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美軍終于公布了“康涅狄格”号潛艇在南海發生碰撞事故的調查結果,宣稱該潛艇撞上了一座“未知的海底山脈”。眼尖的美媒在美軍最新公開的照片中捕捉到了這艘潛艇最新畫面,認為這是“康涅狄格”号在出事後的首張“官方照片”。美媒通過分析後認為潛艇的圍殼沒有受損、艇身上搭起了一些黑色結構,但潛艇艇首尤其是水線以下主動聲呐陣列的圓罩是否損壞還不得而知。
美國海軍學會網站(USNI News)11月1日公布了美國海狼級攻擊核潛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撞擊事件的“真相”。報道稱,美國海軍已經得出結論,“康涅狄格”号在南海撞上了一座“未知的海底山脈”。

美國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羅到訪關島,畫面背景中出現了“康涅狄格”号潛艇
美國“動力”網站“戰區”專欄也關注到了這一報道,還發現了在一張由美國海軍釋出的照片中,能夠在背景中看到“康涅狄格”号潛艇。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點是在關島,時間為10月30日,當時美國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羅在當地登上了美國海軍“埃默裡·S·蘭德”号潛艇補給艦參觀,在背景中能夠看到一艘潛艇的圍殼以及部分艇身。
“戰區”稱,這似乎是第一張在撞擊事件後“康涅狄格”号潛艇出現在關島的官方照片。雖然視野有限,但照片中能夠清晰地看到碰撞未對潛艇的圍殼造成破壞,但潛艇首部的狀況尚存疑問,包括在水線以下的主動聲呐陣列的圓罩。照片還顯示,有一些線纜搭載潛艇圍殼上,艇身表面還搭起了一些黑色結構。
報道稱,鑒于關島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戰略地位,托羅到訪于此一點也不奇怪,作為美國海軍部長,想要親自看看“康涅狄格”号核潛艇也合情合理,因為這艘潛艇是美國海軍最為寶貴的資産之一。
報道認為,“康涅狄格”号的圍殼沒有受損,這也讓“撞山”的一說能說得通。但從拍攝于10月20日的衛星圖像來看,仍然讓人懷疑潛艇的艇首可能受到了嚴重損壞,特别是其内部的聲呐陣列,其主體是一個巨大的球體。
“戰區”提到,USNI新聞還曾報道稱,碰撞導緻潛艇前部的壓載水艙受損,這迫使潛艇從事發地點上浮并一路航行到關島。如果這一情況屬實,這将讓這艘潛艇處于“非常脆弱”的位置,使得對手更容易對其進行跟蹤。
而現在“康涅狄格”号面臨的更尴尬的情況是,可能無法在關島進行維修。“埃默裡S.蘭德”号潛艇指揮官在一份發送給USNI新聞的聲明中表示,“康涅狄格”号潛艇的損失評估仍在進行之中。但“戰區”認為,從衛星圖像以及陸續出現的其他資訊來看,似乎美國海軍将其轉移至别的地方進行維修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因為關島沒有可用的大型幹船塢。
10月2日,美國“海狼”級攻擊核潛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與水下不明物體發生碰撞事故後,五角大樓一直對事故原因閉口不提,引起外界廣泛猜測與擔憂。美國海軍學會網站上月27日報道曾稱,熟悉初步調查結果的消息人士透露,早期分析認為“康涅狄格”号是撞上了海底山脈。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上月曾明确表态,中方已多次對有關事件表示嚴重關切,要求美方作出澄清。趙立堅表示,長期以來,美方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在南海興風作浪,對地區和平穩定構成嚴重威脅和重大風險。中國和其他南海沿岸國有理由要求美方回答:此次派出核潛艇悄無聲息地在南海潛航,究竟是要執行什麼任務?這一次究竟撞上了什麼?為什麼會撞上?是否造成核洩漏,給海洋環境帶來核污染?美方作為當事方,有責任有義務詳細說明事件相關情況,回應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的關切疑慮。
趙立堅稱,同時,我還想強調,南海是地區國家共同的家園,不應成為美國謀求地緣政治私利的狩獵場。美方頻繁并大規模派遣軍艦軍機到南海滋事挑釁,炫耀武力,破壞南海航行自由,威脅中國等國主權安全。美國是南海軍事化最大推手。美方應改弦更張,停止上述錯誤行徑,為南海和平穩定發揮正面積極作用。
記者 徐璐明
編輯/馬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