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和親引發的慘案-二十五、将軍敢死隊

逆襲過頭的青年-高洋

附八、(二十五)侯景之亂之将軍敢死隊

就在侯景絞盡腦汁,冥思苦想的時候;老天爺給了防方總指揮,太子蕭綱一個感人的機會。

事情是這樣的:前面陳昕被侯景抓住以後,侯景敬佩陳慶之大名,對他非常優待,想诏安,被嚴詞拒絕。侯景于是便派他的部下範桃棒把陳昕軟禁起來。

陳昕是一個心理戰專家,一會功夫就招安了範桃棒,讓他率部襲擊王偉、宋子仙并殺掉他們,然後到建康城去投降。陳昕拍着胸脯保證他能得到高官厚祿。

範桃棒非常開心,為了驗證陳昕是不是吹牛逼,夜裡将陳昕用繩子送到建康城内拿個信物。

梁武帝知道了這一情況後非常高興,下令賜給範桃棒銀券,上面刻着:“事定之日,封汝河南王,即有景衆,并給金帛女樂”。

蕭綱擔心陳昕欺騙梁武帝,對此事猶豫不決。梁武帝生氣地說:“接受對方投降是常理之事,你怎麼一驚一乍、疑神疑鬼的!”

放心不下的太子召集大臣們開會讨論,朱異、傅岐看到了希望,極力勸說蕭綱接納投降,蕭綱還是猶豫不決。

範桃棒看城裡沒有消息,又派陳昕啟奏說:“現在,我隻率領五百人前來,到達城門時,我們會全部脫下铠甲,表達誠意。請太子開門接納我們。大家都放心之後,我保證抓獲侯景。”

蕭綱一看範桃棒這麼誠懇,就更加懷疑:“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朱異垂下了腦袋:“說我笨,有人比我更笨。這次機會失去了,國家肯定就完了!(失此,社稷事去矣)”

不久,範桃棒被部下告發,侯景将他虐殺。

城内的陳昕還不知道範桃棒已經被殺死,被侯景輕易的騙了回來。

侯景想将計就計,讓陳昕往城内射箭:“桃棒且輕輕數十人先入” 陳昕不肯答應,英勇就義!不愧是陳慶之的兒子,是條漢子!

得到消息的蕭綱徹底的傻X了。玉皇大帝也懵逼了:這TM都打不過?要不老子就再作弊一次,再給四個王試試?

胡鬧王蕭綸第一個舉起了手:“GO GO GO OLE OLE OLE”

玉皇大帝點了點頭。

蕭綸舉起了寶劍:兄弟們,FOLLOW ME。

手下的人提醒:侯景已經渡過長江,回軍京口(今天江蘇鎮江)了。

那還講什麼,趕緊回頭追吧。

與此同時,梁武帝第七子,荊州刺史狠王蕭繹,聯絡湘州刺史河東王蕭譽、雍州刺史嶽陽王蕭詧(CHA三聲)等一起增援建康。但畫餅王蕭紀沒有任何動靜,一點點都沒有。

侯景派人到江乘(今天江蘇句容北)阻擊中央軍。蕭綸迂回到南京制高點蔣山(紫金山)紮營,居高臨下俯視侯景。

侯景大驚,一面組織船隻準備逃走(景見之大駭,悉送所掠婦女、珍貨于石頭,具舟欲走),一面兵分三路強攻蕭綸。

蕭綸首戰大敗侯景,迫使侯景大軍退向覆舟山(今天南京市九華山)北防守。

在玄武湖畔與侯景對峙時,蕭綸手下擅自出動,因為小敗引起兵亂,幾乎全軍覆沒,逃往朱方(今天江蘇丹徒東南)。

騰出手來的侯景繼續圍攻台城,城中守軍更加慌亂。

禍不單行。肱骨之臣,防方靈魂人物,大将羊侃勞累過度,不幸去世。

這個消息,幾乎擊潰了太子蕭綱。

幸好在柳仲禮父親柳津等人的指揮下,防守士兵沉着應戰,多次粉碎侯景的陰謀,城池雖然岌岌可危,但還在掌控之中。

這個時候,其餘的勤王部隊終于姗姗來遲,在新林王遊苑(今天南京江甯西南)會合。

領軍将領分别是:衡州刺史韋粲(大名将韋睿孫子)、司州刺史柳仲禮、西豫州刺史裴之高、南陵太守陳文徹等,兵力合計十餘萬。

援軍是到了,問題也來了。誰當盟主呢?

韋粲推薦他的表弟柳仲禮統領諸軍,理由很充分:“柳仲禮常年鎮守邊疆,先前侯景就對他非常忌憚。現在又兵精馬壯,絕對是勤王的主力。”

西豫州刺史裴之高覺得自己德高望重(跟韋粲爺爺一起扛過槍),不願意給柳仲禮當下屬。

後面的幾天一直為這個事情争論不休。

韋粲急得團團轉,親自到裴之高軍營裡做說服,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從三皇五帝一直說到美國大選辯論,講到動情處,不禁潸然淚下。

裴之高終于不再反對:“不能學他們兩個”

盟主的事情就定了下來。

這裡插一句,老将裴之高也是個狠人,後面侯景抓住他的兒子做威脅,裴之高立刻指令弓箭手射殺他兒子,不過兩次都沒中。(之高召善射者使射其子,再發,皆不中)

