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運冠軍安賽龍談教育: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父母不能幫孩子選擇未來

作者:上觀新聞

不久前,第二屆中國丹麥教育論壇線上上舉行。論壇聯席主席、原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李鎮西與2021年東京奧運會羽毛球男單冠軍安賽龍進行了一場隔空跨界對話。以下為對話主要内容。

奧運冠軍安賽龍談教育: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父母不能幫孩子選擇未來

安賽龍

『拿冠軍對我來說并不重要』

李鎮西:我們從您喜歡的羽毛球開始聊起吧,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練羽毛球的?

安賽龍:我是差不多6歲的時候開始練的。我爸爸以前也打羽毛球,我們家離球館很近,他帶我走進了球館,我很快就愛上了羽毛球。

李鎮西:您說是您父親讓您練羽毛球的嗎?如果父親不安排您打羽毛球,您會不會愛上羽毛球呢?

安賽龍:我父親不是我的教練,他隻是周末的時候帶我一起去球館打球。因為喜歡羽毛球,我不久就在那個俱樂部參加訓練。不過,我爸爸給了我很多支援,我很小的時候經常參加比賽,是他陪着我東奔西跑,去丹麥很多地方參加比賽。

李鎮西:您一定是從羽毛球運動中獲得了很多幸福感吧?羽毛球到底給您帶來了什麼?

安賽龍:是的,羽毛球給我帶來了很多很多幸福。我覺得不管做什麼事,用一種快樂的心情去做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我不會花很多時間去做這個事情,也不可能有進步。一開始打羽毛球時我才6歲,還不太懂事,但是我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球上,我很快就發現打羽毛球是我生活中最快樂的一件事情。

李鎮西:您小時候一邊練羽毛球,一邊還要去學校上課,是嗎?

安賽龍:是的。一直到我14歲的時候,我才有機會參加每天上午俱樂部的專業訓練。在此之前,我必須和其他孩子一樣去學校上課。

李鎮西:您在14歲以前是利用業餘時間打羽毛球嗎?

安賽龍:是的。每次隻要有機會去球館打羽毛球,我就覺得非常快樂,那是我的第二個家。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對父母說:你們讓我晚點回家,因為我在俱樂部很開心。

李鎮西:您又要上學又要打球,累不累呢?

安賽龍:我覺得不累。我每天都很期待去打球,有的時候我在學校裡反倒覺得很無聊,滿腦子都是羽毛球,是以打球雖然身體有點累,但心情很愉快。

李鎮西:也就是說,在您拿冠軍之前,您就已經喜歡上了羽毛球,是這樣嗎?

安賽龍:是的。我喜歡的是羽毛球本身,而不是拿冠軍。拿冠軍對我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覺得好玩,每次打球都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而且,我在俱樂部交了很多新朋友,可以和他們一起玩。對我來說,朋友和快樂是最重要的。

奧運冠軍安賽龍談教育: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父母不能幫孩子選擇未來

李鎮西

『學習中文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李鎮西:您堅持打羽毛球,内驅力是來自你對羽毛球的喜愛。那麼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您學中文的經曆呢?對于外國人來說,學中文是非常難的,是什麼動力驅使您學中文的?

安賽龍:大約6年前的一天,我的教練問我:你為什麼不學習中文?我回答說,學中文太難了。但是那天回家後,我想:除了打羽毛球外,我應該花時間做點别的事情,學習中文真的可以試一試。作為羽毛球運動員,我常常去中國參加比賽,我非常尊重中國的文化和中國人,如果學會了中文,我就能向中國人學習很多事情。于是,我對自己說:那就開始吧。

最初,我在網上搜了一下怎樣可以學習中文。但是,我很快發現找一位老師是非常重要的。我現在有位老師在北京,他用微信給我布置一些作業。我的一個教練也是中國人,每次跟他訓練,我們就用中文聊天。因為沒有什麼壓力,我覺得學習一種新的語言非常好玩。我記得很清楚,第一次和中國人用中文交流,我感覺太奇妙了!可以和一個不說英語的人聊天,這是多麼有趣的事情。這給了我更多學習中文的動力。

李鎮西:您每天會抽出時間學中文嗎?

