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盧俊義與李應:同是被坑上梁山的土豪,從結局就能看出差距

作者:貢子曰
盧俊義與李應:同是被坑上梁山的土豪,從結局就能看出差距

貢子讀水浒 第190期

梁山好漢落草為寇的原因五花八門,有的是被官府逼迫,走投無路才上梁山的;有的是生意破産,無力還債才揭竿而起的;有的是犯了重罪,無處可藏,才躲到梁山這塊法外之地的;有的是因為才(财)能出衆,而被“請”上梁山的。

盧俊義和李應就屬于後者。盧俊義是北京大名府的首富,家财無數,更兼有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對。正因為身上有兩個如此耀眼的光環,宋江和吳用才把他“賺”上了梁山。

盧俊義與李應:同是被坑上梁山的土豪,從結局就能看出差距

李應本是李家莊的莊主,在梁山泊三打祝家莊的時候,李家莊兩不相幫,想通過中立來保全自己。但是随着祝家莊和扈家莊覆滅,李家莊就成了梁山泊嘴裡的肥肉,宋江和吳用不過略施小計就把李應一家騙上了梁山。

二人可以說是同病相憐,但是有着相同經曆的二人卻完全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盧俊義與李應:同是被坑上梁山的土豪,從結局就能看出差距

盧俊義上梁山後,就參與了攻打曾頭市的戰鬥,并且盧俊義生擒了史文恭。生擒史文恭可不是什麼小的功勞,史文恭是射殺晁蓋的兇手,晁蓋臨終的時候留下過遺囑,能抓住射殺他的人就是梁山之主。

盡管盧俊義并沒有是以坐上梁山泊的頭把交椅,但是在宋江的主張下,他成了梁山泊的二當家,名義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接受朝廷的招安後,梁山泊經常對外出征,盧俊義則經常以主帥的身份分兵一隊,單獨行動。

盧俊義與李應:同是被坑上梁山的土豪,從結局就能看出差距

盡管智力不夠,但是盧俊義的武藝那絕對沒得說,憑借着出色的武藝,他立下了不少的戰功。

征方臘後,盧俊義回到了朝廷,被加授武功大夫、盧州安撫使兼兵馬副總管。一時之間,盧俊義風光無限。

李應上梁山後則低調地多,由于他有經商經驗,還是财主出身,是以宋江給他安排了一個主管錢糧的工作。按照現在的企業分工來看,李應的職位應該屬于辦公室主任或者後勤主任一類,這是一個肥差。在土匪組織中,這也是一個相對安全的職業,畢竟不用像其他好漢們一樣沖鋒陷陣,沒有生命危險。

盧俊義與李應:同是被坑上梁山的土豪,從結局就能看出差距

因為職業特點,李應上山後很少出手。但是征方臘的戰鬥到了最激烈的時候,身處後勤的李應也上了前線,并且有着不俗的表現,他曾經用飛刀射死過方臘手下的大将伍應星。

征方臘後,被授為中山府郓州都統制。

兩個土豪轉眼之間都成了朝廷的軍官,但是二人最終做出的選擇卻截然不同。

關鍵時刻李應選擇了急流勇退,選擇了辭官回鄉,帶着他的小弟杜興再次回到了老家獨龍崗,做起了富家翁,主仆二人得以善終。

盧俊義與李應:同是被坑上梁山的土豪,從結局就能看出差距

盧俊義則不然,在擊敗方臘回軍途中,燕青曾偷偷找過盧俊義,勸說他歸隐田園,盧俊義卻放不下眼前的功名利祿,他堅信自己的付出朝廷肯定會看在眼裡,并且不會懷疑他的忠臣,迎接他的那絕對是美好的未來。盡管燕青給他講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但是盧俊義依舊堅信隻要他不負朝廷,朝廷定然也不會辜負他。

勸說無果的燕青,隻能獨自離開了。

盧俊義與李應:同是被坑上梁山的土豪,從結局就能看出差距

盧俊義回朝做了大官,但是奸臣們并沒有打算放過他,在奸臣們眼中,他是宋江的爪牙,若是想除掉宋江,一定要先除掉盧俊義。

就這樣,在奸臣們的算計下,盧俊義誤食了摻有水銀的飯菜,最終淹死在了水中。

一個成了富家翁,一個慘死在水中,二人之間的差距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其實,這主要是二人的性格造成的。

盧俊義與李應:同是被坑上梁山的土豪,從結局就能看出差距

李應這個人很少把自己置于險地,他做起事情來也比較圓滑。

杜興帶着石秀和楊雄求見他,讓他幫忙救下時遷,李應也不含糊,三番兩次派人去搭救,甚至在對方不同意的情況下,親自去救。

雖然沒救出時遷,但是楊雄和石秀二人都記着李應的恩情。

梁山泊攻打祝家莊,李應表面上兩不相幫,但是他卻暗中派杜興告訴宋江祝家莊的底細,側面示好梁山泊。

盧俊義與李應:同是被坑上梁山的土豪,從結局就能看出差距

商人出身的李應,從來不把忌憚放在一個籃子裡,他會權衡利弊,總會為自己謀劃退路。

而作為首富的盧俊義在這方面就差點意思,盧俊義這個人不懂得變通,聽不進别人的勸說。

早在他還沒上梁山前,燕青就勸說過他不要輕信算命先生的話,隻要安心在家,是不會禍從天降的。但是盧俊義偏偏不聽,執意要去東南方避難。

盧俊義與李應:同是被坑上梁山的土豪,從結局就能看出差距

到了梁山泊附近,店小二勸說盧俊義要低調行事,但是盧俊義卻高調地很,他不但不隐藏行迹,還特意挂上挑釁梁山泊的旗子。

盧俊義偏偏又是一個吃虧後依然不長教訓的家夥,吃了不聽勸阻的虧,但是依舊我行我素,依然固執己見。

最終導緻他死于非命。

盧俊義與李應:同是被坑上梁山的土豪,從結局就能看出差距

化用範偉老師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同樣是被坑上梁山的土豪,做人的差距怎麼就那麼大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