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化龍山,無論哪個季節的哪一天,或者這一天的某一時刻,都會有你情不自禁地拿起相機的時候,而随手拍下的幾張照片,都會在朋友圈裡不經意的被評論、被轉載。茶餘飯後再次浏覽時,便有一個想法在萌動,這個想法很快就會變成計劃,驅使你再次登臨化龍山,不知不覺間,你成了攝影愛好者。一有機會,你就會再去,尋找未曾拍下的那一瞬。久之,你便成了攝影師。你的照片,作為一種特殊的視覺語言,在傳播中交流,最後形成共識,便有一張、兩張照片悄悄地爬上了刊物的封面,或者成為宣傳畫。等你在癡迷中繼續靜候某一瞬的時候,你已不自覺地成了攝影家。
也許所有的攝影家,都是因為迷戀某一處的醉人風光,不自覺地愛上攝影而成為攝影家的。化龍山,是大巴山北坡、陝西南部唯一一個保持自然風貌的自然保護區,不但資源豐富,而且風光绮麗,四季景觀各具特色,一天中早中晚景色各異,且多變幻,自然是攝影家的搖籃。一個個攝影家,從這裡走出去,一個個攝影家,又被吸引到這裡。
2016年10月15日,作為攝影家是個特殊的日子,因為這天化龍山自然保護區的正河垭,化龍山自然保護區和安康市攝影家協會攜手,在這裡挂起了一張“化龍山攝影家創作基地”的牌子,化龍山自然保護區對生态藝術家的歡迎,迎合了攝影家的心裡需求,他們可以在這裡探秘大自然,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無限美景,将有更多機會去創作,填補作品中的諸多空白。作為攝影愛好者,更是個特殊的日子,因為他們可以在這裡結識更多的攝影家,獲得更多的攝影技術和經驗,讓他們加快腳步,快速邁向攝影藝術的殿堂。化龍山在積澱深厚的生态文化的同時,化龍山人也在不自覺地愛上攝影,而且更加愛上了自己的職業,因為更多人對化龍山的關注,觸發了心靈深處的無限感動,責任感、使命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這天,不但吸引了安康市區的諸多攝影家,還迎來了甯夏、甘肅的攝影師,還有作家、詩人、書畫家。于是,話題多了起來,說這裡不光隻是攝影家的創作基地,更是生态作家、詩人、書畫家激發靈感的搖籃。視覺、聽覺、文字等多種語言,從不同角度,以各自方式,在不同層面上,再現生态之大美,積澱生态文明的博大内涵,一個全新的化龍山,必将脫穎而出。
不必說燕山運動怎樣去填埋楊子海,在劇烈的運動、擠壓中把一片海域隆起成高大的化龍山山脊,留給人類關于自然力的浩蕩驚歎和滄海桑田的曠世感喟;不必說侏羅紀的銀杏、白垩紀的珙桐、杜仲、香果樹、冷杉等植物是如何的古老和白垩紀的食蟲目的紋背鼩鼱、長尾鼩以及林麝與有尾兩栖動物秦巴北鲵、巫山北鲵、大鲵等動物是如何的見證着一千多億年前的大千世界,引來無數生物學家的頂禮膜拜和刮目相看;更不必說“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安國”的聞太師是怎樣的在化龍山的絕龍嶺被姜子牙一鞭打下馬來而敲響纣滅商亡的喪鐘,遺落千古佳話而世代傳唱......
