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見郭柯宇

作者:光明網

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如果不是《再見夫妻》這個綜藝,恐怕大多數人都不曉得郭柯宇是誰。而60、70後的那一代人,對郭柯宇的記憶一定來自于那個叫“楚楚”的大眼睛女孩。當初,她在轟動一時的電影《紅櫻桃》裡,出演戰争遺孤“楚楚”,要比後來同名電視劇中由梅婷出演的“楚楚”更靈動,更令人難忘,以至于很多人隻要一想到這部影片,眼前就會浮現出那個後背有一隻雄鷹文身的中國女孩,被迫将背袒露在衆目睽睽之下。這是一個變态德國軍官給她文上去的,是二戰在一個女孩身上留下的殘酷印痕……

新疆喀拉峻大草原上,山山而川,潺潺如鏡,落日西沉。頭裹大紅圍巾,郭柯宇是以這般形象出現在《再見夫妻》的鏡頭裡,氣質與談吐與我們想象中精緻講究的女明星全無半點關系,卻與周遭的環境融為一體。當晚備采裡,郭柯宇潸然淚下,對愛情這個命題發出诘問, “沒有愛情怎麼了,有愛情,就能好好道别嗎?”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裡,藏着她翻滾到行将湧出的情感。

再見郭柯宇

18天的旅行, 《再見夫妻》終迎來了大結局。她與章賀如偶像劇般的一抱,讓全網跟着激動呼喊: “别急着複婚,先好好地談一場戀愛吧!”與此同時,郭柯宇人氣持續飙升,成了三組嘉賓中話題度最高的一位。

兩個并不合适的好人能否一起生活下去,一直是婚姻生活中最難的那道“選擇題”。這道題,郭柯宇一做十年。對一位“拍戲大膽、愛好搖滾”的文藝女青年,世俗的認為是,人生該大開大合特立獨行才對。可現實中,這位25年前的“三料影後”,居然在社會時鐘的催促下,在“應該結婚的年齡”,與一個看起來登對的同行閃婚生子,并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放棄了自己最熱愛的表演。盡管郭柯宇口口聲聲“我不後悔”,但隻要一聊到自己沒有工作的那十年,她每講一次都會忍不住流淚。倘若那個人能多多了解她體諒她的犧牲,那十年的婚姻想必不會有那麼多的孤獨和苦楚吧?

1995年,電影《紅櫻桃》創下了過5000萬的票房成績,在中國電影高度工業化之前,這是個天文數字。排在它前面的隻有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這部少有的、記錄中國人在二戰歐洲戰場上身影的影片,把戰争對人性的摧殘刻畫得極其深入。

出演《紅櫻桃》時,郭柯宇隻有15歲,正在北京念初三。這個有着一頭厚厚的黑頭發的女孩,長着一張标準的東方娃娃臉,眼神裡常常帶着憂郁羞澀的目光。據說,導演葉大鷹苦苦尋找扮演楚楚的女演員未果,在報紙上看到郭柯宇的一張黑白照片,當即找她來試戲,并當即拍闆楚楚非她莫屬!後來長達三年的艱苦拍攝證明了葉大鷹的眼光獨到。郭柯宇以超越她年齡的成熟表演,征服了觀衆,尤其是她那雙會說話的眼睛,憤怒、痛苦、隐忍、心碎、絕望,全都在裡頭呈現得清清楚楚,層次分明。

當年,這部以二戰為背景的電影,伴随着外界對某些拍攝細節的非議,為郭柯宇帶來了巨大的榮譽。一夜之間,她成了家喻戶曉的“少女影後”,一舉摘得第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第19屆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第五屆平壤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三頂影後桂冠。要知道,這是我國在最年輕的夏雨獲得國際電影節影帝後,當時最年輕的國際A類電影節影後。用“出道即巅峰”來形容郭柯宇再合适不過,然而她的人生轉折似乎也很快發生了,《紅櫻桃》後,郭柯宇突然在影視圈沉寂了下來,直到在離婚綜藝《再見夫妻》上,她和前夫章賀一起出現在節目中。

