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害蟲的實體防治方面,粘性昆蟲闆是主要的促進措施。粘性闆殺蟲是一種實體控制技術,它利用昆蟲的顔色尋求來捕獲農業害蟲,方法是在不同顔色的紙(闆)上施用粘膠,黃油或油殺死昆蟲。該方法使用友善,成本低,防控效果好,可減少農藥的使用,提高産品品質和安全性。粘蟲闆不僅對粉虱、馬蚜蟲、蚜蟲等小害蟲有很好的粘性殺滅效果,還能粘死蚊子、蒼蠅等,但粘性闆不是随便設定的。

<h1>首先,根據控制對象選擇粘性蝸杆闆的顔色。</h1>
目前,市場上主要有黃色和藍色粘性蝸杆闆。粉虱、蜱蟲等害蟲有強烈的黃色傾向,馬有變藍的習慣,菜農可以在棚子裡設定黃闆粘性粉虱和蜱蟲,設定藍闆殺死馬。以上害蟲同時發生脫落,建議黃闆、藍闆一起使用。通常采用黃闆藍闆懸挂法,這樣可以同時誘殺粉虱、馬、蜱、蜱蟲等害蟲。
<h1>其次,懸挂高度應适當。</h1>
無論是黃色還是藍色,懸挂的高度在陷印時都很重要。粘蟲闆的位置不同,殺蟲效果也不一樣。蔬菜為幼苗時,黃闆的高度應比幼苗高10-15厘米,當植物的高度接近粘性蠕蟲闆時,粘性闆應随着植物的增加而調整,當設定藍色闆時,懸挂高度應與作物相同。此外,在高溫和低溫季節,粘性蝸杆闆的懸浮液也不盡相同。在冬季低溫季節,一般植物的上部,特别是生長點附近,溫度非常合适,而害蟲在這個進食生長點的幼崽部位,是以粘蟲闆應挂在生長點附近。在夏季高溫和明媚的光照季節,害蟲大多隐藏在植物之間的陰涼處進食,是以,這一時期應放置在大多數粘性昆蟲闆塊之間植物生長點15厘米以下的位置。粘性蠕蟲闆可以用竹竿固定或直接挂在吊帶上。
<h1>三、确定好粘性蝸杆闆使用的數量。</h1>
棚内一般放置25×13.5厘米大小的粘性蝸杆闆每畝30塊,或40×25厘米大小的粘性蝸杆闆約20塊,且分布均勻即可。另外,粘性蝸杆闆懸挂時間長且粘有害蟲,其粘合能力大大降低,需及時更換。(來源:農業科技期刊,作者:吳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