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楓泾丁蹄、邵萬生泥螺皇……今年春節,這款“最上海”禮盒值得期待

楓泾丁蹄、邵萬生泥螺皇、沈大成八寶飯……“舌尖上的上海”也能吃出“非遺滋味”。

1月8日,上海首屆非遺食品購物節在位于徐彙區古宜路的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衍生品營銷中心開幕。上海市非遺保護協會推出的“非遺老味道”新年禮盒也正式上市。

記者在開幕式上了解到,去年上海非遺購物節期間,搭建了非遺衍生品銷售平台。其中,上海本土老字号的“寶藏”非遺食品,獲得消費者普遍歡迎。今年,上海進一步響應國家文化旅遊部“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倡議,舉辦了上海首屆非遺食品購物節。

楓泾丁蹄、邵萬生泥螺皇……今年春節,這款“最上海”禮盒值得期待

其中,作為此次購物節主推産品,“非遺老味道”新年禮盒由市非遺保護協會牽頭,聯手上海數十家食品類非遺保護機關共同打造。先期發售的禮盒包括至尊版、尊享版、溫馨版三款不同類型,所有産品均從數十家非遺保護機關和“中華老字号”企業中遴選。

最終,十款深受上海市民喜愛的“老味道”脫穎而出,包括萬有全家鄉鹹肉、老大同香糟風肉、丁義興楓泾丁蹄、邵萬生泥螺皇、立豐特級香腸、三林碧色醬瓜、沈大成血糯米八寶飯、喬家栅上海醬鴨、老城隍廟秋梨膏、龍華古寺羅漢餅、杏花樓雞仔餅、聞萬泰寶塔菜和瀛泉老上海酒釀等。

楓泾丁蹄、邵萬生泥螺皇……今年春節,這款“最上海”禮盒值得期待

禮盒包裝也進行全新設計,由上海電視台台标的設計者、品牌設計師呂弘操刀。以東方明珠、中華藝術宮、石庫門、海派旗袍、咖啡器具等上海元素為主視覺圖像,色彩明快又不失雅緻,傳遞百年來上海人舌尖上的文化,也通過摩登的設計包裝,激發當下年輕一代對傳統民俗的興趣。

上海市非遺協會會長高春明介紹,疫情常态化的當下,如何推動傳統工藝振興,讓非遺也能積極為現代生活服務顯得尤為重要。協會将引導非遺傳承人,将傳統手藝轉化為符合現代生活需求、審美的産品,讓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在生産性保護和創新性傳承中得以延續。

楓泾丁蹄、邵萬生泥螺皇……今年春節,這款“最上海”禮盒值得期待

2021年新推出的“非遺老味道”禮盒,将為新時期“海派生活”和“上海文化”品牌建設助力。同時,市非遺協會衍生品專業營銷研發團隊也将根據消費季節、消費人群、消費特點,圍繞“非遺老味道”品牌進行産品更新和市場研發,讓非遺衍生品在文化傳承和市場拓展中達到雙赢。

記者了解到,非遺食品購物節期間,“非遺老味道”禮盒将同時在“非遺寶藏”淘寶店和非遺衍生品營銷中心進行線上、線下同步發售。線下提貨點設在位于古宜路85号的上海非遺衍生品銷售中心,提貨時間自1月8日起持續至2月26日。

欄目主編:唐烨 文字編輯:舒抒

來源:作者:舒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