再見郭柯宇的漫長旅程,對一個曾經那麼優秀的女演員來說,可謂是喜憂參半。1977年,郭柯宇出生在北京。如果不是被人意外發現,她的人生應該是成為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過着平凡的日子。1991年,14歲的郭柯宇陪朋友在北京青年電影制片廠的傳達室等電話,偶遇了導演章家瑞。這個女孩周身散發的獨特氣息,引起了他的注意。随即,在他的邀請下,郭柯宇出演了由章家瑞執導的電視劇《太陽鴿》的女主角。之後的一年,她成為了他的禦用女演員,他成了她演藝生涯的伯樂,而人生的巨大機遇正在朝她走來——1992年,葉大鷹在選角時的慧眼識人,徹底将郭柯宇帶往了全新的人生階段。兩年内,郭柯宇先後被兩位著名導演相中,并最終勝任了角色要求,成為了少女影後。作為一位從未經過科班訓練的素人演員來說,可見真是天生該吃這碗飯。

隻是,猜對了開頭卻猜不到結局,掌聲與鮮花的背後并不一定都是美好。《紅櫻桃》給郭柯宇帶來了聲譽,與此同時她也深刻地意識到自己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表演學習,要想在這一行走得遠,一定要有專業傍身,于是她選擇去北京電影學院深造。令人意外的是,三料“影後”最終落榜,被北電拒之門外。加上她在《紅櫻桃》中,裸露後背出鏡,在當時的中國社會引發了不小的争議。有一度,撲面而來的輿論,讓郭柯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求學的失敗更令她灰心喪氣。不到二十歲就品嘗了被高高捧起的滋味,也飛快地經曆了人言可畏的恐懼,郭柯宇“消失”了。

再見郭柯宇

她選擇退回最平常的日子。

《再見夫妻》節目中,倪萍問了她一句,“你是這麼好的一個演員,後來哪去了?”這裡面多少有她對郭柯宇少年成名一度沉寂的惋惜,這個問題也特别像是替很多關心郭柯宇的影迷們問的。她命運曲線的前半段,很容易讓人想起打星出身的香港女演員惠英紅,拿了第一屆金像獎影後的她,後來在人生低谷期什麼配角都演過,影後對她來說就像一句笑話。但當她第二次捧起影後獎杯的時候,之前的那次才成了真正有分量的事情。62歲的倪萍太清楚,女演員人到中年意味着什麼。那麼多當紅的女演員一過35歲,就紛紛抱怨沒戲演,或隻能演婆婆媽媽之類的角色,更何況是一個離開這圈子十年再回來的女演員。

再次出現在大衆視野的郭柯宇,對已獲得的成就顯然不願多說。在多篇采訪中,她反複透露不願過多地将《紅櫻桃》當作談資。 “最年輕的影後”對如今的她是個包袱。别人每說一次,她就難過一次,不是因為十年的停滞讓她事業滑坡,而是作為一個演員,作為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17歲後的她少有被觀衆記得住或被業界推崇的作品。她難受,是因為她清楚,演員要靠作品立身。

演藝圈就是這麼一個殘酷的地方。26年過去了,步入中年的郭柯宇,經曆了一個女人一生中要面對的諸多命題:結婚生子、回歸家庭、與疾病相處、結束婚姻。而整個電影圈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與《再見夫妻》這檔情感類綜藝的命題不謀而合的是,她作為職業生涯上的“回歸”,同樣是再見容易,再見很難的一件事。

好在,她身上與身俱來的靈氣以及對于表演的真摯耐心被保護了下來。我們确實很難把郭柯宇作為一個成功學的标本,相反,她那些憑直覺而堅持下來的熱愛,比如練瑜伽、養花草、做一支樂隊的主唱、演一些不容易“爆”的話劇甚至電影……這些事最終也沒能讓她收獲名與利。但在郭柯宇身上,有着一個處于中間地帶的女演員内心的富足與從容,這是很多人到中年的朋友能夠與之共情的重要原因。