安賽龍:對我來講,打羽毛球是最重要的。剛剛開始學習中文的時候,我每天都要花至少2個小時。我早上訓練羽毛球2—3個小時,然後回家吃午飯,接着學習中文2個小時,下午再去訓練。為了抓緊時間學習,我每次開車、在機場排隊,都會聽中文的播客。吃飯的時候,我也會看簡單的中文視訊。

李鎮西:您現在有很多中國朋友吧?

安賽龍:是的。我有很多中國朋友,也有很多中國粉絲,和他們直接對話、直接交流,可以建立起比較深的關系,這真的讓我感覺很幸福。

李鎮西:正是這種幸福感,驅動您繼續學習中文,是嗎?

安賽龍:對。剛剛開始學習中文的時候,我給自己明确了一個目标,那就是比賽之後能夠接受中文采訪。現在我很開心,能在這裡和您對話,我還要把我的中文水準進一步提高。

李鎮西:您現在的中文水準怎麼樣?

安賽龍:口語交際和聽力沒有問題。讀和寫會一點,可以在手機上打字聊天。

李鎮西:那已經非常棒了。

『學習的内驅力源于興趣和幸福感』

李鎮西:無論是打羽毛球還是學中文,您都從中獲得了樂趣,而這個樂趣就是學習的動力。說到教育,我去過丹麥兩次,我感覺丹麥的孩子相對來說學習比較輕松。您能簡單介紹一下丹麥學生的學習情況嗎?

安賽龍:對很多丹麥的孩子來說,輕松、好玩和沒有壓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比如,有的孩子可以接受比較大的壓力,有的孩子卻不能。是以,丹麥的教育注重适合每個孩子不同的特點,選擇适合他們的學習内容和學習方式,讓孩子們輕松愉快地學習。我覺得,如果你要讓所有的孩子都學習一種新的語言,或者要讓所有的孩子都成為體育運動員,這是不可能的。對我來說,我比較喜歡運動,是以選擇了打羽毛球。而我的一些朋友很喜歡學習,他們在學校裡非常厲害,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專長。

李鎮西:我認為,學生學習的内驅力應該源于興趣、源于幸福感,而且這種興趣和幸福感是發自内心的,不是來自其他方面。

安賽龍:我覺得您說得很有道理,學習的内驅力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心裡不想去做這件事,而隻是勉強去做,我覺得效果一定不會很好。如果讓我做不喜歡的事,我長大以後一定會後悔花了那麼多時間去做這件事。

『父母不能幫孩子選擇未來』

李鎮西:丹麥的中國小生有沒有學習壓力呢?

安賽龍:我覺得近些年,丹麥學生的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

李鎮西:壓力來自什麼地方?

安賽龍:在我的周圍,有些學生的父母可能是律師或者醫生,他們都是成功人士,他們也希望孩子可以從事和他們一樣的職業,這就需要孩子在學習上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有的孩子并不喜歡父母為他們選擇的工作,是以孩子覺得壓力很大。我認為這些父母的做法是不對的,每個人都不一樣,父母不能幫孩子選擇未來。幸好我的父母不是這樣的,他們支援我的愛好。他們經常鼓勵我說:不管你決定做什麼,我們隻有一個要求,你一定要盡力去做,不要浪費時間。

奧運冠軍安賽龍談教育: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父母不能幫孩子選擇未來

安賽龍與女兒

李鎮西:聽說您去年有了一個女兒?

安賽龍:是的,她已經有11個月大了。

李鎮西:您作為一個父親,對她有什麼期待?

安賽龍:我沒有什麼期待,我隻是希望她能夠幸福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能是讀書,可能是畫畫,可能是踢足球,可能是打網球,可能是打羽毛球……如果是打羽毛球的話,我可以給她一些幫助。對我們來說,我們無所謂她決定做什麼,最重要的是她自己開心,然後努力去做。

李鎮西:您覺得怎樣才算是一個好家長?

