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小說:名人孫山

李凱斌

小小說:名人孫山

孫山退休以後迷上了書法,勤學苦練,筆耕不辍,竟然也寫得像模像樣,漸漸人們也就稱他為“書法家”了。不過老孫有自知之明,知道那是人家奉承他,他連個書協會員都不是,咋能成為“家”?

說到書協會員,孫山心裡别扭。他想當會員,遞了申請,人家說,加入協會得有參展作品。前年舉辦書法展,他應征了,就沒有入選。去年舉辦,他又下住功夫寫了一幅,總算入選了可又沒展出。有知情者告訴他:搞書法這一行得有名氣,要不能叫“名人字畫”?你看那些參展作品都是書協會員,你不是,作品還不被刷下來了?

别說孫山心裡别扭,擱誰不别扭?不是會員不能參展,不能參展就不能成為會員,不能成為會員又不能參展,這不是個怪圈嗎?再說了,那展出的作品我也看了,也就那樣,不比我的書法強到哪裡去!孫山正在别扭,郵差來了,送來一個大信封,他想這一定是大兒子寄回來的。

大兒子在南方一家雜志社工作,還是執行總編輯,孫山很自豪,家裡有什麼事情總是和他商量。他一邊想着大兒子一邊打開信封,卻是一家“華夏書法大會”寄來的征稿函,上邊說:為了弘揚傳統文化,繁榮書法藝術,将于近日舉辦華夏書法金牛展,并擇優評獎。

看到是個征稿函,孫山順手就把它扔在幾案上,偏偏又扔到自己那幅被刷下來的書法上。看着自己被刷下來的作品,孫山忽讓冒出一個奇怪的念頭:何不把這幅作品寄去應征,看看人家的反應,如果又被刷下來了,那就是咱的水準問題了!

于是,孫山惡作劇般寄出了作品。寄走了作品,孫山其實不抱什麼希望,可想不到幾天後竟然收到一張參展通知書,并附言速彙200元展出費,逾期不彙者視同放棄。老孫有些疑惑:莫不是騙子釣魚哩?可又一想,200元值得釣?或許自己的作品真的入選了,反正是小錢,便彙去了200元。

這次彙過款去,老孫就有些挂念了。幾天後他果然收到一張大紅的展出通知書,還有一幅照片。照片上,自己的作品堂堂正正挂在展會上,不少人駐足觀看。老孫仔細端詳,仔細察看。不看則已,一看就如“範進中舉”,大叫一聲:“展出了!”

當時他的二兒子在家,聽到父親大叫吃了一驚,急忙過來檢視,看到信封裡面還有一張獲獎通知,父親的作品獲得了“華夏書法金雞獎”。獲獎通知裡還有幾行字:“請速彙5000元,以便寄上獲獎證書及金雞一尊,逾期視為放棄。”

孫山聽說還獲了獎越發激動,不覺流出兩行熱淚,連聲說:“彙款!彙款!”不久老孫又接到通知,他被評為華夏書法大會會員,發放會員證需彙去兩寸照片一張及終身會費8000元。老孫毫不猶豫地彙款過去。

當那一本黑色的會員證寄來的時候,孫山兩眼放光,兩手摩挲着端詳許久,以後逢人便亮出那個本本,宣稱自家已是國家級會員。别人看了那會員證也打趣說,老孫你如今可是名人了!

老孫很得意,從此後他的書法作品都署上“華夏書法大會會員”幾個字,并且盼着今年舉辦書法展哩!不過由于新冠病毒疫情,今年舉辦書法展推遲了,為此孫山天天大罵“這該死的病毒!”

不過也有人疑惑:沒聽說過“華夏書法大會”,他那個會員别是假的吧!他的二兒子就有這樣的想法,因為不到一年時間,父親又榮獲“華夏書法金牛獎”、“華夏書法金馬獎”,前後又花了一萬多元。他揶揄父親說:“說不定下一次就是金駱駝獎了!”

說起二兒子,孫山不大感冒。這孩子太老實,就會死出力。聽到二兒子話中有話,孫山就品出點兒味道來了,因為那些風言風語他也聽到一些,沒想到兒子也這麼說,就沒好氣地說:“别人胡咧咧,那是他們嫉妒!”二兒子說:“掏錢買的獎,誰嫉妒呀?”

掏錢買的獎!二兒子這句話激怒了孫山,他吼道:“啥叫掏錢獲的獎?那叫合理費用!如今弄啥不掏錢?跟你說,我也不是全掏錢,每個獎國家都有補助,就說那個金馬獎,原本8000元,國家補助2500元哩!”

二兒子哭笑不得,說:“爸呀,你被洗腦了,真是上了他們的當了!”

父子倆正不可開交,家裡的電話響了。孫山接過電話,覺得有了救星似地說:“你哥馬上就回來了,叫你哥說說!”

他的大兒子當天晚上就回來了,孫山迫不及待地訴說了事情的經過,然後拉着大兒子檢視那些獲獎證書和獎品,問大兒子:“老二說我上當了,老大你說說這華夏書法大會能是假的?”

誰知大兒子聽了父親的訴說,看到那些獎品和證書,一下子像觸了電似地墩在椅子上,說:“爸,真是假的,那個華夏書法大會是我辦的,如今被查封了!”

孫山吃驚地“啊”了一聲,問道:“你那個總編輯……?”

大兒子散了架似地說:“那是我自己封的。這幾年在外邊沒啥幹,就,就……”

二兒子聽罷惱怒地說:“你是個騙子啊!騙到咱爸頭上了!”

大兒子委屈地說:“我也不知道咱爸也信這個呀!”

孫山算是明白了,他呼地把那些獎品推翻到地上,把那些獲獎證書撕了個粉碎,狠狠打了自己一巴掌。二兒子連忙拉住父親,大兒子說:“爸,要打你就到我吧!”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賴事傳千裡。孫山家的這檔子事兒不知咋地傳出去了,孫山就真的成了名人,不過那“名人”卻有着不同的含意。

——2021年金秋

(刊載于2021年10月20日《新孟津》)

小小說:名人孫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