唉,在古代,當牛人的兒子實在是個危險的事情,劉邦,高歡,羊侃,裴之高,前有古人,後面還有來者,很同情。

549年正月,盟主柳仲禮公布了戰略部署,給每個将領都配置設定了作戰目标。

最重要的戰略要地青塘,卻沒有人肯接:青塘靠近石頭城,屬于卧榻之側,誰敢去占領,侯景肯定會玩命。

柳仲禮隻得把這個最重要的任務交給了韋粲,并指令劉叔胤協助韋粲。

韋粲的運氣實在不好,遇到大霧,迷路了。

等到了青塘,已經是後半夜了,然後防線一直到天亮的時候還沒有布置好。

(時值昏霧,軍人迷失道,比及青塘,夜已過半,壘栅至曉未合)

天亮後,侯景看到韋粲的施工隊伍,大驚失色,親自帶領精銳部隊渡過秦淮河,向韋粲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面對來勢洶洶的侯景,韋粲毫無懼色,派鄭逸正面迎敵,又指令劉叔胤帶領水軍從後面夾擊侯景。

劉叔胤膽子小,聽到指令以後,全身細胞都在打哆嗦,整個人調成震動模式,光站着抖動,其餘一動不動。

鄭逸孤木難行,經過頑強抵抗以後,終于潰敗。侯景乘勝攻進了韋粲的軍營。

韋粲的部下趕忙去拉韋粲逃跑,韋粲巋然不動,大聲指令自己的子弟奮力殺敵,最後他與兒子、弟弟及親戚共幾百人全部戰死,終年五十四歲。

(粲不動,叱子弟力戰,遂與子尼及三弟助、警、構、從弟昂皆戰死,親戚死者數百人)

韋粲在迎戰侯景時,柳仲禮正在吃飯。聽到消息以後,他立刻扔下筷子,穿上盔甲,帶領一百多騎兵(也有說七十騎)趕去救援。

(仲禮方食,投箸被甲,與其麾下百騎馳往救之)

柳仲禮身先士卒,部下們也生猛無比。侯景的部隊一時抵擋不住,連連敗退,被當場斬殺了幾百人,掉到河裡淹死的有一千多人(斬首數百級,沉淮水死者千餘人)。

柳仲禮越戰越猛,手中的大槊眼看就要刺到侯景。正在這時,一道寒光閃過,侯景将領支伯仁從後面揮刀砍中柳仲禮的肩膀,侯景這才僥幸逃過一劫。

禍不單行,一不留神,柳仲禮連人帶馬陷入泥潭裡,被侯景的士兵團團圍住,幸好部将及時救援,柳仲禮才得已免于一死。

這場遭遇戰雖然場面不大,但過于兇險。

大軍未動,雙方主帥都充當敢死隊員,親自上場,互相也不知道(各不相知),然後一分鐘之内雙方主帥都差點戰死,在大兵團作戰史上算是絕無僅有。

事後,侯景越想越後怕,再也不敢渡過秦淮河(自是景不敢複濟南岸)。

柳仲禮這邊身心備受摧殘,挨了一刀不說,同時失去幾百名親戚,擺在誰身上都不好過。再主要是心裡非常内疚,覺得要是不當這個破盟主,怎麼也不會讓表哥去攻打青塘。

再看看這個同盟,盟主親自上陣,差點挂掉,其餘的人還在喝酒撸串。從此心灰意冷,再也不提打仗的事情(仲禮亦氣索,不複言戰矣)。

聽到盟軍到了,胡鬧王蕭綸趕緊帶領殘部與柳仲禮會合。幾乎同時,狠王蕭繹派遣的援軍在蕭方等(蕭繹長子)和王僧辯的率領下,也來到了盟軍駐地。

人多力量大,盟軍再次出擊,打出了一個小高潮:蕭嗣、蕭确、莊鐵(前面投降侯景,又反叛了)、羊鴉仁、柳敬禮、李遷仕、樊文皎等人率領部隊渡過秦淮河,攻打并焚燒了東府城前面的栅欄,侯景部隊不得已退入東府城内。

盟軍的大部隊随後跟上,在青溪的東面安營紮寨,将東府城和侯景主力部隊徹底隔開。

李遷仕、樊文皎更是勇猛無比,率領五千名精銳繼續前進,深入敵陣,把侯景軍隊打得抱頭鼠竄。後來遭到侯景将領宋子仙伏擊,樊文皎戰死,李遷仕得以生還。

其實這個時候,盟軍是占絕對優勢的,這兩仗打得都非常出色,明顯占有優勢。如果繼續進擊,打下侯景就是早晚的事。

可惜最關鍵的人物,心灰意冷的盟主柳仲禮出了問題:置酒高會,日作優倡,毒掠百姓,污辱妃主。

不但如此,他還欺侮各路勤王将領,包括皇子。

胡鬧王蕭綸每次求見他,都嚴格遵守部将見主帥的禮儀,拿着鞭子站在門口等候。柳仲禮看他恭敬的樣子,越發得意,每次都讓他等很長時間,過足了盟主瘾才讓蕭綸進去。

胡鬧王是正兒八經的皇子,被這麼對待,哪怕脾氣再好也有怨言,何況他脾氣不好。到了後來,他和柳仲禮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在柳盟主的胡亂上司下,盟軍内部關系亂成一團糟,各路勤王部隊互相猜疑,給對方設定障礙。不用侯景,自己都可以打敗自己。

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