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鬥笑社是郭德綱的神來之筆,在大型商演停擺的情況下,這檔綜藝節目的熱播,為德雲社稍解了資金的燃眉之急,并且為德雲社開拓了一條新的業務模式,意義可謂重大。

前兩季的大獲成功,第三季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雖然第二季剛剛結束,但是演員們圍繞第三季的暢想就已經展開了。
如果這是預熱的話,那麼這個進度條未免太快了點。
最近,德雲社的演員們接受專訪,暢談一下自己對第三季的設計和認知,燒餅和栾雲平的觀點很有代表性。
燒餅是第二季名副其實的敗筆,自恃與其他師兄弟不同,不遵守遊戲規則,師兄弟們給他搬來凳子都不坐,直接坐到地上。
身為闆凳隊員,不穿統一的衣服,并且在節目中全程黑臉。
這期節目播出的時候,觀衆們都刷屏式的質疑燒餅的低情商。節目結束後,意猶未盡的觀衆到燒餅的微網誌下留言,以至于他不得不關掉了評論功能。
燒餅的很多粉絲也覺得非常失望,粉轉路路轉黑的結局,讓燒餅成為節目最大的輸家。
在這次第三季的暢想中,燒餅再次開玩笑不分場合,一再談到“把錄影機調好角度拍我就行了”,“撥一半制作成本給我”之類。
無論燒餅的理由多麼充分,但是在節目中的這個表現,起碼是相當不敬業。
栾雲平的觀點是圍繞着節目本身展開,他認為第二季最大的問題是人太多了,這樣一來現場有點亂。
在栾雲平看來,第一季的人數是最合适的,6到8個人就是最理想的狀态,人數一多各種問題就出來。
站在節目本身,栾雲平的觀點肯定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站在郭德綱的角度,對這個人數問題的看法則截然不同。
德雲社的綜藝,無論是德雲鬥笑社還是以後更多的自制綜藝,它承載着兩個功能,第一是掙錢,這個無可厚非,第二是捧人。
綜藝節目的閱聽人面廣,這樣一來徒弟在這個舞台上表現得突出一點,很快就會紅遍大江南北,這比單純在相聲舞台上捧,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期待德雲鬥笑社第三季,奉獻給觀衆不一樣的改變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