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從頭燃到尾,幾乎每一集都讓人熱淚盈眶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2019年9月29日,在人民大會堂,于敏、申紀蘭、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從頭燃到尾,幾乎每一集都讓人熱淚盈眶

兩年後,他們求索不息永向前、赤誠熱血為家國的事迹走進熒屏,通過主旋律電視劇《功勳》在全國熱播,感人的劇情讓很多人為之熱淚盈眶。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從頭燃到尾,幾乎每一集都讓人熱淚盈眶

也許,關于功勳人物,我們普遍知道一些故事:袁隆平紮根雜交水稻田間,屠呦呦埋首青蒿素抗瘧研究,張富清在貧困地區奉獻一生,李延年在戰場上英勇奮戰,申紀蘭率先舉起男女同工同酬大旗,于敏、黃旭華、孫家棟等用嚴謹和執着推動祖國的國防科技水準邁上新台階……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從頭燃到尾,幾乎每一集都讓人熱淚盈眶

但是,透過電視劇的“微焦鏡頭”,我們知道了更多。于敏、黃旭華、孫家棟、屠呦呦等,雖然他們的名字已不再是秘密,但是他們那一代科學家究竟在隐秘而偉大的事業裡傳遞了怎樣的青春,依然有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

守初心擔使命,追夢之路鑄就偉大功勳

“媽媽,那個萦繞我一生的夢出現了。”宣傳期間,《功勳》預告片曾以袁隆平的獨白開啟。這位為了“禾下乘涼夢”而畢生躬耕于稻田的科學家如此坦露内心:“我感覺到一種使命,如孤筏重洋,像電光石火。”有孩子問,夢能變成真的嗎?他答:“能,隻要你想。為了它,我用盡一生的勇氣和力氣追尋。”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從頭燃到尾,幾乎每一集都讓人熱淚盈眶

一問一答之間,揭示出《功勳》電視劇的主旨思想,回答了當下年輕人最常提出的問題:這些共和國功勳人物,為何能做到一片丹心為祖國?又是什麼支撐他們在逆境中矢志不渝?

兩個字:夢想。他們作為新中國的奠基者和築夢人,皆懷揣着祖國富強、民族複興的夢想。追夢之路上,他們将個人奮鬥融于國家發展,在平凡中鑄就了偉大。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從頭燃到尾,幾乎每一集都讓人熱淚盈眶

我們看到,當于敏應召參加核武器研制,他堅定地說:“你想要和平,就要有不怕打仗的底氣,什麼是底氣,我們造的就是底氣。氫彈就是底氣,國家存亡的事,必須幹!”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從頭燃到尾,幾乎每一集都讓人熱淚盈眶

蘇聯專家授課要求大家隻學習核潛艇仿制知識,黃旭華毫不服氣:“我們就是要努力學習一切先進的經驗,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衛國家。”面對科研瓶頸,屠呦呦毫不猶疑:“隻要研制出的抗瘧新藥能救人命,就應該大膽地嘗試!”心系祖國、造福人民,是功勳人物的共同夢想和初心。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從頭燃到尾,幾乎每一集都讓人熱淚盈眶

道阻且長,行則将至;行而不辍,未來可期。國家積貧積弱、百廢待興之時,不僅幾乎所有領域的研究工作都要從頭開始,還要克服嚴重的物資緊缺,有的從業人員甚至長期營養不良。缺食物,于敏、黃旭華、孫家棟等就去挖野菜、白菜根,沒有電腦,就拉計算尺、敲算盤;投身水稻育種,袁隆平長年埋首田野,有家不歸;專注藥物研發,屠呦呦夜以繼日,以身試藥。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從頭燃到尾,幾乎每一集都讓人熱淚盈眶

他們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種種困難,終于換來繁花似錦。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号”發射成功;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團隊發現一株花粉敗育型野生稻;1972年,屠呦呦上司的課題組分離提純出抗瘧有效的青蒿素;1974年8月1日,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号”正式編入海軍戰鬥序列……

舍小家為大家,嚴守秘密無私奉獻

我将無我,不負人民。為了國家與民族的夢想,功勳人物嘔心瀝血、鞠躬盡瘁,舍小家為大家,從不計個人得失。這一點,在電視劇的全面演繹中,展現得更加生動、具體。

由于科研項目保密需要,功勳人物中的不少人,曾經連姓名都是國家秘密。他們隐姓埋名數十年,将一生最寶貴的年華隐身在幕後。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從頭燃到尾,幾乎每一集都讓人熱淚盈眶

為保守秘密,于敏的研究成果幾乎從未公開發表;為執行紀律,黃旭華在父親去世時沒有回去奔喪,母親也見不到“人間蒸發”的兒子;為攻關項目,屠呦呦狠心長年将年幼的女兒留在老家,隻字不提自己的工作情況。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從頭燃到尾,幾乎每一集都讓人熱淚盈眶

偉大的功勳背後,也藏着他們對家庭的虧欠。在伴随功勳人物追夢的道路上,他們的家人同樣做出了很多犧牲,用關愛溫暖着在一線奮戰的親人、夫妻,也用深情了解着他們為保守國家秘密而展現出的沉默寡言。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從頭燃到尾,幾乎每一集都讓人熱淚盈眶

當于敏長期帶領科研人員将“草稿紙鋪滿戈壁灘”時,街鄰四坊對他的去向竊竊私語,孩子們哭鬧要爸爸,妻子孫玉芹都隻能把委屈默默藏在心裡,堅強扛起家裡的一片天;為了配合黃旭華工作,全家随其遷往偏僻荒蕪的福祿島,一住就是很多年,期間女兒差點在海邊走失;屠呦呦的父母年事雖高,卻任勞任怨在老家養育孫輩,當屠呦呦回家接孩子,女兒已經不認識她是誰……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從頭燃到尾,幾乎每一集都讓人熱淚盈眶

軍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正是有來自家庭的堅定支援與鼓勵,有家人付出了常人所不能受的苦,承受了常人所不能承的重,功勳人物才得以心無旁骛地拼搏奮鬥,在新中國旌旗簇簇的歲月留下厚重一筆,為國家建立赫赫功勳。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從頭燃到尾,幾乎每一集都讓人熱淚盈眶

有人說,《功勳》電視劇看似是拍攝八位功勳人物,實際上也在拍攝共和國曆經的一件件大事,更在拍出傳奇故事背後那段燃情歲月。這些共和國最閃亮的星,他們的故事,将永遠為祖國和人民銘記。

這,就像《功勳》單元劇《孫家棟的天路》主題曲唱的那樣:“比天更遠的遠方,比路更長的漫長……為跳動那句誓言……我熱血滿腔,愁與哀皆忘,追一個信仰,指引我的方向”,是對英雄最好的緻敬。

這部主旋律電視劇,從頭燃到尾,幾乎每一集都讓人熱淚盈眶

注:文章部配置設定圖來自電視劇《功勳》

(來源:高健 保密觀)圖文若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