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霧氣彌漫的夜晚,巴黎耀眼的綠水漾着微波,在這個陰霾的城市裡,似乎永遠都透不進陽光……
電影的主角,像無數人那樣在這渠綠水之上漂泊。一個心智如同孩子的大塊頭,堅強而老練的女孩美雅,高塔上的科學家,沒有夢,沒有幻想……
在《聖經•啟示錄》中,約翰看到了救世主,死而複生的耶稣揭開了七道封印:奪去了人間的和平與安甯,帶來了饑荒、瘟疫、猛獸。
當揭開第六道封印時,天搖地動,日月黯然,滿天的星辰如同一陣大風吹落樹上未成熟的果實落滿遍地,最終他揭開了第七封印,世界又歸于一片沉寂。
七位天使吹奏起号角,燒掉樹木,染紅海水,江河變苦,鑿開了無底洞,災禍殺死了所有負罪之人。
耶稣站在錫安山上,告訴僅存的十幾萬人衆,邪淫的巴比倫城已然傾覆,上帝施加審判的日期到了。
這是熱内和朋友馬可•卡侯籌備了十四年的故事,故事的雛形就有輪船粗啞的霧号、油膩破舊的港口、揮之不去的霧霭,還有一個小女孩和一個大個子間的感情。
當人們慢慢成長,夢境就變成了通往童年時光的唯一大門。夢境的寓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夢裡能建造出比現實更廣闊的世界。
永遠灰黯抑郁的影片基調,蒸汽時代和未來科技景象的奇妙結合,詭麗誇張的人物造型,奇思妙想的機關道具,一撥接一撥。
在目絢神迷的視覺效果的另一邊,故事卻以失夢為引線遊移開來,導演借着不易察覺的對比貫穿始終,用夢幻的筆調去述說失夢的寓言,命題本身就是意義所在。
失去夢境的科學天才綁架了一個個幼童,通過古怪的儀器将他們和自己的夢境相連,得到的卻是一個又一個無休止的噩夢。
寓言的開始就指出了背後的困境:未來的科技并沒有帶來萬能的福祉,反而剝奪了人類最原初的生存元素。
現在的我們在通俗劇情中悲喜,在殺戮遊戲中宣洩,在速食産品中生存,我們不再輕易思考,探索和夢想。即使是音樂,電影,詩歌這些稱為藝術的東西,也在無節制地複制繁殖後面臨創造力的枯竭。
夢想,正成為夢想詞義的本身。
複數的機關暗喻了工業化的的大批量複制對個體思考的反動,獨眼幫的會議宣言進一步将集體無意識變為集權的可能,當失子之城的幫衆夢想着用機器之眼代替原初之眼去洞徹未來的時候,未來之路已如旅鼠般地盲從之途。
最後,美雅和阿一在夜色下漂過海面,劃向危機四伏的城堡,他們側身望向彼此,在末日的海上,聽到了讓心髒停止跳動的愛情。
回顧生活,似乎一切都是奇迹的一部分,是“蝴蝶效應”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此刻,突然想去睡一覺,去尋夢……
<h1>我是青木,了解更多好電影,請關注:青木愛電影</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