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可愛的家鄉河套腹地——五原縣

作者:追逐太陽的人LT

天賦河套,大美五原,中華詩詞、民歌、向日葵、黃蕃茄之鄉的五原縣位于陰山腳下、海河浩蕩的河套腹地後套。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這裡的一套就是說的後套五原,相傳四千多年前,天下洪水泛濫,大禹在這裡馴服蛇神,黃河水患平息,出現五個較大的原所,先人們在此辟田造屋、繁衍生息,黃河北上陰山幾經改道,沖積形成千裡沃野。

五原全境老黃河、大黃河、二黃河三條巨龍橫跨東西,上百條灌溉渠縱向南北,一百多個海子星羅棋布,數萬畝向日葵花開滿平原,整齊的白楊樹像列兵一樣高大挺直的陳列在公路兩旁,迎接志在四方、一身是膽的遊子歸來。

五原縣以盛産向日葵、蕃茄、黃柿子、番茄、葵花蜜、車頭梨、蜜瓜、麒麟西瓜、燈籠紅香瓜、甜糯玉米、河套雪花粉、葵花油、黃河大鯉魚等農漁作物享譽全國。

2400年的曆史上,五原人民發動過沃野起義推翻了北魏腐敗政權,馮玉祥将軍在五原誓師進行北伐革命,響應孫中山先生推翻舊制,傅作義将軍在五原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革命事迹更是家喻戶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裡的民風有巍巍陰山的深沉内斂,九曲黃河的跌宕多姿,浩瀚海子的包羅萬象,更有向日葵一樣對愛的忠誠、勇敢和陽光。

五原人敢愛敢恨、敢作敢為、敢于戰鬥、敢于吃苦、敢于拼搏,鐵骨柔情,也俠肝義膽,不管走到哪裡打死不圪柳,窮死不讨吃。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幾十年來好的農副産品卻賣不出好的價錢的困境,随着黨中央精準扶貧政策的不斷推進而發生改變,往日的米糧川正在向網際網路科技新農業轉變。五原人民順應時代潮流,把握天賦河套的地理優勢,在無公害有機農業網際網路➕上發展的風生水起,蒸蒸日上。

往日的賭博生活換成了奮鬥年華,如今的小縣城成為全國無公害綠色‬農業示範‬城市,向日葵、黃‬蕃茄、燈籠紅香瓜分别獲得國家農業部農産品地理标志,城市建設更是如雨後春筍般日新月異。

向日葵觀賞園、馮玉祥廣場、大禹治水舊址、活佛廟、河套農耕博覽園、萬畝有機農業采摘示範園、全國新農村示範點、天籁湖、巴美湖、新農村旅遊度假村等旅遊元素,蒸蒸日上,車水馬龍。

今天的五原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着包容差異、分享快樂、謙遜幫助、合作共赢的做人做事理念,以一顆虔誠的赤子之心壘起七星竈,擺開八仙桌,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前來境内遊黃河、賞葵海、吃面筋、嗑瓜子、啃玉米棒子、吃黃洋柿子,當然最必不可少的炖點羊肉熬點茄子,泡上點鍋貼子,把酒話桑麻,洽談新農商,一起書寫祖國和人民美好生活新詩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