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凡是不正眼看我金鑲玉的,肯定不是男人。

《新龍門客棧》

香港電影金像獎從1982年創辦至今已經39屆,共誕生了23位影帝,27位影後。

在這23位影帝中,讀過大學的隻有5位,其中真正畢業的僅有3位;其他大部分的都是中學學曆,很多是半路辍學。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那麼,27位金像獎影後又是怎樣的學曆情況呢?

1982年,惠英紅憑借功夫片《長輩》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首屆影後;28年後憑借《心魔》二度獲獎,2017年憑借《幸運是我》三度封後。

【惠英紅】絕對是香港電影史上的傳奇人物,1960年生于香港,本是滿族正黃旗後裔,祖上是山東大戶,可她4歲就要上街乞讨,12歲就到夜總會做舞女,16歲才被大導演張徹帶入行。

因為這樣的經曆,惠英紅連正規的國小教育都沒有完成。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1983年,17歲的靓妹仔林碧琪憑借《靓妹仔》,成為第二屆香港金像獎影後。

【林碧琪】1966年生于香港九龍城寨,就是《靓妹仔》中的那種小太妹,當時是中學沒畢業的年紀,無心向學,整天在街上混,才被導演黎大炜看中,本色出演了《靓妹仔》,而且一生就演了這一部電影。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1984年,21歲的葉童《表錯七日情》 ,成為第三屆香港金像獎影後;1992年,憑借《婚姻勿語》二度封後。

【葉童】1963年生于香港,原名李思思,畢業于香港博雅英文書院(高中),18歲開始做廣告模特,19歲入行做演員。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1985年,斯琴高娃憑借《似水流年》,成為第4屆金像獎影後,第一位内地金像獎影後;2008年,又憑借《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再度獲獎。

【斯琴高娃】1950年生于内蒙古,國中畢業後在内蒙古歌舞團任舞蹈演員,曾在内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進修。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1986年,王小鳳憑借《錯點鴛鴦》,成為第5屆金像獎影後。

【王小鳳】1962年生于香港調景嶺,14歲國中沒畢業就出來混,和林碧琪、溫碧霞的經曆很相似,也是在街頭被前輩看中帶入行的。

1987年,張艾嘉憑借《最愛》,成為第6屆金像獎影後;2002年第21屆 張艾嘉,憑借《地久天長》第二次封後。

【張艾嘉】1953年生于台灣省嘉義縣,畢業于台北美國學校(中學);19歲就赴香港發展,成為嘉禾旗下演員。

1988年,蕭芳芳憑借《不是冤家不聚頭》,成為第6屆金像獎影後;1996年,憑借《女人四十》梅開二度。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蕭芳芳】1947年生于上海,童星出道,精通各種才藝;1970年赴美留學,取得美國紐澤西州西頓賀爾大學大衆傳播學學士學位。80年代,蕭芳芳還曾在澳洲讀建築學,後因照顧家庭而放棄。

1989年,梅豔芳憑借《胭脂扣》,成為第8屆金像獎影後。

【梅豔芳】1963年生于香港,因父親早逝,四歲半就與姐姐在香港荔園遊樂場登台表演,也沒有接受過完整的學校教育。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1990年,張曼玉憑借《不脫襪的人》,獲得第9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之後又憑借《阮玲玉》、《甜蜜蜜》、《宋家王朝》和《花樣年華》,總共5次獲獎,成為影後中的影後。

【張曼玉】1964年生于香港,8歲移居英國,18歲高中畢業才回港,被星探看中而出道。2011年,英國愛丁堡大學授予張曼玉榮譽博士學位。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1991年,鄭裕玲憑借《表姐,你好嘢!》,成為第10屆金像獎影後。

【鄭裕玲】1957年生于香港,中學畢業後考入香港佳藝電視台藝員訓練班出道。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1994年和1995年,袁詠儀憑借《新不了情》和《金枝玉葉》,成為香港金像獎首位蟬聯影後。

【袁詠儀】1971年生于香港,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1990年參加香港小姐選美獲冠軍出道。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1999年,吳君如憑借《古惑仔之洪興十三妹》 ,成為第18屆金像獎影後。

【吳君如】1965年生于香港,香港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畢業,16歲考入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第12期出道。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2000年,羅蘭憑借《爆裂刑警》,成為第19屆金像獎影後。

