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藍思科技:有知名機構景林資産,萬方資産,磐耀資産參與的,共246家機構于10月27日調研我司

2021年10月31日藍思科技(300433)釋出公告稱: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徐萌、湖南财信産業基金鄧果一、中金公司劉瑩瑩、中金公司賈順鶴、中金公司李澄甯、中金公司胡譽鏡、高瓴資本張涵、鵬華基金梁旸、鵬華基金胡穎、鵬華基金謝書英、華夏基金張皓智、華泰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劉思賢、華泰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謝龍、華泰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苗富、中金資本張炜林、中金資本丁婷、天弘基金申宗航、長江證券謝爾曼、人壽資産趙文龍、新華資産馬川、嘉實基金韓閱川、中信證券資産管理部、中信證券資産管理曹蒼劍、中信資産管理有限公司邱穎、中信建投證券資管徐博、朱雀基金張勁祺、朱雀投資何之淵、中銀國際證券陽桦、中銀國際證券張立新、萬方資産、中融基金吳剛、中融基金李憶瑤、上海青沣資産管理中心、上海青沣資産管理施柏均、華夏财富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程海泳、太平洋證券王淩濤、明曜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羅天藝、中融彙信期貨朱岩、湧金資産張傳傑、九泰基金趙萬隆、中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鞠永軍、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高觀朋、Htisec海通國際自營徐盛棟、非然奇點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俞禮玢、長沙領新産業投資合夥企業鄒楊丹、磐耀資産葛立法、深圳市遠望角投資管理翟灏、西藏東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羅擎、西藏東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錢監亮、易通投資朱龍洋、中海基金俞忠華、上海鶴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吳迪、上海凱寶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李偉、寶麗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林海峰、寶麗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闫鳴、瑞信證券kyna、北京沣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孫冠球、上海侏羅紀資産孫恺、深圳清水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程宇楠、北京遵道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楊增飛、上海賢盛投資楊海、康曼德資本陳慶平、玄蔔投資(上海)有限公司董慧敏、上海君和立成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王瑞思、深圳前海固禾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文雅、泓澄投資曹中舒、彌遠投資楊亦曦、中糧資本闫夢勳、北京宏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莊自超、長信基金孫玥、上海砥俊資産管理中心唐皓、鴻道投資郭帥彤、元昊投資王怡凡、博道基金張偉、财富證券(資管)司岩、成都觀今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姜明、上海沃勝資産管理有限公司魏延軍、上銀基金盧揚、廣州天盈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黃偉坤、廣州天盈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孟慧、中國銀河證券自營、中國銀河證券劉蘭程、盛信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胡建軍、盛信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胡小軍、太平洋證券歐佩、中銀資管周喆、浦銀國際沈岱、新疆唯通股權投資管理合夥企業張江城、上海益菁彙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劉旭、上海棒傑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王向陽、上投摩根基金翟旭、上投摩根基金李博、上海名禹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王龍、興銀理财郝彪、緻順投資朱賀凱、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徐孫昱、上海沣楊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張楠、北京壹玖資産蔣俊國、中宏卓俊陳金紅、百年人壽保險李振亞、寶盈基金朱建明、北京鼎薩投資有限公司劉尋峰、成都觀今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周進、工銀理财研究部李昂、工銀理财研究部盤京、工銀理财研究部王莉、深圳市前海瑞信緻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羅皓、文淵資本劉徐、風和投資管理魏弘玺、恒複投資陳祎、霸淩資産賴穎熙、華宸未來基金李柏汗、深圳市前海瑞信緻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羅皓、中信産業投資基金鄒天龍、中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馮曉、國金證券鑫享、國金證券曾萌、同安投資仲華超、敦和資管章宏帆、江蘇瑞華投資控股集團、江蘇瑞華投資章禮英、望正資本曠斌、廣宇集團李斌、深圳市紅石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何英、深圳市紅石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李珂靜、北信瑞豐耀華、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黃婉婷、财通基金吳運陽、财通基金易方達、财通基金林森、仁橋資産張鴻運、國調基金尹競超、華潤元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蘇展、北京睿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李林楓、尋常(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張鵬飛、廣東達盛房地産股份有限公司杜彤、廣東達盛房地産股份有限公司楚恒、廣東達盛房地産股份有限公司任嘉、廣東達盛房地産股份有限公司羅威、建信信托餘雷、弘毅投資王超、弘毅投資Chris、深圳前海龍門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許志鑫、上海楓池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孫關世裿、上海楓池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大成、上海楓池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方向、招商基金周宗舟、華夏久盈李曉傑、中國人保香港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王楠、财富客戶姜俐、沙鋼投資劉金宇、建信基金朱虹、世誠投資陳之璩、世誠投資Kevin Chen、中信保誠人壽資管金炜、天堂矽谷資産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郭瑞、中山逸海投資武乘鋒、同安投資林祯景、深圳市柒福投資有限公司林繼斌、北京和聚投資麥土榮、深圳景泰利豐投資黎來論、中信建投基金扈波、景從資産曾紹鵬、上海河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吳嘉浩、上海慎知資産管理合夥企業楊子霄、中郵理财尤超、景林資産謝涵韬、深圳樸素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劉明豔、上海慎知資産管理合夥企業崔澎、深圳鑄信誠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李鄭浩峰、上海泰旸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湯明澤、國壽安保張标、Morgan StanleyDerrick Yang、Morgan StanleyKevin Chiueh、PinpointSimon Shen、PinpointQitian LUO、CA Indosuez (Switzerland)Su Qian、UBSJason Sung、UBSChrissy Jiang、UBSJimmy Yu、UBSThompson Wu、花旗Marco Lin、麥格理證券劉馨竹、麥格理證券Cherry Ma、大和證券陳思成、大和證券Kylie Huang、Atlantis Investment ManagementFrank Lu、Millennium CapitalTianbo Yu、Luxence CapitaCalvin Wong、Daiwa Capital MarketsJack Chen、Point 72Joe Qin、UG Investment AdvisersSara Huang、UG Investment AdvisersAbbie、EastspringEron Pooh、RAYS CapitalPeter Zhang、GuosenEric Qiu、CloudAlphaMark、Polymer Capital鄭天濤、Green Court馮家桢、Dantai CapitaWei Wei、Haitong International SecuritesYinjun ZHU、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鄧克維、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朱攀、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陳煥龍、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李政業、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張鵬、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陳逸甯、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徐濤、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Joe Qin、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周洲、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馬傑、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湯俊、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王穎、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黎明、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劉潔、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彭霧、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王海剛、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陳怡、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闫夢勳、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陳佳悅、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李立、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陳曉生、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周浩、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張鵬、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張遜、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張偉、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董轶、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譚嘯風、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餘文耀、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Xia Terry、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Salinas Zhang、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裘潇磊、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佘躍芬、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徐恒、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劉無私、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彭霧、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胡穎、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周喆、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尹競超、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苗豐、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陳培豪、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郭軍、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朱小傑、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馮超奇、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王貴州、Ping An of China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潘耀于2021年10月27日調研我司。

