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一實稱其名的自由,乃是按照我們自己的道路去追求我們自己的好處的自由,隻要我們不試圖剝奪他人的這種自由,不試圖阻礙他們取得這種自由的努力。人類若彼此容忍各自按照自己認為好的樣子去生活,比強迫每個人都按照其餘的人們所認為好的樣子去生活,所獲是要較多的。
by約翰·密爾
我們看戲,也渾然不知于戲中被人瞧
在今時下午三點五十分,度娘熱點的第一位與第三位是,勉強算作八零後的蔡依林,與已經虛歲五十五的張曼玉。這也能瞧出度娘與我們一樣無聊有聊地煩惱,四五十歲的女人,活成衆人歡喜的模樣,其實也夠累的。
還在一天之前,三十八歲的陳乃榮和三十六歲的鄧九雲在新劇《如果愛,重來》中第一次飾演夫妻,現實中把婚姻當作修羅場的陳乃榮和賴琳恩從交往到結婚進入了第十年,有“小全智賢”之稱的鄧九雲因為與何韻詩的一段情,顯得更加不同而迷離堅韌。
第72屆戛納電影節開幕,久已不見的鞏俐一襲白裙正好與紅地毯交相輝映,她與張曼玉幾乎同齡,青蔥的人生履曆繞不開許多人,如煙往事,沒有誰再有太多興趣。如果表演也算是理想的話,現在缤紛新聞裡面不知道隐藏了多少大家。
是以讓·米歇爾·雅爾與鞏俐,五十歲的老媪與七十歲的老翁牽手,光鮮的事情,除了影視,大概最多是朋友圈。滿面塵灰煙火色,是不挑年齡的。既然甘願做默默無聞的黃臉婆癡心漢,你家的一地雞毛與他家的雞毛一地并無多大差別。
若論八卦,尤其是别人的八卦,能養顔愉悅的話,恐怕非天涯莫屬。論壇裡的水深水淺,按照哲學家的眼神,統統殺死無數遍。自己就受不了芒果台的娛樂,關鍵是大家同時裝“葛優癱”的那刻,與智商沒有關系。
秉承獨樂樂不如衆樂樂,這次鞏俐在戛納一本正經地告訴娛記,“我不是娛樂圈的人,不要把我和娛樂圈混在一起...”。曾經影視也是大叔夢想的地方,遵循廢青地說法,按照自己的内心生活。
當然光與影營造的名利場亦真亦假,混匿其中,顔值不是一切,卻是必需。暴露年齡的電視劇《像霧像雨又像風》,劇裡美女帥哥雲集,都是天然臉,天生麗質,演技逆天,好喜歡周迅那兩條大辮子。看似單純的她,一點不單純到了《蘇州河》。
魔都在開埠前,隻是個偏遠的小縣城,消閑場所自不足觀,更不能與蘇杭相提并論。沒有金錢做不到的,直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女明星開始風起雲湧,動辄有粉絲捧場,但是因為一些小報的二三流文人盯着調侃,女明星們遠比今時的她們敬業。
女人長得好看是天生的,靠顔值吃飯隻有當下才不是笑話。演員任素汐的極具影響力,并不全是因為《驢得水》和《無名之輩》中的精湛演技,而是綜藝節目《幻樂之城》和《我就是演員》的推波助瀾。
話劇、電影與綜藝的閱聽人有可能陰差陽錯,目前這個順序遞增了不少。娛樂的本質與文化、高尚、中心思想沒有必然聯系,骨子裡人人都是物質的,台上台下,熙熙攘攘皆為利往,不過有的人逐利直接,有的人逐利附帶,本質上相同而已。
網生代,又一波男選秀來襲,隻要娛樂圈還在,你方唱罷我登場,就不會有公允存在,除了機緣巧合,流行的資本湧動,遊戲人生的是芸芸衆生。有時候,台上台下的喧嚣,可能是某些人無聊人生的一個小把戲。
至于男主女主,劇情推進,與你今天掙了幾毛錢花了幾毛錢,累的氣喘籲籲,廚房清潔了明天還會覆寫的油污,周而複始的枯燥人生無關。那隻是偶爾湊巧,彼此解悶的一個方法,關了手機電腦,湧來的明天仍然豔陽高照。
【 繪畫: Nicole Eisen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