安賽龍:我認為,作為負責任的父母,就是要幫助孩子發現他們在什麼方面有天賦,他們做什麼事情會有幸福感。要不斷給孩子前行的動力,而不是告訴他們必須做什麼。

李鎮西:您說得太好了。我認為父母對孩子的作用至少有兩點:第一點就是您剛才說的,父母要發現孩子的優勢所在、特長所在,然後為他提供一些機會去選擇。父母的意義不在于幫孩子決定未來,而是幫助孩子發現他自己。

父母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示範。比如,你不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偷懶的人,那父母就應該做一個勤奮的人、上進的人。對孩子來說,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現在,很多中國家長一到周末,就把孩子送到各種教育訓練班去學琴、學打球、學畫畫、學書法、學舞蹈,但是這些都是家長幫孩子選的,孩子真正擅長什麼,家長不一定知道。在這方面,我覺得您的父母做得非常好。為什麼呢?您的父母為您創造了打羽毛球的機會,讓您發現了自己的特長,并且不斷地鼓勵您,最終造就了一位世界冠軍。

安賽龍:我也真的非常感謝我的父母。

李鎮西:您現在還記得您的國小和中學老師嗎?他們在您成長的道路上給過您哪些幫助?

安賽龍:我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很快就發現我喜歡打羽毛球。在丹麥,老師非常注重發現每個孩子的特長,并且幫助孩子發揮自己的特長。我的老師們非常支援我打羽毛球,那時候我在俱樂部經常有一些比賽,我的老師隻要有時間就會去看我比賽,為我加油,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激勵。

『一切應該源于自己内心的選擇』

李鎮西:如果您不打羽毛球的話,您覺得自己适合做什麼?

安賽龍:我真的不知道我還能做些别的什麼。我非常喜歡打羽毛球,喜歡一個人在場上處理問題。我非常喜歡運動,也喜歡和别人交流。羽毛球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

李鎮西:您來過中國幾次?

安賽龍:有二十多次了。

李鎮西:您對中國的教育有什麼印象?

安賽龍:中國在各個專業、各個領域都有那麼多非常厲害的人物,這說明中國的教育非常棒。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沒有一種教育方式是适合所有人的,是以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應該更加多樣化。還有,中國孩子的學習壓力很大,雖然有的時候必須有壓力,但需要有一定的平衡。丹麥的文化與中國的文化完全不一樣,可能我先要去了解中國的文化和曆史,然後才能更加了解中國的教育。

李鎮西:您有一點說得很對,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情,沒有一種教育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重要的是應該選擇适合于本國的教育。

安賽龍:我覺得有的時候,丹麥的學生太放松了,沒有什麼壓力。比如,在丹麥,學生隻要提出申請,就能上公立大學,而且是免費的。但是,如果真的完全沒有壓力,有的孩子可能會比較懶散。但是在中國,我看見每個孩子都是那麼努力那麼勤奮,這是丹麥教育應該學習的地方。

李鎮西:中國孩子勤奮努力,學習壓力大,這恰恰是有些丹麥孩子所欠缺的。其實,過度壓力會妨礙成長,但是如果沒有一點壓力,人也會失去進取心。丹麥孩子和中國孩子正是在這方面需要互補,是嗎?

安賽龍:是的。

李鎮西:但是,勤奮也好,自由也好,一切都應該源于自己内心的選擇。比如勤奮,不應該是家長逼着孩子去做什麼,而是孩子自己願意去做。就像您打羽毛球,在我們看來您是非常勤奮的,但是在您自己看來這是出于好玩、出于熱愛。

安賽龍:是的。現在打羽毛球也是我的工作,我每天都很期待去訓練,每天都很開心,因為打羽毛球是我的愛好。我很高興我的工作同時也是我的愛好。

李鎮西:是以說,隻要有内在的驅動力,無論是教師、運動員還是從事别的工作,都能從職業中獲得樂趣,真正愛上自己的工作。

這也是學習和工作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把學習和工作作為自己的愛好。因為熱愛,是以才會選擇,才會堅持,才會成功。

欄目主編:龔丹韻 文字編輯:徐蓓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檔編輯:項建英

來源:作者:李鎮西 安賽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