衣,假裝無辜者跑到縣衙報案。

卻沒有想到他行兇的一幕被他的親生兒子目睹了個一清二楚。童言無忌,吐露實情,案件告破,張林德按律當斬,不容姑息。

其實此案也并沒有什麼稀奇之處,不過是惡人殺人又抵賴而已,但區區如此簡單的一個案子,蒲台縣衙門與武定府衙門愣是審理不清,由此可見清朝官吏之昏聩,實在讓人無語。若不是濟南知府張鵬升英明,此案定然成為糊塗案,兇徒張林德服完苦役之後就可以逍遙法外。要說此案最大的功臣,非張林德的兒子莫屬,若非小孩子吐露真相,張鵬升也不見得能破得了此案,至于這種行為屬于“坑爹”,還是大義滅親,就隻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