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片推薦:被嚴重低估的十五部國産片,每一部都能讓你震撼!
1、《背靠背臉對臉》:太震撼了。一個小小的文化館折射出一套人性體系。明明隻有兩個小時的電影,看完卻似乎經曆了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結局很開放。一直以來都不在乎人際關系,不在乎人情世故。必須承認,在學校還好,但是出社會後,因為這個真的痛苦過很多次,但還是學不會改。知道沒做到。而這部電影把這個關系演的太精彩,看的過瘾,也給我一些啟示。

2、《斷刀客》:按照影評人的說法,這部電影在徐克衆多電影中不但不出色,甚至是一部失敗的電影。當年在商業票房上的慘敗,讓這部電影從此之後銷聲匿迹。但無論如何,電影中感受到了很多文藝色彩,很藝術化的處理效果,江湖的了解,人生的感悟,精彩的功夫。
3、《黑樓孤魂》:結尾導演給我們來了一個突兀的轉折:所有人在精神病院聽鄭磊講故事。原來這隻是一個精神病人口中的胡言亂語,而那些被害者都活生生地在邊上聚精會神的聆聽。隻能感歎這樣的設定是在嚴格電影稽核制度下的催生出的畸形産物。
4、《有話好好說》:這是一部非常輕松的城市荒誕輕喜劇,節奏明快,通過簡單的吵架沖突發展到一個荒誕不經的境地的故事,表現了人在社會上難免有些沖突沖突。誇張的跟拍方式,搖動的鏡頭,特寫燈光以及當時流行配樂和傳統的琴書,現代與傳統的沖突,瘋狂與冷靜的轉換。
5、《萬箭穿心》:中國大多數婦女的真實寫照,沒文化就是害死自己。不過感覺從最後她想通了以後的結局處理有點崩,應該是導演為了有個he是以給她留了個歸宿,但同時下車推車表示她以後還是這種吃苦耐勞的命。個人覺得偏開放式的結局,可能會更好。
6、《紫日》:紫日是一個很有詩意的名字,日俄中三人組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組合。三個不同國籍的人,因為戰争的原因走到了一起。經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後,三顆受傷孤單的心靈彼此靠攏。電影突破國内意淫式抗戰的題材,表達了戰争的殘酷代價與和平自由渴望!美麗的大興安嶺,讓人陶醉的八音盒。
7、《村戲》:短篇集中摘錄出各個層面的細節、情節,再重新整合彙總改編成一部電影劇本的手法,其難度甚至比一個原創電影劇本還要難,提取小說中最精華的“魂骨”再重新塑造出鄭大聖導演作者性的“血肉”,是以這一出《村戲》不僅是賈大山的“村戲”,也賦予了鄭大聖導演對那個劇烈轉折時代中人們變化的一種觀照。
8、《獨自等待》:顯然,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有時候它又是專屬自個兒的。那些沒有講述出口的,黑暗的,憂傷的,尴尬的,彷徨的,無關旁人卻又可能成為旁人的一部分印象。所有這些方才構成立體的愛情和個人,方才是鮮活的生活。
9、《立春》:蔣雯麗一個人的舞蹈,這個社會有多壞《立春》就有多好!每個文藝青年都有一顆為文藝付出的心,許多的黑色幽默,真是讓人笑不出。春玲的善良被人利用、四寶的清高被考試毀滅、芭蕾老師的勇敢被世俗逼垮,這就是部分藝術者的現狀。
10、《電影往事》:傳說中的零票房電影,有關電影的往事。想到小時候是看過露天電影的,劇情真的是很感人,很淳樸很有時代感,并且真的觸動到心靈最深處。雖然那些老電影不曾出現在我的童年裡,但是愛電影的心是一樣的。我希望多年後,也有部電影回憶我們時代的電影。
11、《我們倆》:“有時候我就希望有個收破爛的,或者走錯門的,好說說話,否則語言能力都退化了。”願所有的老人都不再孤獨。某個四合院孤孤單單生活的老太迎來一個來北京求學的外地女孩。女孩想租老太的房子,但嫌房租太高。老太一臉愛住不住的表情堅決不降價,女孩無奈租了下來,兩人開始磕磕絆絆争吵不休的主客生活。但日久生情,兩人漸漸成了彼此的依靠。老太眼見女孩生活尤其戀愛中的喜怒哀樂,晚年的孤獨沖淡了不少。後來,女孩找到更好的住處,要離開老太,老太的精神一下子垮了下來。
12、《鬥牛》:黃渤一個人撐起了整部電影。這是一部非常深刻非常經典的抗日電影,也是同類型中的一個奇葩。八路、日軍、難民、土匪、遊擊隊和解放軍陸續登場。沒有誰被美化,也沒有誰被醜化。曆史其實就是這樣。一頭來自荷蘭的奶牛和一個農民牛二的故事,很誇張很搞笑很無奈很溫暖。。
13、《光棍兒》:開篇一個小孩兒拿根棍子捅牆縫的時候這個開頭真是極具惡趣味,短短的一個半小時涵蓋的内容是非常豐富的粗口、拐賣F女、賣Y、同X戀,男女比例嚴重失調下荒誕的農村現實主義,簡單直白的呈現方式打動我了,這部電影有點野。
14、《三峽好人》:典型的賈樟柯風格,依然是關注底層百姓真實生活的人文主義精神與自然主義手法。發現賈科長具有三峽情結,本片、《天注定》《江湖兒女》都有三峽出現,與王小帥的三線情結如出一轍。居然從片中聽到80年代初期朱逢博唱的《漫山紅葉似彩霞》,看來這首歌在賈樟柯年輕時的記憶中打下了深刻烙印。
15、《鋼的琴》:真心喜歡電影裡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小人物,都在堅韌的活着,尤其喜歡那位父親,他倔強、狡黠、耿直、樂觀、大氣,集中了那一代的父輩們大部分的性格特點。那種沒有經過刻意粉飾的友情和看上去并不怎麼純潔的愛情,更是在回味時顯得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