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是一棵樹,也是一個人!雨花台的丁香樹林彌漫着沁人心鼻的芳香,愉悅着人們的心緒。而她的“主人”,撐起過中華大地的一角。

丁香(1910-1932) ,江蘇蘇州人,曾就讀于蘇州東吳大學,1930年4月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次年轉為中共黨員。1932年9月,被派往平、津一帶秘密工作,不幸被捕,押送至南京,12月被國民黨特務殺害,年僅22歲。這短短的22年人生,卻充滿着我們如今無法想象的經曆。
丁香從小被父母遺棄,但老天對小時候的小女孩有所眷顧,丁香被一位女牧師收養。甯靜的小巷中,伴随着姑蘇的小橋流水,小丁香有着那個年代難得的甯靜與美好。
在絢爛美好的大學生活中,丁香的心中理想和愛情的種子也悄悄的萌發了。進步思想逐漸占據了甯靜女孩的内心。當列強入侵,國将不國時,她崇拜那些黑暗中尋找光明的理想者,當“偶像”被反動軍閥肆意殺害後,她不顧養母反對,毅然加入到由錘子和鐮刀構成的紅色旗幟下的革命浪潮中去。
充滿理想的小女孩在東吳校園邂逅了一個令自己不禁“臉紅”的男孩,從此校園裡多了一道靓麗的風景。在姑蘇虎丘塔下,一個宛如青瓷質地的姑蘇美女,與一個君子如玉的偉岸俊男,締結連理,常形影不離地依偎在丁香樹下,談革命、談愛情,也談音樂與古今中外有關丁香花的詩篇。
二人不僅是校園中的金童玉女,也是革命道路上的無雙同伴,那怕戰鬥在不同的地區,二人的心随時都緊緊相連。
丁香畢業不久後,黨組織派遣她前往敵我形勢錯綜複雜的上海灘進行活動,明知是龍潭虎穴,年輕的女孩沒有絲毫的猶豫。就這樣,在上海白色恐怖的籠罩下,丁香見到了早已在此鬥争多天的樂于泓。1932年4月,組織準許了丁香和阿樂的結合,倆人在簡陋的小屋裡秘密成婚。新婚是甜蜜的。新婚給從事地下工作的這對小夫妻帶來不少友善。以後的日子裡,他們借着閣樓小巢,為黨組織傳送情報,召集秘密會議。而丁香的鋼琴、阿樂的二胡,則成了他們向同志們傳遞平安訊息的工具。每當丁香的《聖母頌》響起,同志們的心情是舒坦和安甯的;每當阿樂的《二泉映月》傳出,同志們便警惕地遠遠散去。
五個月後,即将前往北平執行任務的丁香告訴丈夫懷孕的消息,樂于泓抱着妻子不忍她離去,但還是按時将其送上火車,離開前丈夫輕輕的吻着美麗的妻子,盡可能的感受着她的氣息。
可沒想到,這一去,竟是陰陽兩隔。由于叛徒的出賣,丁香剛到北平便被車站的特務強勢抓捕。
“小姐這麼年輕,這麼美麗,連名字都是芳香的,而且還是大學生,為什麼一定要給共産黨賣命呢?”
“因為共産黨 是為勞苦大衆服務的,他們要推翻你們這些反動統治者。”
“可你也是由教會養大的,聽說還是吃了白米飯長大的嘛!”
“但我的血管裡流淌的也是窮苦人的血。”
“你知道,人的生命不可能有兩次。當花朵飄落在地上後,就永遠不可能再有芳香了。”
“革命者隻求一次有意義的生命綻放,要殺要斃,别再啰嗦了!”自知無法獲得情報的敵人惱羞成怒,将丁香送入南京監獄,不久後殺害于雨花台。
還有三個月就能來到世界的寶寶,也陪着母親一起離去。
妻子離開後,樂于泓将悲痛轉化為工作的動力,孤身一人做着屬于自己的革命。1951年,獨身十八年的樂于泓在曾經為了自己婚事發愁的戰友祝福下,與時鐘曼成婚,戰友們看着那個女孩,好像照片中的嫂子走出來一樣。
樂于泓給自己的女兒取名樂丁香,妻子知道那位偉大的共産主義戰士是丈夫多年的精神寄托,點了點頭,依偎在丈夫寬闊的肩膀上,感受着他崇高而至純的愛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