本次調研主要内容:

問:能否介紹一下公司現階段在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這些領域的戰略進展?謝謝!

答:我們在規模、技術、市場、資本等方面的核心競争力,在上市以來一直持續得到大家的認可和支援,也在不斷地增強。我們的産業布局也很清晰,在電子資訊這一塊,我們除了一些新的材料,還在自動化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金屬這一塊,公司收購回來以前,泰州基本上一年隻做一個項目,而今年我們是獲得了明年三個項目。是以,剛剛介紹三季度研發費用、管理費用比較高,是因為泰州各個部門都有相當龐大的一個團隊對應新增産品,我們在研發、銷售、營運等方面都增加了很多人員,畢竟要應對明年的三個項目,并且我們還在持續争取更多的項目和客戶,是以這也是我們今年的管理費用高的一個影響因素。新能源汽車這一塊,我們去年募得的資金,今年已經開始在黃花園區投入開設了專用工廠。以前我們是分散在幾個園區,每一個園區各做一小段工藝,導緻内部溝通成本高,良率也受影響。現在,我們把整個汽車相關的産品都放到了黃花園區,布局了一個汽車工廠,所有客戶的量試研發産品都在裡面完成,鋪墊的還是非常好的。期待明年所有的産品繼續整合,這樣我們的管理成本和研發成本都得到優化。

問:側窗玻璃,擋風玻璃,天幕玻璃等新能源汽車産品目前的進展?未來幾年會在新能源汽車這一塊做哪些新的布局?