隻要你随便走進來,無論從哪個方向,看看雲看看霧,就會讓你流連忘返。春天的霧,如紗幔,絲絲縷縷,飄落山野,透過薄霧,你會感覺到生命的萌動,想見大自然蓄發所有能量的蓬勃之勢,耳邊依稀響起冰塊破裂的脆音、種子出土的沙沙聲、葉片張開的呼呼聲。炊煙袅袅,把牛羊的歡叫聲、鳥兒的歌聲,一起升上天空。你随手拍下一張照片,都會讓人想見青春勃發的無窮張力。夏天的霧,重量級的,就像打濕了的棉絮,走進霧裡,臉上很快就是一層水珠,渾身都是潮潮的。爬上山巅,但見霧海蒼茫,隻有山峰小島似的露出海面,整個世界湮沒在一片汪洋中。近處的山腳下,那薄薄的霧,像一幅巨大的帷幕,随意開合着,把一叢叢高山灌叢,掩映在虛無缥缈間,無意間你就走進了一個美麗的神話。你在閉目想象的瞬間,太陽照亮了所有小島,你在雲海之上,感受萬裡晴空時,雲海之下的人世間卻是大雨傾盆。此時,一坨坨白雲在高遠的藍天上悠閑的漂浮着,山風徐來,衣炔飄飄,白雲慢慢染成金黃色,太陽的光芒,威力四射,一道道,像金色的箭,射得人睜不開眼,而太陽也變大了,紅彤彤,像個火球,你得趕快收拾行囊,如果貪戀地多拍一張,就隻能準備宿營了,因為高山日落天亦黑。
秋天,是個火紅的季節。楓葉紅了,槭葉紅了,落葉松紅了,一叢叢,一線線,雜然青山綠水間。菊花開了,黃的、紅的、白的、紫的,把高山草甸裝扮得錦繡華麗,嘤嘤蜜蜂堅持着一年裡最後的忙碌,要為自己釀造最好的菊花蜜準備過冬。紫色的葡萄挂在眼前,大紅的五味子随手可及,鵝黃的八月瓜笑得合不攏嘴,黑紫的貓兒屎壓彎了枝稍。野李子、野栗子、野蘋果,數不清的野果子,挂滿豐收的季相,也迎來了松鼠、鳥雀、黑熊,歡天喜地的忙碌。不去采摘,拍張照片,自己看看,口水就流出來了。
說到就到的冬天,會在九月中旬以後,送來一場浩浩蕩蕩的飛雪,而且越積越厚少有融化,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輝映在藍天下,動物的腳印一行行延伸到密林深處,構成雪地上鮮活的畫面。飛雪來臨時遮天蔽日,天地一籠統,就像混沌未開,雪過天晴則霞光萬道。樹枝上的積雪在融化的瞬間結為冰淩,玉樹瓊枝,傲然挺立。斷崖上的積雪融化為冰,由萬千冰柱暫變為冰瀑。冰封的溪流下,汩汩的潛流,依舊沒有忘記,奔向大江大海的職責。空氣清新得讓人舍不得呼吸,讓人忘記冬日的寒冷。
茫茫冷杉林叢立斷崖直指藍天的雄姿,遍山杜鵑紅霧染蒼山的瑰麗,森森原始林藤繞菌曼蛇蟲遍布的詭秘,人面獅山、蠍尾峰的巧奪天工……時時處處,都是美景;一年四季,風光不同。
到了這裡,怎可不拿起相機?生活工作在這裡的人,咋能沒有好照片?“化龍山攝影家創作基地”的挂牌成立,能不吸引更多的攝影家前來探秘獵奇?那麼,神奇的化龍山也必定不會鎖在深閨,他将潇灑地走出來,接受世人的驚歎和仰慕,讓人倍生呵護。
如果說影像是人對視覺感覺的物質再現,依靠照相機、鏡子、望遠鏡及顯微鏡等光學設施擷取,那麼時時處處皆景的化龍山,不但是一座生物多樣性的寶庫,更是一座影像的寶庫,就像一本靈動的鮮活的畫冊,可以随時翻閱。
我們期待着更多的攝影家、畫家、作家,來這裡采風,讓全社會來關注、呵護這座大自然留給我們的淨土。
作者簡介: 嚴共昭,在林場工作了20年,2009年選調到大巴山北坡一個自然保護區,從事巡護管理工作,以森林為伴,與大山為伍,對生态美好型社會充滿憧憬,閑暇之餘不禁将所見、所感記在紙上,偶有文字見諸報刊,因才疏學淺,期盼大家指點。
溫馨提示:《莫然文學》推廣的原創内容,經作者授權釋出,如需釋出其他公衆平台,請聯系我們授權!
主編:莫然
副會長:雲朵
嘉賓:郭進拴
副編輯:郁之光
特邀主播:幸福、念、一生有悔
策劃:徐非也
責任編輯:若蘭
合作方
媒體:今日頭條、天天快報、騰訊
鷹城雜志、中國現代作家協會(紙刊)
經典文字如果沒有稿費,也會推薦出版紙質作品,
簡單生活,優質閱讀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今日頭條:百姓作家
QQ:1505105907 微信:lyh81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