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楚成王—能者複尊

楚國的發展比較曲折。

追溯至遠古時期,楚國人同樣是三皇五帝的後代,然而因為長期活躍在蠻夷地區,遠離中央,是以文字記載較少。期間也曾受到周文王重用,并獲得封地。不過到了周厲王時期,因為害怕中央讨伐,楚國貴族自己主動放棄了王的尊号。

這雖然隻是權宜之計,卻給後世子孫帶來了不少困難。身處蠻夷地區,又放棄了尊号,時間一久楚國自己也被身處中原的各國視作蠻夷了。

這種情況是很嚴重的,因為被視作蠻夷,就意味着中原各諸侯王把你看做共同的敵人。是以從楚武王開始,就想方設法要恢複王的尊号。

隻是這尊号主動放棄容易,再請回來就難了。楚國當時看中了随國,軟硬兼施讓随國去周天子那裡替楚國請回尊号。

不出意外,周天子不同意。楚武王也是個急脾氣,你不同意,我就自己給自己恢複王的尊号,反正祖上本來就有。

這時的楚國已經開始逐漸強大,畢竟周邊都是蠻夷,實力對比相差太多。這吞并一點,那征伐一下,時間久了地盤也就不小了。

是以周天子即使不滿意楚國自己加尊号,但一方面自身勢力不強,另一方面又離得遠,就把矛頭指向了替楚國說話的随國。周天子指責随國擅自承認楚國的尊号,而楚武王誤以為是随國出賣了自己,一言不合就要開打。好在楚武王在行軍途中病亡,這一仗才沒打成,不然楚國有可能真的被中原各國樹立成共同的敵人。

楚武王死後,兒子楚文王繼位,繼續吞并周邊各蠻夷,國力不斷增長。十八年後,兒子楚成王殺掉哥哥繼位。

這是一個比楚武王更有手腕的人,他知道很多事情不能蠻幹,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解決。也是在楚成王的治理下,楚國不僅成功恢複了尊号,也正式邁入了諸侯強國的行列。

楚成王繼位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與各諸侯國搞好關系,并派人向周天子送去了厚禮。周天子給出的回應,便是恢複楚國的諸侯王地位,并可以名正言順的讨伐蠻夷。我相信這其中絕不僅僅是因為給周天子送了厚禮,其他諸侯王肯定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從此,楚成王便與中原各國展開了密切交流。此時活躍在曆史舞台上的諸侯王,有齊桓公、宋襄公、鄭文公等,再加上逃難中的公子重耳,可謂各顯神通。而楚成王北禦齊桓公,射傷宋襄公,同時又慧眼識珠助引公子重耳複國,可稱得上一代雄主。

雖如此,若直接和齊桓、晉文相比,楚成王還是有明顯的差距。比如宋襄公想依靠自己的仁義稱霸天下,卻被楚成王當面侮辱,而齊桓公絕不會做這麼低情商的事(就算做了,管仲也能給圓回來)。對于自己的臣子,楚成王難聽勸谏,且稍微有過錯就斬殺。反觀晉文公,則是盡全力讓每一位有功勞的臣子,都得到對應的獎勵。以至于介子推這種有精神潔癖的人,晉文公也要追到山裡發獎狀。雖然最後好心辦壞事,但總體上瑕不掩瑜。

最後,和其他雄主一樣,楚成王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同樣犯了明顯的錯誤。一開始他想立小兒子商臣為繼承人,大臣說這樣不好,容易出亂子,不聽。過了幾年,自己後悔了,想換個繼承人。結果呢,這個想法還沒實施,就被商臣知道了。商臣找人合計了一下,覺得一旦實施,自己隻有一死。既然隻有一條路,反而沒了太多雜念,幹就是了。于是當年冬天,商臣帶兵困住了楚成王,逼其自殺。

楚穆王繼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