答:我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這一塊,現在業務大比例的主要是中控屏、儀表盤和B柱等,後排的顯示屏、一些裝飾件、車窗玻璃等也做。相信各位股東也都知道,我們除了玻璃,還有陶瓷、藍寶石、塑膠、金屬。特别我們在黃花園區這邊,會把車載上面我們能生産的産品都會去做,可能未來整個中控屏從裡到外,除了顯示器跟電子元器件,其他我們都會幫客戶在一個園區完成。現在我們的第一條擋風玻璃生産線已經在安裝,側窗玻璃我們已經交樣了,客戶對我們玻璃的性能是非常認可的。充電樁我們也在安排,畢竟很多零部件跟我們藍思現有業務非常吻合。然後其他産品和材料,包括藍寶石這一塊,我們也希望未來可以更多地應用到汽車上面,因為質感跟玻璃還是不一樣。我們在跟很多新的汽車客戶研發團隊溝通的時候,也會建議他們能像電子資訊産品一樣,可以應用一些新型的材料,而不隻限于玻璃、塑膠和金屬。總體上就是未來藍思在每一台汽車上的銷售份額會越來越高。

問:公司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元計價,目前匯率波動比較頻繁,公司未來準備通過什麼樣的手段來控制美元匯率波動對公司造成的影響?

答:這的确是管理層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因為現在整個全球的經濟形勢還是比較動蕩,整個的疫情也還沒有結束,對整個匯率的波動都會有非常大的影響。我們又是一個以進出口為主的企業,是以這一塊的确是一個有難度又很重要的問題。公司也建立了一個由資管部、财務部、經管部以及外部專家團隊等組成的多方管控機制。第一,我們把主要的着眼點還是放在平衡自身的美元資産跟負債,不去賭市場的波動,這樣的話,當我們的美元資産跟美元負債基本上比對的時候,市場上的激烈波動對我們本身的經營是沒有較大影響的。同時,我們獲得了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援,由進階别專家給我們及時重新整理匯率,每周每家金融機構提供2-3次左右的匯率預判,給我們判斷未來方向作參考。再者,我們也采用了相對風險可控的一個鎖彙的辦法,就是我們的鎖彙基本上不會跨越,這樣的話我們基本上可以把一個風險控制在一個相對比較小的範圍,從我們目前實施的情況來看,還是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效果,我們整個1-9月份的彙兌損失控制在了3,800萬左右,從企業自身規模和與其他同行對比來說,這都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數字。另外,我們也會考慮美元負債,因為美元現在的利率還是比人民币的利率要低一些,是以我們也通過将美元負債調節至與美元資産相比對的水準,來改善我們整個的利息支出。

問: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對公司的影響?

答: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今年一定程度上擡升了我們原輔料的采購成本,特别是化工原材料漲幅非常大,導緻我們公司在化工類的消耗性材料采購成本上升;還有,包括銅等在内的金屬材料上漲幅度也很大,對我們公司的這些模制具、裝置以及我們的基建相關購置成本也是有一個擡升。針對此,公司不斷優化集中采購模式,提升産品議價能力,還有通過我們的藍思智能、藍思新材等内部配套子公司,不斷提升這些輔助材料、輔助工具的自制效能和比例,疊加加工工藝和生産技術的不斷創新,整體進一步降低成本。

問:在終端産品價格下調的背景下,未來公司持續提升盈利的方法有哪些?

答:首先我們與客戶是一個長期深度的戰略合作關系,會通過持續的精益化生産和供應鍊整合措施,不斷優化生産成本,提供給客戶有價格競争力和産品質保障的産品。公司也配合客戶進行階段性和政策性的調整,客戶也會給公司提供相應的支援,比如說份額和新業務等等。藍思是一個非常注重創新的一個公司,我們會持續進行新産品、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裝置的研發,不斷的加大創新力度,進一步提高産品附加值。同時我們堅持平台化發展,持續開拓新能源、汽車、金屬可穿戴等新業務,不斷拓寬主要營收管道,通過工業網際網路、生産自動化等多項降本措施,持續提高效率和良率,控制生産經營成本,不斷提升盈利能力。

問:能否介紹一下公司在AR,VR産品領域的布局思考,以及智能可穿戴裝置未來的發展趨勢?

