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花甲之年的老張,非常注重養生。早前聽說吃素對身體更好,于是老張開始對着素食食譜來準備一日三餐。
吃素多月,老張一開始感覺渾身輕松,直到前段時間,他突然覺得自己身體很疲憊,頭重腳輕,有時候眼前還會發黑。
擔心之下,老張去醫院做了個檢查,結果提示為:缺鐵性貧血。老張很不解,自己身體一直強壯,怎麼就無故貧血了?
很多老年人都帶着疑惑,明明平時以蔬菜粗糧為主,都不怎麼吃肉,怎麼身體反而變差了?老年人不吃肉真的有助于延年益壽?清華大學的一項研究,或許會颠覆不少人的想法……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3">一、清華研究:多吃肉或可延長壽命</h1>
衰老領域頂級專業期刊《Aging Cell》發表了一篇由清華大學藥學院王钊課題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以小鼠為實驗體,以高脂飲食方式喂養。
研究結果發現:高脂的飲食可以預防胰島素信号通路,改善了SIRT6缺陷小鼠的代謝異常,有效緩解多組織器官萎縮、功能紊亂,并明确可挽救由此帶來的壽命損失。
人類從出生到死亡,身體仿佛經曆了一次循環。從嬰兒時期的虛弱到成年時期的強壯,又再次高齡時期的體能的衰弱。即使身體無重大疾病,在高齡狀态下,各組織器官也會出現結構異常及功能下降。組織器官衰退,無疑會帶來如肌少症、骨密度下降、心腎衰竭等疾病。
該研究發現,尤其是衰老末期老年人,适當補充脂肪類食物,可通過提高機體脂代謝、降低糖代謝,進而系統性幹預機體代謝模式,改善疾病或衰老終末期的惡病質狀态。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8">二、老年人不吃肉,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h1>
清華大學的這一研究,打破了人們對于老年飲食的固有看法。不少老年人認為吃肉會緻癌、長胖、升血壓等等,進而選擇多吃素,但是長期不吃肉,反而會給身體帶來不少傷害……
1、降低免疫力
雖說蛋白質可以通過植物蛋白擷取,但肉類中含有的優質蛋白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若是長期吃素,當蛋白質攝入不足時,會直接降低免疫系統的抵禦能力。
2、缺鐵性貧血
肉中含有的鐵是血紅素鐵,是人體鐵元素的重要來源。即使蔬菜中也含有鐵元素,但含量不過是肉的十分之一。經常不吃肉,就可能像老張一樣,引發缺鐵性貧血。
3、容易長結石
植物性食物含有較多的草酸,而大量的草酸集聚在人體,易在體内發生鈣化,進而形成結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9">三、老年人吃肉,吃對量很重要</h1>
老年人要吃肉,但不是大快朵頤,毫無節制。浙江省營養學會表示,老年人的膳食原則要以食物多樣,搭配合理,符合平衡膳食要求為主。
推薦老年人常吃水産品、禽畜肉及蛋類,平均每日攝入魚蝦及禽肉類食物50g~100g,蛋類25g~50g,畜肉(瘦)40g~50g,同時每日應攝入250g~300g鮮牛奶或相當量的奶制品。平均每日應攝入15g~25g的大豆或相當量豆制品。
為滿足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同時保證食物多樣性,做到營養均衡,可以這樣安排:
圖源:浙江省衛生健康委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0">四、年過50,不妨多吃這2種肉</h1>
随着年齡增長,胃動力變差。很多人年紀越大,吃肉的頻率就越小。但吃得過于寡淡,人體的老化程度就越嚴重,反而将身體陷入了死循環。其實有兩種肉,老年人不妨多吃,不僅可以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還對身體有益。
1、魚肉
比如草魚、鳜魚、鯉魚等。魚肉中含有的脂肪極少,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降低人體的血液黏稠度,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魚肉中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元素,具有預防甲狀腺疾病以及老年癡呆的作用。
2、雞肉
雞肉也算脂肪含量較少的肉類,尤其是雞胸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低,極易被人體吸收;不僅是雞肉,雞蛋中含有對人體非常重要的卵磷脂,能有效地促進人體大腦以及多個器官的發育。
不要再被老年人不宜吃肉所誤導了。隻要掌握好正确的吃肉方法,适量的脂肪攝入,更有利于提高身體機能,延緩衰老。
參考資料:
[1] 《多吃肉肉延年益壽?|清華大學藥學院王钊課題組發文報道 “高脂飲食通過幹預胰島素信号通路改善SIRT6缺陷小鼠代謝損傷與早衰表型”》. 清華大學藥學院. 2020-01-25
[2] 《重陽節 | 老年人要少吃肉?》.健康浙江. 2021-10-14
[3] 《年齡越大,越要多吃肉?醫生建議:3種肉,50歲後不妨多吃點》.中國健康線上. 2021-01-2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