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初立下的flag又是“口嗨”?不少人已認證淘寶下單開始行動

記者 | 陳曉珍

編輯 |

每年年初,許多人都會通過立flag的方式展望新的一年。而2021年也不例外,在新年的第一天,學語言、考證書、堅持健身等各種flag已紛紛立在了朋友圈,尤其是經曆了糟心的2020年後,2021年的flag不僅立的快,且有些已付諸行動。

近日,淘寶教育釋出了《2021間歇性躊躇滿志報告》。報告顯示,消費者開年第一周就立下了數以百萬計的學習目标,增長最快的是主持表演類課程和職業發展類課程,年輕人面朝工位、心懷舞台。

2021年初立下的flag又是“口嗨”?不少人已認證淘寶下單開始行動

與此同時,雖然一些年輕人經常自嘲“打勞工”,但他們也證明着“技多不壓身”的職場鐵律。報告稱,在直播熱之下,“好口才”成為年輕人價值共識,潭州教育天貓旗艦店一口氣賣出1000多套播音主持課程。而Word、Excel、PPT課程,圖檔制作、短視訊剪輯等課程銷量迅速提升,其中,周達學教育旗艦店半個月就賣出上萬套辦公技能課。

愛立 flag的人都是“積極廢人”?

“flag”一詞來自于程式設計,原意為“旗幟、标記”,而 "立flag”則指代一些将要應驗的預言或預兆,通常帶有明顯的預示死亡的特點。例如,電視劇中的主角說“打完這場仗,我就回家”,一般情況下主角會面臨死亡或者其他危險的情況。而今,“立flag”成了網絡流行語,許多人将“立flag”了解為許願的意思,他們在朋友圈“立flag”,開出自己的願望清單。

不難發現,在朋友圈立起的flag往往都似曾相識,不少人的flag都是在一次次的倒下中又一次次扶起來的。有人曾把這些愛立flag又經常被打臉的人稱為“積極廢人”:他們喜歡給自己定目标,卻永遠做不到,他們看起來很樂觀,但骨子裡缺乏行動力。“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是他們的常态。

心理學家Dr. Janet Polivy曾認為喜歡立flag其實是一種“錯誤願望綜合症”的表現,尤其是在進行年終總結時,當這一年立下的flag紛紛倒下時,人們需要通過新的目标讓自己有“盼頭”,這樣那些困擾人們的自責、恐慌,在立下新flag的一瞬間都得到了救贖和悔過。

對于“積極廢人”而言,完成不了flag并沒有關系,隻要再重新立一個就好。正如網友調侃:“如果人生是舞台,他們宛如台上的将軍,背後插滿了小旗子。”

而“積極廢人”在《2021間歇性躊躇滿志報告》也有所展現。報告稱,一些年輕人的flag往往周期長,見效慢,年複一年。例如,在購買學習課程時,一些人則是先把flag先放購物車晾一晾,雖然flag立起來了,但并不會立刻為之付諸行動,他們的行動力往往在躊躇滿志的時候最強。

2021年初立下的flag又是“口嗨”?不少人已認證淘寶下單開始行動

葉容是一家外貿公司的職員,2020年受疫情影響,一直想辭職的她并沒有找到合适的機會。2021年的第一天,她立下了新的四個flag:領結婚證、換工作、減肥和看書。其中,減肥的flag是一次次的倒下後一次次的被立起來。葉容坦言,女生減肥向來如此,減肥的結果不重要,但減肥的口号得喊起來。

如果按照女性的标準體重來看,葉容并不算胖,但和大多數女生一樣,别人的眼裡的“不胖”并不算數,隻要不符合自我定義的标準體重,減肥就要不間斷地進行中。葉容表示,在節食和運動之後确實可以瘦,但終究逃不了奶茶、零食的各種誘惑。

在葉容的“願望清單”中,學習英語的flag也一直立着。由于葉容在外貿公司工作,平時與客戶進行溝通交流時經常會用到英語,工作之餘學習英語一直是葉容的計劃。但據葉容透露,如果從學習的結果來看,其學英語的flag算是倒下了。葉容一直想考個BEC證書,但一直沒報名,到最後便放棄了。

既然不能實作,還有必要立flag嗎?

