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鎮下轄12個村、1個社群,常住人口為22835人。近年來中興鎮黨委堅持黨建引領,以鄉村振興為抓手,以建設“景美、業旺、人和”新中興為目标,立足解決群衆生産生活中的難題和困難,不斷推進4D立體式黨群服務體系,做實黨建“葉脈工程”,築牢為民服務紅色網。
最亮眼的“紅色引擎”
有溫度的服務陣地
鎮級“頭雁”效應突出
鎮社群黨群服務中心是集基層黨組織管理、黨員服務于一體的黨建服務陣地,2019年完成更新改造,“溫馨”是關鍵詞,添加了母嬰室、戶外職工休息站、同心客廳等功能室,2021年又融入文化體育服務功能,功能與服務再次更新。目前鎮社群黨群服務中心已成為全鎮各條線、各部門最搶手的活動陣地,成為各類會議、活動、教育訓練的首選地,人氣高漲,有效發揮了全鎮黨群服務陣地的“頭雁”引領作用。

村級“堡壘”作用明顯
全鎮實作13個村居一體化改造基本全覆寫,實作一道門受理、一站式服務、一次性辦結的服務承諾,2020年以來又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同心微家、為老服務等功能入駐為契機,各村居充分利用各方資源力量,拓展陣地服務功能,優化陣地服務布局。目前村級黨群服務陣地已成為黨員提建議、群衆訴心事、百姓說苦處的重要平台,聯系、服務、凝聚群衆的重要陣地,鑄成了強有力的基層治理、服務紅色堡壘。
點上“先鋒”力量給力
全鎮打造了44個各具特色的黨員身邊“之家”--初心小屋黨群服務點,不斷滿足黨員群衆15分鐘生活圈所需。點上服務有特色,有以便民服務為主的,比如郭師傅黨群服務點有音樂課堂、園藝栽培、免費維修、免費縫補等服務項目;有以增進鄰裡情誼為主的,比如“暖心竈”黨群服務點能提供免費熱水服務、舉辦暖心年夜飯;也有以産業帶動為重點的,比如久居黨群服務點探索生産者聯盟,設立智慧商城,輻射帶動周邊民宿、農業企業和農戶的生産經營。目前黨群服務點已成為周邊黨員群衆經常打卡的網紅陣地。
最緊密的“紅色紐帶”
有溫度的服務項目
勠力同心,畫大服務同心圓
有效整合群團組織、統戰資源的服務項目,将公益樂學、午間脈動、向日葵親子俱樂部、暖僑行動、商會勵志獎學金等特色項目深度融合入社群黨群服務中心正常工作,設立愛學習、愛公益、愛生活、愛交友、愛分享的“五愛系列”服務菜單,不斷拓寬服務廣度。
守正出新,搭好服務連心橋
積極适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利用新媒體,開發和打造黨員愛聽愛看、群衆喜聞樂見的“線上黨課”,推出“興印”視訊、“興語”音頻欄目,講述正能量故事、傳播正能量聲音,友善黨員群衆統籌兼顧學、随時随地學、靈活機動學,確定學習不斷檔。
奮楫笃行,織密服務聯情網
深化“愛在中興”服務項目,以傳統節日為契機,持續開展“黨群服務+傳統節日”活動,送文化、送祝福,共享傳統佳節的美好。推進“五味學堂”品牌,圍繞黨味、鮮味、品味、趣味、鄉味,集中開展“兩新”黨組織雙月學堂活動,讓組織生活活力不減。
最活躍的“紅色細胞”
有溫度的服務内容
志願服務前移
以每年“3.5學雷鋒”“七一志願服務”“12.5國際志願者日”等契機,把握春節、“七一”、“十一”等重要節點,組團式開展走訪慰問、健康指導、免費維修等更加貼近民生的便民服務,并依托大調研和區域化黨建聯建工作,個性化開展便民服務和各類公益活動,真正打通聯系服務黨員群衆的“最後一米”。
教育資源下沉
針對黨員群衆對黨的方針政策理論的需求,整合各條線(部門)資源,形成了理論宣講類、政策宣傳類、文明宣講類、文化傳承類、生活服務類共計36項内容的資源下沉清單,供基層點單配送。依托萬禾“田間學堂”,開發組織生活+現代農業、組織生活+農耕文化組織生活菜單,幫助周邊黨員群衆理論素養和農業技術得到雙提升。
文化服務到門
為了不斷豐富黨員群衆的業餘文化生活,組織文體團隊自編自排自演節目,開展送戲下鄉服務,2020年以來,共計開展文藝巡演90多場次。2021年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新創《幸福來敲門》《紅色記憶》《水墨中國》等歌舞節目,以“唱支山歌給黨聽”為主題,開展下鄉巡演12場,文化服務更加添彩生活。
中興鎮将進一步發揮各級黨群服務陣地作用,繼續在陣地規範化建設上提标準,在服務資源整合上增合力,在活動開展上重創新,更好地滿足基層黨員群衆的需求,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大局。
(來源:中興鎮)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