【羅蘭】本名盧燕英,1934年生于香港,做過童星,抗戰時期因交不起學費而中學辍學,26歲正式出道。

2003年,李心潔憑借《見鬼》 ,成為第22屆金像獎影後。

【李心潔】1976年生于馬來西亞,在台灣省長大,從台北士林區天母美國外僑學校畢業後(高中),參加張艾嘉的電影新人徵選,被選中出道。

2004年,張柏芝憑借《忘不了》,成為第23屆金像獎影後。

【張柏芝】1980年生于香港,因父母離異去澳洲讀書,高中畢業後回港,接拍了一支檸檬茶廣告,之後遇到了喜劇之王周星馳。

2005年,章子怡憑借《2046》,成為第24屆金像獎影後;2014年,憑借《一代宗師》二度獲獎。

【章子怡】1979年生于北京,1999年因出演張藝謀的劇情片《我的父親母親》成名,2000年從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大學畢業。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2006年,周迅憑借《如果·愛》,成為第25屆金像獎影後。

【周迅】1974年生于浙江衢州,畢業于浙江藝術學校(中專),學生時期拍過一部電影,畢業後做了幾年北漂。

2007年,鞏俐憑借《滿城盡帶黃金甲》 ,成為第26屆金像獎影後。

【鞏俐】1965年生于遼甯沈陽,18歲聯考落榜,做過1年臨時工,20歲第二次聯考,被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破格錄取(大學)。22歲被張藝謀選中,出演《紅高粱》成名。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2009年,鮑起靜憑借《天水圍的日與夜》,成為第28屆金像獎影後。

【鮑起靜】1949年生于香港,出身演藝世家,中學畢業後考入長城電影公司的藝員訓練班。

2011年,劉嘉玲憑借《狄仁傑之通天帝國》,成為第30屆金像獎影後。

【劉嘉玲】1965年生于江蘇蘇州,國中畢業就移居香港,後考上香港無線藝員訓練班第12期出道,和吳君如同班。

2012年, 桃姐憑借《桃姐》,成為第31屆金像獎影後。

桃姐1947年生于香港,18歲中學畢業後就結婚了,22歲以歌手身份出道。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2013年,楊千嬅憑借《春嬌與志明》,成為第32屆金像獎影後。

【楊千嬅】原名楊澤嬅,1974年生于香港,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社會科學院。

2015年,片中女主角李紅琴憑借《親愛的》,成為第34屆金像獎影後。

李紅琴飾演者1976年生于安徽蕪湖,讀過蕪湖師範學校、上海謝晉恒通明星學校;1996年考上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大學,2012年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藝術碩士畢業。

2016年,春夏憑借《踏血尋梅》,成為第35屆金像獎影後,是香港金像獎史上第一個90後影後。

【春夏】1992年生于雲南昆明,國中畢業後考入上海某中專民航專業,但沒做過空姐,做過平面模特,21歲出道。

2018年,毛舜筠憑借《黃金花》,成為第37屆金像獎影後。

【毛舜筠】1959年生于香港,17歲中學畢業後入行,21歲結婚,3年後離婚複出。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2019年,曾美慧孜憑借《三夫》,成為第38屆金像獎影後。

【曾美慧孜】1988年生于貴州貴陽,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前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大學,26歲出道。

2020年,周冬雨憑借《少年的你》,成為第39屆金像獎影後。

【周冬雨】1992年生于河北石家莊,因出演張藝謀的《山楂樹之戀》成名;之後在張藝謀推薦下報考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大學。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在27位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後中,有8位來自大陸,還有幾位來自台灣省或馬來西亞,有幾位在大陸出生在香港出道,真正香港出生的僅僅15位。

這15位香港本土影後中,隻有2位上過大學,而且是理工類學校;有5位中學都沒畢業,隻有3位經過比較專業的藝員訓練班教育訓練。

8位大陸影後則有5位是大學1位碩士,而且都是專業影視藝術類院校畢業,她們拉高了香港金像獎影後的整體學曆水準。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事實證明,能成為影後的女演員,天分都極高。

香港演員,類似惠英紅、張曼玉,沒有專業院校學習經曆,演技全靠作品的積累和個人領悟;她們的成功,得益于香港電影曾經的盛世,有足夠多的作品給她們去磨練演技,有足夠好的導演去點撥她們的表演。

内地演員,類似鞏俐、章子怡,屬于學院派的演技代表,同時也有作品積累和極高天賦。她們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磨煉,還有頂級導演的指引,加上自身的努力,她們在任何時代都能成功。

香港電影金像獎39年27位影後,15位香港本土影後隻有2位大學生

是以,做演員,讀書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