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維多利亞時期标本,如今都是高價藝術品!

标本剝制術是采用真實标本制作栩栩如生動物生前模樣的技術,主要流行于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如今,其随着狩獵戰利品的全球熱和收藏價值攀升,這項古老的技藝開始再次煥發出生命力。

維多利亞時期标本,如今都是高價藝術品!

人類制作動物标本已有數千年的曆史:古埃及時期,制作标本便已是熱潮,那時的人們喜歡把包括狒狒、鹈鹕、鳄魚和貓在内的各種尺寸形态的生物統統制成木乃伊……

維多利亞時期标本,如今都是高價藝術品!

真正意義上的标本剝制術起源,則與19世紀英格蘭的皮革制作産業息息相關。動物被取出内髒并進行鞣酸處理并用稻草和木屑填充,随後再重新縫合。那時候,标本制作極其常見,它們通常都是由業餘愛好者所制作。

維多利亞時期标本,如今都是高價藝術品!

維多利亞時期,堪稱标本制作技術的黃金時代。那時制作動物标本十分盛行,人們對達爾文的進化論及自然史學興趣濃厚,他們喜歡到大自然中探險,喜歡以動植物為主題作畫,還喜歡把它們搬進家裡,打造自己的自然王國。例如,在玻璃穹頂下方的鳥類标本,在當時英國各地的房間中簡直變得司空見慣。

維多利亞時期标本,如今都是高價藝術品!

同時,人們把狩獵當作紳士運動,收獲的獵物會直接送到标本制作師那裡,做成标本後收藏在家裡。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富裕階層人士家裡,充斥了各種動物标本的收藏間,這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紳士們最愛炫耀的地方之一。如今,這樣的方式依舊盛行,并且随着狩獵活動愈發受到追捧。

維多利亞時期标本,如今都是高價藝術品!

和現在以逼真寫實的标本風格不同,維多利亞時代的标本剝制術更像是一場膽大的藝術創作,尤其是英國标本制作家沃爾特·波特的作品,更是充滿了滿滿的童話浪漫元素。

維多利亞時期标本,如今都是高價藝術品!

波特對标本制作的迷戀,從青蛙,松鼠延伸到了兔子和小貓……他在有生之年制作了很多罕見的标本,譬如澳洲的裡拉鳥和一隻大眼斑雉,還有一些“自然界中的怪胎”:包括長着兩隻頭的公牛以及長着四根牙的海象。此外還有著名的“射手”——一隻長着三隻腳的雞,在20世紀早期時,它作為馬戲團表演台柱而名聲大噪,因為它擁有着用第三條腿“射擊”彈珠的特殊能力。

維多利亞時期标本,如今都是高價藝術品!

當然還少不了“貓咪的婚禮”這一作品。标本拟人的制作手法,使其是以成為了維多利亞時代最著名的标本。此外,波特的标本制作還給他在家鄉赢得了響亮的名聲——他創辦的博物館變成了旅行勝地。

維多利亞時期标本,如今都是高價藝術品!

19歲時,波特創造了作品《公雞羅賓的死亡與埋葬》,據說這個作品中展示了多達98種英國鳥類,其中還包括一隻知更鳥扮演的哭泣的寡婦,以及一隻貓頭鷹扮演的掘墓人。這幅作品是波特作品裡拍賣價最高的,最終在2003年的一次拍賣會上被人以高達2.35萬英鎊的價格買走。

維多利亞時期标本,如今都是高價藝術品!

波特的作品風格獨樹一幟,但并不意味着整個維多利亞時代的标本風格都是如此。

維多利亞時期标本,如今都是高價藝術品!

倫敦此前有博物館舉辦過關于維多利亞時代動物标本的展覽,标本源于羅伯特家族在老懷特島的布雷丁體驗蠟像博物館的遺産——随處可見展露着血盆大口和鋒利的牙齒的足有八英尺高的孟加拉虎、開屏的孔雀、斑馬、駱駝、小犀牛和獅子。

維多利亞時期标本,如今都是高價藝術品!

在展出的标本裡,除了一些普通較常見的動物之外,還有一些怪異的東西,比如一隻被釘在長釘上已經萎縮的猴子頭,頭部連在一起的羔羊,幾十個皮膚上有黃褐斑,或者胸部插着匕首的蠟像動物……

維多利亞時期标本,如今都是高價藝術品!

當時的藝術界很流行将被做成标本的動物擺成人類活動的樣子,并且這成為了一種藝術形式。換句話說,維多利亞時期的動物标本剝制術,雖然看似瘋狂,卻賦予了标本師更多的創作空間。

維多利亞時期标本,如今都是高價藝術品!

總而言之,不論是維多利亞時期的古法标本剝制術,還是當今的現代标本制作手法——挽留逝去的生命,讓死去的動物們“活”過來——永遠都是标本制作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