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歌的人常常會說聽懂李宗盛歌曲的時候,已經是不惑年了。在華語樂壇,李宗盛的歌曲有着獨特的念白式風格,還有歌詞中娓娓道來的情感,總會引起大家的共鳴。
要說他為什麼能創作出這麼多經典的傳唱已久的歌曲,可能都是他的親身經曆吧,真正地去體驗過,然後又将感情傾注到了作品當中,才能讓不同的人在他的歌裡找到自己的影子。

記得在參加《康熙來了》的時候,蔡康永問李宗盛“聽說你每創作出一張專輯,就會愛上一個女孩子,這是真的嗎?”。
李宗盛沒有正面回答,而是以給觀衆唱歌回避了這個問題,或許這就是大家對于他感情的印象,神秘又帶着不可言說的故事。
自古才子多風流,李宗盛便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一生經曆多段感情,轟轟烈烈之後無一修得善終。
在樂壇裡這麼多的男歌手當中,李宗盛卻唯獨給很多女歌手創作了歌曲,這些作品也從女生的角度傳達了所蘊含的感情,是以大家把他稱作是“最懂女人心”的男歌手了。
而且這些歌曲直到如今依然是大家朗朗上口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更是每一首都有着充滿着争議性的故事,與感情密切相關。
《小雨來的正是時候》與《結束》,這是李宗盛事業發展的開端,年少的李宗盛家庭條件并不好,卻難以阻擋他對于音樂的熱愛,參加了“木吉他”合唱團。
那時候的他初出茅廬對音樂滿懷着憧憬,這也為他後來遇到自己的初戀鄭怡埋下了伏筆。
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台灣樂壇正是發展階段,滾石唱片作為最為出名的唱片公司,旗下藝人自然是非常有名的,鄭怡便是其中之一。
在一次演出活動中,鄭怡和李宗盛就這樣相遇了,一個有顔值,一個充滿才華,兩者惺惺相惜,漸漸地便暗生情愫。
當時鄭怡的公司打算為她制作一張新專輯,請了一個當時知名制作人,卻因為時間問題沒合作成,鄭怡便趁着這個機會推薦了李宗盛,可當時他并不出名,公司自然覺得不靠譜,不過在鄭怡的一再堅持下,公司決定試一試。
萬萬沒想到就是這樣的引薦,鄭怡紅了,李宗盛也開始嶄露頭角。李宗盛擔任制作人,為鄭怡制作了這首《小雨來的正是時候》,而兩人的感情也在日常相處中不斷升溫。
隻不過或許每個人的初戀都充滿了不确定性吧,後來兩人時間久了,激情退卻加上一個沉迷于工作一個想要陪伴,最終他們還是分開了。
以音樂開始,便從音樂結束,李宗盛再次為鄭怡寫了一首歌《結束》,歌詞裡說出了分開的原因“你到底要什麼,你從來不對我說”,可能缺乏了溝通,隔閡便也越來越深。
就這樣他們分開了,而李宗盛的音樂道路,才剛剛開始。
《愛的代價》這首歌,想必大多數人都聽過吧,原唱是張艾嘉,早在70年代的時候張艾嘉就是一位當紅女藝人,長得非常漂亮,出演了多部影視劇,也是女神級别的人物。
當時《愛的代價》寫給張艾嘉的時候,她已經結婚了,雖然兩個人沒有談過戀愛,但卻是紅顔知己一般的存在。
這首歌好像撬開了張艾嘉的心門,成為了她一輩子的念念不忘,還記得多年以後李宗盛的演唱會上,張艾嘉作為嘉賓出席,在話筒給到她的時候,她問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問題“你有沒有愛過我?”,一時間把李宗盛問得措手不及,一時間答非所問,台下的觀衆也是激動不已。
而最後李宗盛回答說“我在寫《愛的代價》的時候,想的就是你,想着你為什麼嫁給了别人”。
有人說這首歌是李宗盛寫給張艾嘉的最後一封情書,雖然兩個人在演唱會上是以玩笑的方式講出來這樣的話,其中幾分真情在也不得而。
但是細細品味其中的歌詞,可能還是有幾分遺憾,“也許我偶爾還是會想她”,當時如果不是張艾嘉已為人婦的話,他們兩個人應該還是會燃起愛的火花吧?
這首歌多年以後被李宗盛提起的時候,說它不是一首情歌,而是寫給姐姐的,他一直把年長幾歲的張艾嘉喊做“大姐”,經過這麼些年,他對張艾嘉的感情應該也是經曆了種種的變化,對她更多也是姐姐的依戀吧。
在李宗盛的幾段感情當中,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和同樣天後級别的歌手林憶蓮的愛情故事了吧。
1992年的時候,李宗盛和林憶蓮因為陳凱歌的電影《霸王别姬》的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的錄制而相識,這一次,他遇到的是影響他一生的人,這段感情也是飽受诟病。
兩人在你來我往的交集當中,才子與才女的交流碰撞出了火花,看起來似乎是一段佳話,但是李宗盛當時已經結婚了,這樣的愛情又怎麼會被接受呢?
