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坡面對着顔良斬殺宋憲與魏憲,徐晃二十個回合敗走,曹操軍中卻無人去迎戰,直到關羽的出現才讓曹軍反敗為勝。而作為曹操手下的第一大将許褚為何不出戰,畢竟他也曾經大戰過呂布,後期也鬥過馬超龐德,在白馬坡許褚為何一直守在曹操身後不去迎敵?難道他的實力真的不如顔良嗎?而許褚與顔良之間到底有哪些差距?

【曹操的意願】
曹操早期最大的敵人就是袁紹,為了準備與一戰曹操也是格外小心,畢竟袁紹軍的實力要比曹軍強很多。曹操與袁紹從小就非常熟悉,對他的性格和手下衆多文臣武将相當了解,對待顔良文醜的武藝與能力也很清楚,在白馬坡看到顔良的治軍也是感到了幾分不安。曹操對許褚的能力非常了解,不會輕易敗給顔良,但是戰勝顔良也沒有絕對的把握。因為許褚是典韋陣亡後曹操帳下的第一大将,如果他出戰對曹軍有着很大的影響,畢竟此時曹軍上下畏懼袁紹軍隊的人很多,也就是說許褚戰勝了曹軍士氣大增,而許褚敗了曹軍的畏懼袁紹軍的狀态将會更加濃厚。
曹操在軍事上是非常敏銳的人,他不願意盲目地讓許褚拼武力來決定戰場勝負,當然他也希望許褚或手下戰将能夠戰勝袁紹軍第一大将顔良,于是他派出了呂布手下八健将的宋憲出戰。宋憲雖然稱不上一流戰将,卻随呂布征戰多年,也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勇将。宋憲與魏續陣亡、徐晃的戰敗使得多疑的曹操更加不願意讓許褚出戰。而許褚本人雖然勇武過人,對待顔良也并不會害怕,但是他是個善于揣摩曹操心思,對待曹操唯命是從的人物。戰濮陽時許褚很清楚曹操很有武力戰敗呂布的意圖,後來在西涼戰馬逾時,許褚也清楚曹操想讓手下将士奮力一戰來增強軍中士氣,是以他赤膊上陣拼力而戰。而在白馬坡時他完全感受不到曹操的任何指令與意圖,許褚也隻能站在曹操身後随機而動。
【共同的對手】
許褚與顔良雖然沒有交過手,但是他們出現過兩個共同的對手。第一個就是趙雲,雖然穰山許褚戰趙雲,與磐河文醜戰趙雲在時間上有着一些差距,但是從戰績上來說文醜與許褚在短時間内是很難分出勝負的,而與文醜齊名的顔良也是不相上下,也許顔良比文醜多一分悍勇,但是與許褚相比也不能在短時間内分出勝負,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顔良與許褚鬥個五六十個回合是沒有輸赢可定的。
他們之間的第二位對手就是徐晃,許褚在收降徐晃時,因為曹操的喜愛而鬥了四五十個回合,但是收龐德時許褚也鬥了五十個回合,而許褚大為稱贊龐德的武藝。這也說明許褚的實力是要強于徐晃的,但是沒有太大的差距,至少會在二三十個回合以後才有取勝的機會。而顔良在白馬坡二十個回合就戰敗了徐晃,也許是戰場發揮的原因,畢竟此時是顔良的巅峰時期,從戰績上來看顔良的實力并不在許褚之下。
【實力的比較】
許褚是曹操軍中的第一大将,他能夠與槍法出衆的馬超鬥上幾百個回合,說明他的刀法很精湛,實力也在超一流水準。從文醜大戰趙雲的戰績中,也可以看出顔良的武藝也是非常娴熟。兩人在刀法武藝上是在伯仲之間,正常情況的較量與發揮,兩人鬥上一兩百個回合是分不出勝負的。從顔良文醜大戰關羽時的對比來看,文醜遇到了關羽後三個回合心怯敗走,也許是準備詐敗箭射關羽,又或者是真的敗走了,相比措不及防的顔良似乎少了一分悍勇。而顔良戰敗徐晃後也令曹軍衆将有些震懾,這其中許褚應該也有一絲影響但是不會太大。
顔良早在讨董卓時就已經聞名天下了,遇到華雄時袁紹就感概顔良文醜不在,這些至少說明顔良在戰場上的經驗很豐富,而到了白馬坡前顔良正處于巅峰狀态,此時的他在能力與悍勇方面都是最高水準的大将。而許褚在實戰方面還不是特别多,他的巅峰時期是在戰西涼取東川之時,那時的許褚已經曆經官渡之戰與赤壁之戰。而在白馬坡之時許褚也隻是曹操軍中武藝高強的保镖戰将而已。
白馬坡前許褚沒有出戰是明智的,他的勝利能得到一時的人心鼓舞,但是一旦戰敗就會令曹軍在信心上有更沉重的打擊。此時在經驗與悍勇上略有遜色的許褚,在武藝上也缺少了出奇制勝的狠招,如果此時迎戰顔良鬥上七八十回合應該不難,但是許褚隻能憑借着赤膊上陣的勇猛,而顔良的巅峰時期的勇猛卻不會在許褚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