答:我們在4年前就已經與核心客戶一起開發AR、VR産品,在客戶和産品上均持續有所布局。個人了解,在未來當所有的材料和産品結構軟硬體都達到了極緻水準的時候,會是一個趨勢,目前還需要時間完善。

問:公司公布了一個股權回購的措施,公司在現階段去啟動股權類激勵計劃的考慮?

答:激勵計劃可以穩定團隊,讓團隊可以長遠地為公司服務,對公司的效率跟良率提升是有很大幫助的,并且最近這兩年公司引進了很多優秀的人才,為新業務服務,是以我們希望借此對穩定團隊有所幫助。

問:基于公司在玻璃,金屬,藍寶石等材料上的一個加強大的加工能力跟技術儲備,除了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公司是否還有發展其他戰略業務的一個想法?

答:回答是肯定的,我們會守住我們的主業,持續、長期、高效發展,然後用我們的核心材料、核心技術、核心裝置、核心理念,不斷革新,吸納更多優秀的團隊去延伸做不同的行業。我們希望為一個新的行業帶去我們藍思的新概念和新技術,然後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體驗。

問:藍思在汽車車窗的擋風玻璃方面,較現有的供應商有哪些優勢?

答:我們的優勢可能是會用我們積累了幾十年的電子資訊玻璃的一個工藝去優化:第一,讓玻璃做得更輕,因為汽車玻璃他們都是實體鋼化的,比較厚,新能源汽車要提升續航能力,而整個汽車玻璃占了比較重的一個量,是以我們就可以幫它減薄;第二個幫它增透,未來汽車玻璃他想做成投屏各方面都會比較好;第三個就是增強碰撞抗沖擊性,通過我們的工藝來做玻璃,會有韌性,比較耐沖擊,不容易破碎,并且破碎以後,也是像米一樣的鈍角,即便碎到人身上也不會傷人皮膚;第四,玻璃更薄的話,它用的原材料也更少,現在全球都在做光伏、做汽車、做玻璃,其實真正好的石英砂礦是很少的,資源越來越少,如果未來我們可以用更薄的玻璃可以達到我們品牌客戶的要求,消費者也接受,我覺得對一個地球資源也是一種節省;另外它的加工精度也可以有優化,如進一步降噪防污等。是以我覺得我們的工藝可以從很多方面對汽車玻璃實作提升優化。

問:公司三季度的主要投資方向?

答:我們在一季報裡已經講過,作為藍思未來5年戰略的開局之年,公司在去年的時候,包括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已經在客戶的支援下做了未來3年甚至5年大方向的戰略布局。三季度我們當然是一個上大量的季度,但同時也是我們為明年新産品和後年新産品做非常多投資和研釋出局。同步我們在産能、裝置、自動化工藝和整個技術創新上加大了投入,并沒有說藍思現在滿足于現有的産能。一個真正的平台型的公司,應該在這幾條的功能線上都能夠同步開展,并且做得非常好。大家能看到我們一些投資的資料上,正展現了藍思在這方面的一個能力。三季度核心的投資還是圍繞我們講的四新,新産品、新客戶、新技術、新裝置整體去加大投入。明年,對于我們消費電子和汽車新能源汽車核心大客戶都是大年。是以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藍思又走在整個行業的前面,我們也在客戶的支援下進行大量的投入,相信大家在明年我們的業務和資料上面也能夠看到一些成果。

藍思科技主營業務:研發、生産、銷售中高端觸控防護玻璃面闆、外觀防護新材料等智能終端外觀防護零部件

藍思科技2021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339.26億元,同比上升30.07%;歸母淨利潤32.97億元,同比下降3.94%;扣非淨利潤26.38億元,同比下降14.69%;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125.35億元,同比上升19.21%;單季度歸母淨利潤9.89億元,同比下降34.97%;單季度扣非淨利潤7.55億元,同比下降48.92%;負債率41.16%,投資收益2.54億元,财務費用3.33億元,毛利率24.29%。

該股最近90天内共有8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8家;過去90天内機構目标均價為31.21;近3個月融資淨流入4092.6萬,融資餘額增加;融券淨流入2.79億,融券餘額增加。證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顯示,藍思科技(300433)好公司評級為3.5星,好價格評級為3星,估值綜合評級為3.5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