盡管有專業歌手朱雅瓊在,但很快就有人發現《再見夫妻》的片尾曲是郭柯宇唱的,“看月亮,像一顆慈愛的哈密瓜,她照亮我們身着赤裸的盛裝……”這像極了詩歌的語言,極其空靈的嗓音,讓她演戲之外的才華被更多人看見了;《再見夫妻》裡還有一首令人印象深刻的歌曲《直到對的人來》,它出自郭柯宇擔任主唱的追星族樂隊十年前推出的同名專輯。她現在的經紀人是在一次聚會上結識她的,當時,她也是在唱歌;節目中,一曲《忘憂草》被郭柯宇一唱,便唱哭了許多感同身受的中年朋友。雖然當初她反複說着“我們之間,沒有愛情”這句對過往婚姻的總結,但實際上她在節目中流過的眼淚已足夠證明她曾愛過的事實。

我們還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足夠的自我定力與充分的自我認知,精神與生活都高度富足。初看如路人一般,再深入了解,你就能發現郭柯宇的美不在外表,而在精神,在思想,在言語;她讀小衆作家李娟的書《阿勒泰的角落》,用餘秀華的詩和朱雅瓊談感情,她無時無刻不在吸引着人,讓你一直想看她,想聽她說話;當她被問到“目前為止你最滿意的是什麼”時,她坦然道出“我想我是個比較真誠的人”。在接受采訪的時候, “用心”是她嘴裡常常出現的高頻詞語,她希望自己盡可能真誠地表達,而她也的确是這樣做的。

盡管在節目中落淚多次,但郭柯宇的眼淚裡絲毫沒有自憐的影子。那是赤誠的靈魂對過去十年最真摯的告白,而她對時間流逝的坦然,對過往經曆的溫柔和解,讓許多有着相似困境的中年人體會到一種人到中年後的體面。這種體面不僅折射出來溫度,更加折射出來力量。

我們也許大可不必為她可惜。其實,在《紅櫻桃》之後,郭柯宇并不是完全地息影,也接過《溫州女人》 《國家使命》 《陳赓大将》《溫柔背後》等電視劇。隻是,她再沒遇到過楚楚這樣“火”的角色,是以她不常被談論。但這又有什麼關系呢!人本就不用活在他人的眼光之中;在電影方面,郭柯宇曾主演過影片《真情三人行》,在這部上影出品、于2001年上映的電影裡扮演一位國小老師。影片獲得了第九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2015年夏天,郭柯宇在北京鼓樓西劇場,參與了話劇《舊愛》的演出。站在舞台上的郭柯宇很獨特,也很難被歸類,是一種科班演員之外的表演體系,可愛的同時,她的表演也很可信。《舊愛》結束後,導演專門為郭柯宇寫了另一個劇本叫《鵝籠書生》,希望她能繼續在舞台上放光。但當時的她身體狀态已出現了問題,沒辦法答應。不過,她仍參與到了作品的幕後工作中,并在演出第三輪時還短暫地做了回導演。同時,她與音樂人小河一起為《鵝籠書生》的演出寫了一首歌,叫《豈如且偷頃刻之歡》。

她願意記取生活對她的所有善待并報以珍惜,她在為兒子摘花時說: “我會盡可能的把它們都留下來(指做成幹花标本之類的)”;談及婚姻期間對方曾送花給自己,她說: “我會一直記得”,因為“這些點滴都是生命中很美好的東西”。在勸說苦惱的朱雅瓊時,她說:“你是取悅不了所有人的,你隻要認認真真做自己就可以了。然後珍惜每個善待你的人,就行了。”她認為, “在大自然這麼壯闊的地方,天地間兒女情長太微不足道了”;她認為友情和愛情一樣,也是很令人動容的。

