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秋訪“天仙配”傳說地董會村$1

作者:廖昊
秋訪“天仙配”傳說地董會村$1
秋訪“天仙配”傳說地董會村$1

文/圖全媒體記者 李賀建

應朋友之約,在秋高氣爽的一天,我們幾個人來到董永與七仙女相會的傳說地——董會村,在村中老人的講述中,重溫美麗的故事。

位于汝南縣境内的宿鴨湖水庫西岸有前董會、後董會兩個村子,這兩個村是1958年修建宿鴨湖水庫時,從庫區遷移出來的,因董永與七仙女在此相會而得名。

兩千多年來,人們依然對董永的孝行以及由此帶來的好運津津樂道。我們到董會村走訪時,村民們七嘴八舌地講述這同一個故事,卻有不同的版本,他們對董永與仙女相遇的細節糾纏不休。好像這不是千年以前的傳說,而是剛剛發生在眼前的事情,他們因站在不同角度,看到了不同的細節。相同的是故事發展的方向。織女一夜間織成三百匹絹,替董永還了債,贖出董永,兩人男耕女織,你恩我愛,過得很幸福。誰知好景不長,結婚百日那天,天帝傳旨命七仙女立刻離開人間,傳回天庭,二人悲痛欲絕,但天命難違,隻得含淚分别。

據《汝南志》記載:“漢董永千乘人也,少失母獨養父。父亡,無以葬,乃從人貸錢一萬,曰:後無錢還,當以身作奴。葬畢,忽道遇一婦人,求為妻……”這裡的“婦人”就是小仙女。明代兵部尚書汝南人傅振商的《仙橋夕照》一詩中寫道:“二孝莊前迹已陳,董姑解佩舊河津。年年七夕通靈會,曾憶橋邊合卺人。”可見,至少從明朝開始“天仙配”的故事就已經在宿鴨湖一帶廣為流傳了。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山東人董永随父逃難到今天的宿鴨湖一帶。董永幼年喪母,父子相依為命。他十六歲那年,父親染病身亡,因無錢埋葬,于是董永賣身葬父。董永的孝行感天動地,由此引來一段天上人間的愛情佳話。

一天,天宮的七位仙女下凡到人間,她們來到仙女橋下準備沐浣浴紗。突然,七姐妹中最小的仙女看到一個英俊少年疾步走來,于是她連忙招呼衆姐妹藏身水下。可少年卻一點也沒注意到橋下七個驚慌失措的美女,他神情沮喪匆匆而過……但這位少年卻給小仙女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她想知道這位少年為何憂心忡忡。于是第二天,她又偷偷來到仙女橋頭等候,終于如願以償。她得知董永“賣身葬父”的孝行後 ,小仙女十分感動,并作出了以身相許的決定。他們以路旁槐樹為證,拜天地結姻緣。後來小仙女用她神奇的力量戰勝了地主的百般刁難,還清了債務,和董永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後來的故事經過曆代文人的加工,變得更加離奇曲折。據說小仙女下嫁人間的事情被天庭知道後,王母娘娘便帶領天兵要把小仙女抓回天宮。董永借天仙之力飛天追趕,就在他将要追上妻子時,王母娘娘突然拔出玉簪在身後劃出一道天河,從此一對有情人隔河相望。

村中老人講,過去的年代,未婚的青年,總愛到這裡飲水,以期婚姻美滿。董會村東的仙女橋,是仙女為農民造福而修的一座石橋。橋闆上留有仙女的腳印,至今清晰可見,橋北就是著名的仙女廟。1958年興建宿鴨湖水庫,董會村、仙女橋、仙女廟全被拆毀,實在可惜。

在夕陽的餘晖裡,我們來到宿鴨湖畔。循堤北上,沿岸垂柳依依,秋蟲叽叽。于柳蔭深處,忽現一六角涼亭。涼亭背依湖水,飛檐翹角,古色古香。原來這是一座碑亭,石碑上書:“漢董永遇仙女處。”據說,距碑亭向西兩三裡,有“遇仙橋”一座,如今已淹沒水下。此橋即為傳說《天仙配》中董永與七仙女初次相會的舊址。

波濤拍打着湖岸,講述着那美麗的故事。飛逝的時光抹去曆史的舊痕,為美麗的宿鴨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據同行的一位汝南縣的朋友介紹,2005年,汝南縣人民政府在三裡店鄉十裡鋪湖東村西宿鴨湖畔,修建了董永遇仙亭。矗立的碑亭,向人們講述着董永遇仙的美麗傳說,也昭示着董永為父盡孝的孝義,寄托着人們對甜蜜愛情的追求。

2007年,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入選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優秀的民間故事傳說都是這樣,不但流傳地區廣闊,而且能和地方風物古迹結合起來,好像故事原來就發生在那裡似的。《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在汝南也是源遠流長,并深深赢得世世代代勤勞善良人的尊敬,為他們修橋、建廟,刻石傳頌,傳揚他們堅貞的愛情,同情他們不幸的悲劇。

仙女廟、仙女橋是汝南遊覽的景點,晚清汝南著名詩人、畫家孫廷樹,有《汝南勝境》詩,曆數汝郡名勝古迹,中有“台上桃花長散彩,橋頭仙女幾投梭”的詩句。明萬曆進士、汝南人李本固對董永和七仙女在汝南的遺迹頗感興趣,曾兩度暢遊仙女廟,并有詩《重遊仙女廟》為記:“巍巍廟貌枕寒流,三十年來兩度遊。古殿頹殘栖鳥鼠,長松偃蹇走龍虬。先人筆迹依然在,昔日仙蹤不可求。俯仰頻深身世感,那堪更上最高丘。”詩中廟貌“巍巍”,可見其規模宏大,四面又有“寒流”“高丘”襯托,可謂依山傍水。《重遊仙女廟》的寫作,至今有700年了,當時已稱廟堂為“古殿”,可知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久遠,金碧輝煌聖地,因年久失修,已經頹殘,成為鳥鼠栖息巢穴,偃蹇的長松如龍虬奔走,更增添寺院古老的曆史氣氛。千百年前汝南人為董永、七仙女造廟、雕像,刻石記事,表達對他們勤勞善良的敬意和愛情悲劇的同情。雖是仙蹤杳然,但豐碑仍在,他們的故事依舊感染教化着後人。

【來源:天中晚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