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族複興,鑄就更強凝聚力共同體 | 學習七一講話系列評論之三

作者:Beiqing.com
民族複興,鑄就更強凝聚力共同體 | 學習七一講話系列評論之三

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各族人民同賀盛會。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文 | 劉玲 趙天曉

中國社會科學院

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

早在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民族團結是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線”,2021年的“七一”講話進一步強調“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是在新的曆史征程中,黨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複興的政治宣言。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事關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民族複興。100年來,中國共産黨以中華民族求解放而誕生,以中華民族求自主而奮鬥,以中華民族求富強而改革,以中華民族求複興而繼續偉大鬥争。

總結100年來中國共産黨推動中華民族建設的曆史征程,就是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程序中,把中華各民族團結起來,并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曆史過程。

建黨之初

少數民族即納入革命全局

在《共産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提出“全世界無産者聯合起來”,列甯在上司俄國社會主義運動中提出“全世界無産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并付諸實踐。中國共産黨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基本原則與我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自成立之日起就宣傳、闡釋和實踐着全世界無産者聯合、勞工階級聯合、群眾大聯合等思想,在各個曆史時期,都将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作為中華民族解放的重要力量。

中國共産黨在建立之初就将少數民族解放運動納入中國民族民主革命全局,并為建構民主共和國創造條件。

1922年召開的中共二大提出民主聯合的任務,提出“建立一個真正民主共和國”,實作“真正民主主義的統一”的目标。

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在中國共産黨參與和推動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明确了民族主義包括“中國民族自求解放”與“中國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兩方面意義,并宣布,反對帝國主義及軍閥的革命獲得勝利以後,“當組織自由統一的(各民族自由聯合的)中華民國”。

合作中的國共兩黨達成共識:解決民族問題要在民族平等、自由聯合基礎上建立中華民國,是以,“國民革命是站在全群眾的觀點上去反抗外國資本主義,而國民革命第一個目标——民族主義——就是代表全中國的群眾與外國資本主義去實行階級鬥争”。

此時,“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中國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自由聯合的中華民國”的表述,是民主聯合思想的延續。

抗戰期間

建立了全民族的統一戰線

當日本侵略者發動侵華戰争,中華民族與日本帝國主義的沖突上升為社會主要沖突,中國共産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治主張,将民主聯合範圍擴大到整個中華民族。

1931年11月7日通過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以及同期釋出的《關于中國境内少數民族問題的決議案》都明确,将“消滅民族間的仇視與成見,建立一個沒有任何民族界限的工農國家”。

此時,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初步提出了具體的革命的民族政策,以争取受壓迫的國内少數民族團結于蘇維埃政權,推翻舊的民族壓迫制度,以各民族間的自由聯合來代替民族壓迫,增強反對帝國主義和國民黨的革命力量。

193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窯堡會議上通過《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毛澤東在随後的會議上又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政策》的報告,确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為适應建立廣泛抗日統一戰線的要求,同時決定将“工農共和國”改為“人民共和國”。

這意味着,中國共産黨不僅代表工農階級利益,而且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利益,團結帶領全體中國人民為國家的自由獨立與統一共同奮鬥。

在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過程中,民族統一戰線團結了“各黨派、各階級、各民族、各集團、各軍隊”。

在1938年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所作的政治報告中,毛澤東明确提出“團結各民族于一體”的任務,集中闡釋了黨的民族政策,其中首要政策便是平等聯合,強調“各民族平等的權利,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務之權,同時與漢族聯合建立統一的國家”。

1941年《陝甘甯邊區施政綱領》也明确将“依據民族平等原則,實行蒙回民族與漢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平等權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區,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等内容寫入當時的憲法性檔案。

至此,以中華民族為基礎的民族團結理論逐漸系統化,在團結以抗外辱的意識覺醒與政治動員過程中,中華民族一體成為對敵鬥争的重要武器。

民族複興,鑄就更強凝聚力共同體 | 學習七一講話系列評論之三

2021年7月1日,少數民族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舉行的建黨百年慶祝活動。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新中國成立

各民族友愛合作大家庭

進入解放戰争時期,民族侵略的外部壓力解除後,建設聯合政府以推進民主程序成為中華各民族各階層各團體的共同利益。

1948年,中國共産黨釋出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口号,提出“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讨論并實作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号召。

這一号召,迅速得到全國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團體及愛國華僑的熱烈響應。以政治協商實作人民民主、建立民主聯合政府成為參與建立新中國各方共同的願望和要求。

新中國的成立,實作了中華民族站起來,建立起“各民族友愛合作的大家庭”。1949年《共同綱領》指明了各民族在新政權下團結為一體的目标是“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各民族友愛合作的大家庭”,并指明了在這個大家庭内加強民族團結合作的各項基本政策。

此後,“各民族友愛合作的大家庭”成為一段時期内民族團結的主要表述,這個大家庭就是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毛澤東把中華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團結描述為“兄弟一般的團結”,并指出這種團結是各民族發展進步的基石。

建設時期

民族團結内涵被不斷豐富

1953年,過渡時期總路線公布,中華民族大團結服務于社會主義革命目标。1954年憲法指出:“我國各民族已經團結成為一個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而新的目标是“建成繁榮幸福的社會主義社會”。

從新中國成立到1976年這一階段,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民族團結思想同建立新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中國民族問題相結合,确立了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基本原則,實作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偉大團結,開辟了我國民族團結事業的基本道路。

1979年,鄧小平指出,各民族在共同的社會主義道路上結成了“社會主義的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關系”,“各民族的社會主義一緻性将更加發展,各民族的大團結将更加鞏固”。這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對民族團結特征和趨勢的高度概括。

鄧小平民族團結思想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中心,将民族團結作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要進一步動員、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和一切愛國力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鄧小平同時指出,國家統一“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願望”,符合“民族利益”與“人民利益”,“隻要站在民族的立場上,維護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麼政治觀點,都要大團結”。這就将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進一步聯系起來,将實作國家統一與振興中華民族一道,作為所有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一個是政治統一,一個是發展經濟,使中華民族立于世界之林,還有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這些是我們的共同目标”。

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程序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不斷取得成就,江澤民提出“三個離不開”等科學論斷,把加快發展作為推進民族團結事業的核心,強調56個民族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推動我國民族團結事業全面進入了21世紀。

黨的十六大以後,以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成為新世紀新階段各項民族工作的主題,發展成為實作這個任務的主要途徑,鞏固和發展了我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局面。

民族複興,鑄就更強凝聚力共同體 | 學習七一講話系列評論之三

2021年5月23日,西藏各族各界群衆一千餘人在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前,敬獻花籃、鮮花,緬懷為西藏和平解放事業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圖/新華社

民族複興

中華兒女是個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戰略高度,把握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曆史方位,強調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華民族共同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理念。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是把握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經驗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更曾多次指出,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最高利益”,将其重要性比拟為“眼睛”和“生命”。強調加強民族團結,推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民族工作領域的核心理念。

民族團結的奮鬥目标是“為實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民族團結的特征表現為“一個大家庭裡不同成員的關系”,同時這個大家庭内部的成員“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新時代鞏固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根本路徑,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确道路,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上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也必須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高度認同。

回顧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曆程,中華民族大團結是黨上司各民族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并走向偉大複興所依憑的根本力量。

在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征程中,我們依然要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偉大旗幟,加強海内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增強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大團結,凝聚起實作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磅礴力量,推動中華民族成為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

新京報特約撰稿人 | 劉玲(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理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趙天曉(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

編輯 | 何睿

校對 |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