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梅
《長安十二時辰》已經大結局,演員憑借精湛演技,将劇中人物刻畫得非常出彩,可以說是:劇雖終但餘味尚在繞梁。導演曹盾也承認,“演員們演繹出了人物的精神核心”。

其中異域面孔“葛老”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本是昆侖奴出身,因為善于揣測人心而被賞識,一步步脫去奴籍,成了平康坊地下城主,也就是長安黑市老大。他利用青樓女子接近朝廷大臣,掌握機密,所做之事雖觸及大唐律法,卻無人能耐他何。
他的飾演者傑曼·翰蘇,好萊塢實力派黑人演員,在此劇中展現出不俗的演技。
語言不通并沒有成為障礙,好的演員會用心去感受角色
“葛老”在劇中露臉次數并不多,但每次出場都緊緊吸引住了觀衆眼球。更有評論說他“張力十足,人狠話不多”。
“葛老”最會猜人心思,知道人想要什麼,害怕什麼。傑曼·翰蘇劇中出場時,第一個鏡頭就極具畫面沖擊力。
暗紫滾金邊衣袍,上披灰色皮草領大氅,雄健身形頂着黑得發亮的頭顱,一小撮白色山羊胡如染滄桑,瞬間和此劇的唐坊風格形成碰撞,生生将一部唐朝古裝劇提煉出現代大片質感。
他的眼神如能看透人心般,螢幕外亦能感覺不怒自威的強大氣場。
劇中最為經典的一幕,是他作為大魔頭,當得知身邊義子是官府暗樁時,先前咄咄逼人的氣勢瞬間化作震驚,繼而被失望替代,順着臉龐滑下的,是心痛且不可思議的淚水。
“惡魔也有動情時,隻是未到傷心處”,瞬間讓人物形象飽滿起來。
傑曼·翰蘇對“葛老”這個人物的演繹非常到位,語言不通并沒有成為他了解角色的障礙,他在劇中展示出六分狂霸、三分無情、還有最後一分的遲暮感,如剝洋蔥般,在短時間内層層傳遞給觀衆。
不得不說,傑曼·翰蘇,讓《長》粉們成功地喜歡上了他。
這個兩次獲奧斯卡男配角提名的演員,憑借一部前期沒怎麼宣傳的古裝網劇,在中國迅速得到認可,若55歲的傑曼·翰蘇有意開拓中國市場,那他算是出師大捷了。
在影視圈摸爬滾打幾十年,傑曼·翰蘇所取得的成就,恐怕是他十三歲離開非洲時萬萬沒想到的。
人生靠經曆來豐富,角色的體驗則融彙了個人智慧
傑曼·翰蘇出身在非洲,十三歲時從小城貝甯來到巴黎讨生活,可不僅工作沒找到,連溫飽都成了問題。不得已,他隻好寄身在橋洞裡,餓了就翻翻垃圾堆,找點能吃的東西果腹,如果沒有命運垂青,他會理所當然地成為标準巴黎流浪漢。
所幸,傑曼·翰蘇身材修長勻稱,一個偶然機會,當時的時裝設計師蒂埃裡·穆勒發現了這個非洲男孩,有意栽培。自此,他告别了流浪生活,走上T台,走上了模特之路,開啟全新的生活。
人生就是如此的充滿偶然性,我們無法預知哪一扇是幸運之門,它又會在何時打開,但不甘沉浮于命運安排之人,總有機會撞到它。就像小傑曼·翰蘇,如果不走出非洲,時尚巴黎所帶給他的諸多驚喜,則根本無法遇到。
28歲時,傑曼·翰蘇在珍妮·傑克遜的MV《沒你愛不行》中露臉,這應該是他的熒屏首秀。兩年後,在美國經典電視劇集《急診室的故事》中,他出演奈及利亞難民角色。
我們常說苦難是筆财富,可以讓人迅速成長和成熟,對傑曼·翰蘇來說,的确如此。
曲折經曆和黑人身份,讓他更快、更深地參悟出角色内心世界,也讓他意識到,吃青春飯的模特之路必将會有遲滞的一天,做個好演員才是他可以奮鬥終生的事業。
之後,他在《關鍵時刻》、《角鬥士》中都争取到了角色,更在2005年自己41歲時,憑借《前進天堂》首次入圍奧斯卡獎,成為第一批被提名的非洲演員。
提名靠實力,得獎靠運氣,這道理想必大家都明白。後來他在《血鑽》中出演淳樸漁夫所羅門,角色所散發的悲苦和堅韌,如從他靈魂深處散發。奧斯卡金像獎得主萊昂納多和他演對手戲,在表演上兩人勢均力敵。
此影片也順利成章讓他獲得第二次奧斯卡提名。
作為兩次被奧斯卡提名的非洲演員,他漫威和DC通吃。
真實是我們人生的命脈,好的演員會明白,真實的人生就是一個體驗廠,他會永遠活在角色中,也永遠清醒在角色之外。每個角色似乎都是傑曼·翰蘇,可又似乎都不是他。
在出演《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其實已經有許多人對他有印象,他這張可帥、可拙、可硬漢、可狠絕的面孔,在《古墓麗影》、《銀河護衛隊》、《速度與激情》、《第七子》、《海王》等影片中都能看到,截止到目前,尚有他參演的好幾部影片有待上映。
傑曼·翰蘇雖然一直在做配角,但這些配角在戲中都有着重要地位,他的演技逐漸被肯定,就算《長安十二時辰》中有實力雷和小鮮玺,出場不多的他,依然在演員表中位列第四,足以說明他的咖位不低。
在美國有個現象很有意思,漫威和DC兩家公司在和演員簽約時,隻簽沒被對方選擇過的,很少演員有兩家通吃的情況,傑曼·翰蘇卻是個例外。
他在兩家都擔任過角色。要知道,他雖然出演的都是配角,但這配角可絕不是簡單的配角,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戲份,這隻能說明兩家影視公司對他的認可。
人如戲,戲如人,能将配角演繹得如此認真之人,生活中想必也不會差到哪裡,他的許多行動的确證明了這點。
曾經想逃離的故鄉,其實一刻也未忘記
非洲給了他生命也給了他貧窮的記憶,世界再大,他終究還是舍不下那一絲對故鄉的牽挂。
樂施會是一個國際非政府扶貧發展機構,旨在推動群眾力量,消除貧窮。傑曼·翰蘇就是樂施會裡的名人大使,他一直緻力于給非洲和窮人争取慈善援助。
對于不幸的經曆,有人選擇逃離和回避,躲在現世安穩後享受眼前的平靜,也有人選擇舉一己之力去改善,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去召喚更多人參與,傑曼·翰蘇便是後者。
他幫助被各種社會問題壓榨的農民,遊行支援離家出走與無家可歸青少年法案。
能直面自己慘淡坎坷的童年,是一種勇氣,想要幫助更多人,讓他們繞過自己曾遭受的貧窮,這更是一種勇氣。
傑曼·翰蘇在和角色互換中已品味出生命的意義,角色和他互相成全,也幫助他完成一次次的提升,讓他眼光越來越長遠,格局越來越大。
他參與國際軍控條約峰會,在聯合國大會緻開幕詞時,針對氣候變化對開發中國家的影響做了發言。
未來還很長,願他能帶動更多人參與慈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葛老”,讓我們欣賞了傑曼·翰蘇精湛的演技,期待他有更好的作品呈現。
我是幸福梅,願用最大的善意在世間傳播溫暖。歡迎關注@幸福梅觀共同探讨感興趣的話題,圖檔來自網絡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