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世泰回憶錄——西北野戰軍四縱隊在寶雞西府血拼青海馬步芳

王世泰回憶錄——西北野戰軍四縱隊在寶雞西府血拼青海馬步芳

王世泰

在冬季整訓中,我們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組建和健全四縱隊。為此,我們首先是成立縱隊司令部,司令員由我擔任,張仲良任政治委員,閻揆要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楊健任副參謀長。根據軍委決定把聯防軍司令部所轄警一旅、警三旅和新編騎六師歸建為四縱隊的訓示,經縱隊黨委研究報經野戰軍黨委,決定警一旅、警三旅、騎六師司令部由以下負責人組成:

警一旅旅長高錦純,政治委員左愛,副旅長劉懋功,參謀長李振華,政治部主任胡友之;

警三旅旅長黃羅斌,政治委員高維嵩,參謀長劉殿英,政治部主任劉昌漢;

騎六師師長胡景铎,政治委員李宗貴,副師長楊拯民,參謀長張濤,政治部主任師源。

全縱共三個旅(師)六個團,9645人。

  盡管四縱隊組建了起來,但四縱隊的兵力不足,真正能夠投入戰鬥的也隻有警一旅三團和二團(500餘人)、警三旅五團共兩個半團。警三旅原有五、七、八團。八團一直駐守三邊,主要任務是抗擊馬鴻逵部隊和防止内蒙古方面來敵侵犯邊區。八團在與馬鴻逵部對峙時,被馬鴻逵以優勢兵力打垮,大傷元氣,不得不重新組建,仍舊留守三邊;七團在保衛延安大戰中一直跟随彭總作戰,經過幾次打抗擊,人員傷亡很大,後又全團得了傷寒病,在子午嶺休養了幾個月,直到縱隊成立後才歸建,但戰鬥力也大大削弱了。騎六師是起義改編的,人員僅有千人,雖然劃歸四縱隊,實際上仍由西北局直接上司。騎六師直至西府戰役以後才歸建,經整頓縮編成一個團,即十師二十八團,團長張亞雄。原師部上司和機關幹部另行配置設定工作。

世泰回憶錄——西府戰役

1948年4月13日,西野司令部在馬欄召開了旅以上幹部會議,傳達了前總關于進行西府戰役的決定,部署了作戰計劃。彭總在會上講解了戰役的目的、根據和作戰方案。他指出,這一計劃的依據是西府地區敵兵力空虛,防務薄弱,國民黨軍隊内部沖突重重,派系鬥争激烈,各自為儲存實力,協同配合方面漏洞較大,容易被我分化瓦解,各個擊破。是以,如果快速進攻寶雞,不但可以搞到大批物資,開辟麟遊山、隴山新根據地,并可在這一地區相機消滅敵人。

  為實作上述戰略意圖,前總決定将我西北野戰軍四個縱隊分為左、中、右三路于16日向西府出擊。其具體部署是:

第二、四縱隊為左路軍,由張宗遜指揮取道高王鎮,南渡泾河,奪取監軍、乾縣,得手後四縱隊相機奪取禮泉,向鹹陽佯動,一方面給敵人造成奪取鹹陽之假象,另一方面牽制這一地區的國民黨軍隊,

二縱隊奪取武功、扶風、岐山,相機攻占寶雞;第六縱隊為右路軍;第一縱隊為中路軍。

  四縱隊渡過泾河後,集結于禮泉昭陵以北地區,執行牽制敵軍的任務。這時,接到張宗遜的指令,點名讓劉懋功率部深入敵後破壞三原至鹹陽的鐵路橋。盡管我認為這一地區有敵重兵把守,很難完成任務,但仍派劉懋功率警一旅三團一營和部分工兵前去執行任務。結果,劉懋功率部與敵人周旋了四天後非但未完成任務,還與我們失去聯系,最後不得不繞道傳回關中邊區。

  25日夜,一、二縱向寶雞攻擊前進,26日拂曉發起攻擊,戰至22時,寶雞守敵全部被殲。敵七十六師師長徐寶也在這次戰鬥中被我攻擊部隊炸傷,于次日死亡。寶雞遂告解放。

  就在一、二縱隊準備進攻寶雞時,我四縱接到張宗遜的指令,讓火速趕往扶風縣杏林鎮一線,接替二縱六旅的防務,我立即指令警三旅(實際是兩個團)急行軍,于25日下午4時到達杏林鎮,接替了二縱六旅的防務。

四縱到達指定位置時,便遇到敵軍的猛烈攻擊,部隊來不及作周密的部署,即匆匆投入戰鬥。戰至下午,馬步芳敵整編六十五師突入我側背,敵第一師亦由楊陵方向向六十五師靠攏,整編三十六師随後跟進。面對三個整編師的強敵,我軍且戰且退,當晚收縮于青化鎮、益店鎮一線宿營布防。

26日拂曉,敵整編六十五師分兩路再次向我駐地發起猛攻,經三個多小時激戰後,防線終被突破。

彭總得知敵軍突破我防線,兵臨寶雞,決定主力撤出寶雞,向北轉移相機殲滅青馬,收複隴東失地。28日,我一、二縱隊炸毀了部分來不及轉運的物資,向千陽開進;四縱也奉命從岐山出發,經良舍、招賢北上。

