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簡析中國象棋的起源與發展:展現中國傳統美德中國象棋的最早起源和出現中國象棋的發展關于棋盤、棋子

作者:一更曆史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流傳至今的有平劇、國術、書法、中醫、棋、國畫等。其中,琴棋書畫并稱中國四大傳統藝術形式,成為一種具有豐富内涵的文化形态。

所謂棋者,弈也。下棋者,藝也。中國“棋文化”在古代就早已流行,曆史源遠流長,不僅可以磨煉人的意志,還能陶冶人的情操。哪怕流傳至今,仍是十分盛行。在中國具有代表性的棋類,就是圍棋與象棋。它們不僅代表着中國古人文化的結晶,而且也是如今十分流行的娛樂遊戲,甚至被搬上了比賽舞台。

今天就來先說說中國兩大棋類之一的中國象棋!

簡析中國象棋的起源與發展:展現中國傳統美德中國象棋的最早起源和出現中國象棋的發展關于棋盤、棋子

<h1>中國象棋的最早起源和出現</h1>

對于中國象棋的起源,也存在諸多争議,因為在定型前曾經曆過曆史的數次演變,甚至國際上都說是起源于印度。

但在宋代的《士林廣記》中就記載着中國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象棋譜,它比西方15世紀出現的最早國際象棋譜還要早200多年。是以這些記載,足可以推翻國外長期以來流行的中國象棋起源于印度的說法。

中國象棋具有很明顯的中國風格,符合中國曆史特征、特點和文化,也具有比較悠久的曆史。

象棋早起被稱為“象戲”,最早出現在北周武帝天和四年。

《周書·本紀》曾有記載:“天和四年,五月乙醜,帝制《象經》成,集百寮講說。”

南北朝文學家庾信曾撰有《象戲賦》及《進象經賦表》,這說明當時象棋已經在社會上出現。

但也有學者認為,象棋其實在戰國時代便已産生。劉向所著《說苑·善說》中就記載了戰國孟嘗君下象棋的事:“雍門周調孟嘗君,足下燕則鬥象棋,亦戰鬥之事乎。”

《楚辭·招魂》中也有“蓖蔽象棋,有六薄些”的記載。是以,有人就認為在戰國時代時,象棋就已經出現了。

還有的學者認為,象棋其實在春秋時期便已誕生,并認為象棋是模仿當時兵制而産生的。因為棋子的命名也是象征當時的兵種,與春秋時期的兵制相吻合,比如将、帥、車、馬、士、兵、卒等等。但這種說法隻是一種推論,目前沒有得到證明,缺乏相關史料記載!

總而言之,對于中國象棋的最早起源,都衆說紛纭,其說法也有很多。但不管怎麼樣,流傳至今已有千年曆史,是中華文明非物質文化的經典産物。

簡析中國象棋的起源與發展:展現中國傳統美德中國象棋的最早起源和出現中國象棋的發展關于棋盤、棋子

<h1>中國象棋的發展</h1>

上文曾提到過,象棋最早被稱為“象戲”。到了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盛行,諸多書籍皆有記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牛僧孺所撰寫的唐代傳奇小說集《玄怪錄》中關于寶應元年岑順夢見象棋的一段故事。而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國際象棋也有頗多相似之處。

到了宋朝時,象棋才得到廣泛流行,宋代的理學家程颢曾寫有一首關于象棋的詩:“大都博奕皆戲劇,象戲翻能學用兵。車馬尚存周戲法,偏神兼備漢官名。中軍八面将軍重,河外尖斜步卒輕,卻憑紋愁聊自笑,雄如劉項亦閑争。”

開國皇帝趙匡胤還曾與人對弈,賭輸了華山,當然這隻是民間傳說。

清初呂留良《象棋活》中曾說:“華陰縣載:宋太祖落魄時,曾遊華山,與希夷老人對象棋,太祖負于陳。遂于即帝位時,罷免華山附近黎庶之征搖,以示不食前言,今猶有遺迹存,可證。”

到了南宋時期,象棋更是得到進一步發展與盛行。諸如李清照、劉克莊等文學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比較愛好下象棋。包括皇宮内廷設定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幾乎占了一半以上。所謂“棋待诏”,始于唐朝,用來招攬各地的下棋(圍棋、象棋等)高手。民間有稱為“棋師”的專業者,還有專制象棋子和象棋盤的手工制造業者。