這十年裡,她一定是沒少讀書、沒少看電影、沒少聽音樂、也經曆了很多事。十年的蟄伏對一位具有如此敏銳洞察力和生命體察力的天賦型女演員,應該是給她藝術生命積聚了很多的養分,這些都幫助了她去參透人生的種種真相。

《再見夫妻》中有過一個場景:郭柯宇說她曾給章賀發了一部叫《婚姻生活》的電影,結果章賀說一點也不喜歡這個片子,說怎麼從頭到尾都在叨叨叨。她皺了皺眉頭說,很多時候我們的溝通就是這樣,沒有好不好,隻是很不同。看節目我們能發現,他們根本不是一類人,雖都從事文藝圈的工作,但章賀是個務實的男人,而郭柯宇則是内心沸騰的文藝青年,他很難了解郭柯宇的感覺與思想。

還有一個場景,他們一起去一個陶藝館做手工藝品。郭柯宇做了一個花瓶,并且上了彩。她一高興就招呼章賀也來加幾筆,結果那個瓶子瞬間被章賀加得“面目全非”。公平地說,兩人審美上的差距不小。這都是冰山一角的時刻,呈現出這兩個人婚姻裡根本性的一些東西。我想他們應該嘗試過一次次溝通,但最後無法求同存異。最終,郭柯宇選擇了不說或少說,章賀選擇了逃避和冷淡,這段婚姻漸漸變成一場漫長的陪跑。值得一提的是,在現實世界中的大多數人,即便婚姻過成這樣,依然會選擇跟着慣性,過下去。

2016年,郭柯宇生了場大病,狀态一度非常糟糕, “最糟糕的時候一口氣隻能說四個字”,吃藥使她發胖,最胖的時候,體重增加了四十斤。她每天跑醫院,一大早四五點鐘去醫院排隊挂号,穿梭在各種各樣的患者當中,看人間最真實的模樣,她開始回頭反思自己過去的生命。病愈後,她作出的第一個決定,就是告别婚姻,打撈自己。

再見郭柯宇

很多人在《再見夫妻》這三對夫妻裡,唯獨看不太懂她與章賀的離婚。兩人間明明有關愛有溫馨,甚至一度讓人産生了“玻璃碴裡找糖吃”的錯覺。觀衆對他們的複婚抱有很大的期待,但每次談到這個話題,郭柯宇總是斬釘截鐵, “絕對不可能複婚。”節目最後,旅途中的刹那動心是真的,把動心變成繼續深入到内心的關系無法推進也是真的。在一個離婚綜藝中,他們這一對讓人們體會到了一個真相:婚姻顯然并不是最最要緊的事,它并不值得兩個人苦苦掙紮,更不值得互相傷害。作為一個女性,郭柯宇為了生活犧牲過、妥協過,發現那并不是自己喜歡的時候,又果斷放棄,生活從未磨掉過她的棱角,也無法消解她的真實與熱情。不要急着恢複婚姻關系,先從好好對視,好好說話做起,畢竟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章賀選擇看到的,和真實的郭柯宇之間,始終是存在一些距離。作為影後沉寂十幾年後,這檔綜藝讓我們重新認識了一個叫郭柯宇的女人。也許這不是她來這一趟的初衷,但誰都無法否認,這成了她走向一段全新人生最好的開啟方式,不管是事業還是愛情。

網上有段對郭柯宇的評論特别準确到位。說的是人人都追求少女感的年代,很多女明星終其一生都要做一顆嬌豔欲滴的葡萄。然而,在這場與歲月的對抗中,郭柯宇釀造了時間,把自己變成了一杯葡萄酒,當她打開的時候,透出了難得的香氣和豐富的層次。

最後,我想要說的是,像郭柯宇這種靈魂富饒的女性,即便在她所從事的影視劇行業,這樣的人物形象都是非常少見的,不論是影視劇作品中,還是現實生活裡。這樣的人,永遠有魅力,永遠有能力讓自己被發現,被迷住。對這樣的人來說,任何時候再見都不遲。帕帕拉佐

來源: 文彙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