說起李宗盛的妻子,也是一位曾經非常紅的藝人,她的名字叫做朱衛茵,17歲的時候就成為了香港電台節目的DJ,1986年經過蘇芮的介紹,結識了李宗盛。
雖然是初次見面,但是李宗盛的談吐和才華還是吸引了朱衛茵,而當時的朱衛茵也是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彼此欣賞的兩個人很快就墜入了愛河,雖然是異地戀但也阻擋不了他們之間的愛意。
在談了兩年的戀愛後,朱衛茵對李宗盛表達了自己想要結束異地戀的想法,李宗盛也是立馬領會了她的意思,兩個人就結婚了。
朱衛茵在結婚之後就漸漸放棄了自己風生水起的事業,安心做起了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
他們還有了兩個女兒,這樣的生活看起來也是讓人很羨慕的,如果他們的感情還是一如往常,如果李宗盛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的話,可惜一切隻是美好的幻想,激情退卻之後剩下的隻有冷淡了。
在遇到林憶蓮之後,李宗盛與她的合作相得益彰,她會帶來很多的靈感,這一點深深地吸引了李宗盛,他覺得自己陷入了愛河,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終于在1994年的時候,林憶蓮決定與自己戀愛了多年的男朋友分手,而李宗盛與妻子的感情也是慢慢走到了盡頭,在一次李宗盛的演唱會上,李宗盛邀請了林憶蓮來做嘉賓,對觀衆們介紹到林憶蓮的時候,他更顯得異常興奮與激動。
兩個人一起演繹了那首至今都被稱作是經典的《當愛已成往事》,兩個人深情表演,看起像是一對,歌曲結束的時候,李宗盛還暧昧地摸了摸林憶蓮的頭,一時間,台下的人都沸騰了。
面對這樣的景象,最難受的還是坐在觀衆席的朱衛茵了吧,自己是他的妻子,卻看到丈夫在舞台上對着别的女子暗送秋波,她有一種感覺,曾經為了他放棄一切的丈夫,如今變得離自己越來越遠了。
這樣的景象無疑讓朱衛茵感到痛心,可是為了家中的兩個女兒,為了這個家庭的完整,朱衛茵還是決定試着挽回一下這段婚姻。
她給林憶蓮打了一個電話,當然她并沒有質問與指責,隻是平靜地告訴林憶蓮“他和我很相愛,我們的兩個女兒也很可愛”。
林憶蓮自然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況且這樣的感情本來就是不道德的,當即就決定要結束這段感情,為了斷得徹底,林憶蓮甚至還沒有等到和李宗盛的合作結束,就賣掉了香港的一切去了加拿大。
本以為就此能了斷,但是衆人還是低估了李宗盛的固執,對于林憶蓮的離開,他感到非常痛心,并且結束了自己在台北的演唱會,追尋林憶蓮到加拿大去了。
來到加拿大,李宗盛找到了林憶蓮的住所,想要要訴說自己滿腔的心意,可是下定決心離開的林憶蓮卻是閉門不見。
當時正值深秋,林憶蓮想着天氣冷了,他站一站就會走了,可是第二天才發現,他還站在瑟瑟冷風中。
這下子可是感動了林憶蓮,決心要和這個男人在一起,後來這一晚的經曆又被他寫成《為你我受冷風吹》,這樣的故事聽起來是不是像小說裡的情形一樣,“為你我受冷風吹,寂寞時候流眼淚”,李宗盛可是對其他女人做到了浪漫,但是卻辜負了自己的家庭。
面對這樣的情形,朱衛茵也看透了,決定成全他們,在1996年的時候,李宗盛坦白了他和林憶蓮之間的事情,也提出了自己想要離婚的想法,朱衛茵也明白強行挽留對于雙方都是折磨,是以在第二年,就結束了他們的十年婚姻。
林宗盛終于能夠如願和林憶蓮在一起了,但是6年之後卻還是離婚了,拼了命得到手的好像也沒有修成正果,真是應了那句話“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鬼迷心竅》也是傳唱度很高的一首歌,許多失戀的男女們就用這首歌表達對自己感情的念念不忘,或者說是表達了對于一個人愛而不得的遺憾。
可是要說起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是一次浪漫的偶遇,更加暴露的就是李宗盛風流才子的本性。
李宗盛在一次乘坐飛機的時候,被飛機上的空姐吸引了注意力,看到她的長相非常漂亮,産生了想要和她邂逅的想法,并且還幻想自己如果和她談戀愛會是什麼樣子,但是當時飛機又要快要落地了,想着自己就要見不到她了,心中還有點遺憾,是以就寫下了《鬼迷心竅》這首歌,有了那句“現在說分手會不會太早”,真的是風流人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