可見在宋朝時期,不管是宮廷還是民間,象棋早已成為了一種非常流行的活動。

到了元明清時期,象棋繼續在民間流行,技術水準不斷得以提高。其中明代的棋手李開先最為出名,他自稱“餘性好敲棋、編曲,竟日無休”。棋藝高超,未逢敵手。時人贊譽:隻此一藝,可高古今。

簡析中國象棋的起源與發展:展現中國傳統美德中國象棋的最早起源和出現中國象棋的發展關于棋盤、棋子

到了清朝,尤其進入康熙帝統治時期後,社會穩定,這為象棋活動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從康熙至嘉慶年間,湧現出了不少技藝高超的棋手。由于清朝離我們年代最近,是以這些棋手的活動事迹和他們的著作,還有一些文獻記載,都得到了十分完整的儲存,為我們了解清代象棋活動的軌迹,提供了可信可靠的憑證。

比如康熙年間的徐星友,就是一位著名的棋手。很多人都以為他隻擅長圍棋,其實他在象棋上面的造詣也頗為高深。據史料記載,“錢塘徐星友,長于弈(圍棋),尤擅象戲,遨遊燕趙齊魯間,盡敗當地諸名手,有錢塘雙絕之譽雲”。

大概意思就是說,浙江杭州的徐星友,擅長下棋 ,尤其是象棋,曾周遊河北、山東等地,打敗當地有名的棋手,有杭州雙絕之稱,這充分說明徐星友的象棋水準在當時是非常高的。

後來在康熙末年時,徐星友被一位青年棋手程蘭如擊敗,拱手交出了保持多年的“棋王”頭銜,并從此功成身退,隐歸故鄉,潛心研修弈譜著作。

而打敗徐星友的程蘭如,在圍棋上也頗有造詣,與梁魏今、範西屏、施定庵并稱雍正、乾隆年間的圍棋“四大家”。他和徐星友一樣,不光下得一手好圍棋,而且更精于象棋。

據李鬥撰《揚州畫舫錄》中記載:“程蘭如弈棋不如施(定庵)、範(西屏),而象棋稱國手。”

總的來說,宋元明清時,象棋已經成為了社會的一種流行活動,有的人用來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有的人用來打發時間,也有的人用來做社交,比如以棋會友等等。

當然有關下棋的詞也比較多,像: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舉棋不定;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等等,也有人生如棋,治國如弈之說。

簡析中國象棋的起源與發展:展現中國傳統美德中國象棋的最早起源和出現中國象棋的發展關于棋盤、棋子

<h1>關于棋盤、棋子</h1>

如今的象棋又 32 枚棋子,黑、紅棋各有将(帥)1個,車、馬、炮、象(相)、士(仕)各2個,卒(兵)5個。

棋盤中間,寫有“楚河”“漢界”字樣,将棋盤分為相等的兩部分,這是以下棋比喻曆史上的“楚漢戰争”。

公元前203年,當時正處于楚漢争霸時期,劉邦出兵攻打項羽,項羽糧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的要求,從那之後就有了楚河漢界的說法。

而如今象棋盤上所标的界河,就是當年劉邦項羽對峙時兩座城中間的那條寬約300米的“鴻溝”。

簡析中國象棋的起源與發展:展現中國傳統美德中國象棋的最早起源和出現中國象棋的發展關于棋盤、棋子

現如今,中國象棋經國家體育行政部門正式準許後成為體育運動項目之一,幾乎每一年都會舉行全國性的比賽。

象棋雖然從古至今,流傳已有數千年,但它都與封建社會的政治制度有關,而且幾乎是縮影。

比如棋子的安排,兵卒在前,将帥在最中心的位置,都圍繞着保護将帥下棋。包括丢卒保車,棄車保帥等等這些。

中國象棋的思想源于《易經》,與太極八卦有很大的聯系,換句話說,中國象棋就是太極八卦的另一種展現。而下棋的最高境界,就是展現一個“和”字,以和為貴,中國象棋最能展現中國傳統的 仁、義 、智、禮、信、忠等傳統美德。

參考資料:《揚州畫舫錄》《象棋活》《士林廣記》《象棋源流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