在許多人看來,立flag是一件富有儀式感的事情,尤其是年初立flag,不僅是迎接新的一年,也意味着和過去的一年告别。

果殼釋出的《新年要立flag嗎?要,如果你在2020年過得不咋樣的話》中曾引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矶分校的組織管理學教授戴恒辰的研究結果:“諸如新年第一天、生日第一天,甚至每月一号、每個周一,這些明确的時間标志,都能讓人們更明确地劃分現在和過去。這不僅能創造新的心理賬戶(mental accounting),評價接下來的表現,還能降低人們在上一個時間周期中的負面情緒,比如未完成目标所帶來的失望感。”

而事實上,這種新的時間周期計算,确實會讓人們更有動力完成目标,這種現象也被稱為“新起點效應”。

據界面職場了解,不少人認為“立flag”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而且有些人則是通過“立flag”讓自己未來想做的事情更加明确。然而“立flag”之是以越來越讓人覺得不可信,是因為許多人在立下flag之後并沒有為之付出行動,或者付出行動之後并不能堅持到底,甚至有人“立flag”為了在朋友圈刷一波存在感。

已畢業四年的劉婕現為某公司的職員,剛畢業時劉婕有着180斤,四年間她一直有自己的減肥flag ,隻是這個flag一直立着從未倒下。劉婕經常往健身房跑,隻要不加班,下班之後,劉婕便會準時出現在健身房。在接受界面職場采訪時,劉婕已經瘦了70-80斤。劉婕坦言,flag倒了有時會帶給人焦慮,但有些flag如果能實作,帶給人的便是一種幸福感。

像劉婕這樣能為自己立起的flag去努力的人,人們通常也會用“自律”二字來形容。甚至有人認為,flag會不會倒主要看自身夠不夠自律。此前網絡上曾有一句流行語:“你隻是看起來很努力”,而這句流行語也讓一些喜歡立flag但又缺乏真正行動力以及方法的人深深紮心。

2021年,考研報考人數達377萬,較上一年再增加36萬人。而在377萬的考研大軍中,許多考生早早就立下了各種flag,并且起早貪黑做題背書,但實際上,一些學生隻是在假裝學習,為考研黨營造出濃厚的競争氛圍。網絡上他們被稱之為“考研氣氛組”。

據中國教育線上釋出了《2020全國研究所學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雖然考研人數持續增長,但碩士研究所學生考試的棄考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不少地區及高校考研棄考率超過10%以上。而在棄考的人群中不少是“考研氣氛組”。

除了棄考,“考研氣氛組”的另一個表現則是在朋友圈打卡,單詞打卡、做題打卡,背誦打卡,該有的打卡絕不錯過,但到考試的最後一刻還是慫了。一名今年二戰考研的同學告訴界面職場,其認為自己在一戰考研時就屬于“考研氣氛組”,報名前努力複習,報名後認為沒有希望就“順便複習”。

但也有一些考研人則認為由于考研的戰線較長,立flag很有必要,且每個階段都要立不同的flag,如何讓flag屹立不倒,則要看能否真正按照計劃去實作它。

此前,中國青年報在報道《積極廢人:年輕人立了Flag就要把它扶穩》中也曾表達了對于年輕人“立flag”的看法:“‘積極’本身從來都沒有錯,即使其中有一種炫耀的心态,也是在展現自己身上的‘正能量’,沒什麼大問題,重點在于,如果一個人最後做出的成果和當初立的flag之間圖文不符,他的‘積極’自然就失去了意義。”

報道也認為:“要想避免自己成為‘積極廢人’,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執行力。”

(應受訪者需要,葉容和劉婕為化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