  胡宗南得知我軍北上後,指令其第一師、第三十六和六十五師尾追不舍,并以第三十師和三十八師立即西進彬縣、泾川,與八十二師防線相接,企圖南北夾擊,将我軍消滅于長武、靈台、泾川、鎮原地區。

  5月1日,彭總決定我主力向董志塬開進。3日,主力部隊經泾川、平涼間花所、王村通過西蘭公路和泾河,準備奪取荔鎮、肖金、西峰。四縱亦随主力經太賢、天堂、百良、木林渡過泾河,于4日到達黨塬。

5日,先頭部隊六縱隊教導旅進抵屯子鎮,由于未及時采取防範措施,被八十二師步騎兵三團包圍。彭總指令教導旅堅守待援,并急調一、四縱隊解圍。四縱隊約在下午4時到達屯子鎮附近,立即由東向西發起攻擊,直到深夜,多次打擊了反撲的敵人。事後得知,由于電台聯絡不暢,部隊不能及時收到電報,各解圍部隊到達的時間參差不齊。加上一縱隊三五八旅被六十五師阻于玉都廟地區,獨立第一旅與敵馳援的騎兵團對峙于西坡裡,是以,大大減弱了解圍部隊的攻擊力量。

21時,獨立第一旅、新編第四旅也由南向北進攻。解圍各部隊雖幾經沖鋒,反複拼殺,仍未能解教導旅之圍,直到午夜時分,前總指令教導旅乘黑夜分散突圍,終于在外圍部隊的掩護下沖出重圍,但卻遭到了重大損失。

  屯子鎮激戰之後,彭總始知青馬之實力和胡馬聯合反共的一緻性、堅決性。

于是,決定暫時放棄收複隴東的計劃,率部隊向東轉移,靠攏邊區。大約在當晚12點多鐘,四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閻揆要接到彭總一個電話,說:“我們不再打了,主力向東撤退。你們四縱撤退的路線,由駐地經三不通(地名)向甯縣方向撤退。”

接到電話後,我們當即召開了縱隊黨委會議,研究撤退的部署:一是把警三旅的兩個團從戰場上撤下來,交替掩護向三不通方向撤退,以防止敵人騎兵的追擊;

二是确定由張仲良和高錦純、高維嵩、左愛帶警一旅一個營掩護縱隊、兩個旅部機關和傷員先行撤退,我和黃羅斌帶警三旅跟進撤退;

三是決定閻揆要帶幾名警衛員找前總彙報我們的撤退計劃,看前總還有什麼訓示。

接着,部隊開始撤退,于第二天中午到達三不通附近。由于部隊在行進之中,撤了電話和電台,既與前總聯系不上,也沒有閻揆要的消息,是以隻好在三不通等候新的指令。

這時,我們接到前總寫的書面指令,讓四縱隊晚上宿營到南莊李家,修築工事,準備抗擊敵人。我把這個指令交給了警三旅旅長,讓他帶部隊傳回到南莊李家執行任務。

過了兩三個鐘頭,他又把部隊帶回來了,說:“南莊李家槍聲很激烈,據跑出來的老百姓說南莊李家已被敵人占領。”我相信了他的話,就沒有讓他們傳回去執行任務。不久又接前總指令,讓四縱隊攻打甯縣縣城,我立即派警三旅前去執行任務。

警三旅到達甯縣,指令五團主攻縣城,由于甯縣是個跨山縣城,敵人居高臨下,阻止我們進攻,幾經猛攻不克。我指令七團掃清甯縣外圍敵人,迅速占領甯縣東塬畔,掩護主力撤退。第二天早晨,前總和其他縱隊都經過甯縣向東撤退了。

主力撤退之後,五團、七團才開始交替掩護撤退下來。在我們主力撤退的時候,馬步芳騎兵八師的幾個獨立騎兵團就尾追了上來,等我們到達甯縣東塬,就與馬步芳的騎兵遭遇了。我們一邊抗擊一邊撤退。抗擊了一天,我四縱撤退到了平子鎮和梁坪一帶。由于五團、七團相隔了一段距離,結果被馬步芳騎兵從側面插入,隔斷了我五團與七團,并把七團包圍了。

在這次抗擊戰中,我們采取了多年打青海馬步飛芳所總結出的經驗。全團不分散,集中兵力,依托梁坪村有利地形,堅守村子裡寨子,頑強進行抗擊,血戰竟日,傷亡慘重,連續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猛烈進攻,給馬匪以重大殺傷,終于完成了掩護主力東進的任務,直到深夜七團才撤出戰鬥。此次戰鬥七團打得非常出色,受到前總傳令嘉獎。

10日、11日,我野戰軍一、二、六、四縱隊依次從正甯和職田鎮之間向邊區開進,12日到達馬欄、轉角等地,擺脫了胡、馬兩軍夾擊的被動局面。

  由于部隊連續作戰三個月有餘,相當疲勞,特别是進入隴東後,一直處于非常被動的局面,傷亡嚴重,亟需休整補充。是以,前總決定從5月17日開始,一、二、六縱隊開赴黃龍山麓解放區進行休整。

我四縱隊繼續留在關中地區進行補充休整。至此,西府戰役宣告結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