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醫說|華山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李巍:不緻命常反複,折磨數億人的過敏性疾病為何難治?

作者:王琦 785

過敏,已成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比如皮膚上的特應性皮炎、荨麻疹,花粉誘發的哮喘,各種食品過敏等。據世界變态反應組織(WAO)統計,過去30年間,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至少增加了3倍,目前全球過敏總患病率已達22%,數以億計的患者深受過敏困擾。

特别是在盛夏季節,不少患者身陷過敏性疾病的困擾,近期前往醫院皮膚科診治的患者更是日益增多。皮膚科多種疾病都和過敏息息相關,常見的由2型發炎反應引起的特應性皮炎,被認為是過敏性程序的首發疾病,不僅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還給患者和家庭帶來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折磨。夏季也是特應性皮炎的發病高峰,患者需在衣食住行洗護等方面要處處注意,如此才有助于順利度夏。

今天(7月8日)是第17個世界過敏性疾病日,為了增強全民對過敏性疾病的認識,21世紀經濟報道“名醫說”欄目專訪了上海市皮膚病研究所副所長、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李巍教授,請他為我們介紹如何防治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并進行規範治療。

《21世紀》:全球過敏性疾病高發的原因是什麼?在我國大約有多少患者遭受過敏的困擾?

李巍:在過去30年間,全國範圍内過敏疾病發病率大幅度增長,主要和工業化程度加深,生活方式西化,精神壓力加大和環境污染等有密切關系。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表明,遺傳因素、過敏原及環境因素是造成過敏反應的重要原因。需要注意的是,過敏性疾病中,特應性皮炎具有30%-50%的遺傳機率,從發病易感因素來看,父母如果患有特應性皮炎,兒童患有該疾病的風險一般較高。是以,日常門診中,我們在診斷特應性皮炎的時候也會照例詢問患者的疾病家族史。

《21世紀》:過敏是一種系統性疾病,屬于2型發炎。那麼,什麼是2型發炎疾病?為什麼2型發炎性疾病發生共病的風險更高?

李巍:2型發炎疾病是以2型發炎作為發生機制,主要是c2型細胞因子和細胞所參與的疾病,比如說白介素4、13、5等,細胞主要包括TH2的T細胞、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這些細胞和因子主導的發炎是2型發炎,包括一系列和過敏相關的疾病。

2型發炎是過敏性疾病發生的核心,2型發炎因子紊亂是導緻2型發炎病發作的根本原因。2型發炎疾病并非獨立存在,患者往往罹患其他共病。以特應性皮炎為例,患者未來合并過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2型發炎相關疾病風險更高,70%的特應性皮炎患者,家族中有過敏、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遺傳過敏史。

《21世紀》:過敏性疾病中為什麼特應性皮炎值得關注、特應性皮炎和普通的濕疹皮炎有什麼差別?

李巍:中重度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主要由2型發炎反應引起,是一種難治性的系統性免疫疾病,以反複發作的劇烈瘙癢和濕疹樣皮炎為主要臨床表現,是“皮膚-消化道-呼吸道”過敏程序的首發疾病。

特應性皮炎在非緻命性皮膚疾病中疾病負擔位列第一,患者長期處于生理和心理雙重的折磨中,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中國特應性皮炎患者生存狀況調研報告》顯示,50%-63%特應性皮炎患者每天有超過12小時被瘙癢所困擾,無法像常人那樣學習、工作和睡眠,44%患者伴有嚴重焦慮/抑郁情緒,産生自殺念頭風險升高。

特應性皮炎以往和日常中的濕疹有很大程度的重疊,濕疹的主要症狀包括濕疹樣的皮炎、搔癢,而特應性皮炎患者更強調遺傳的過敏家族史,患者具有搔癢,在發病部位上也有特殊性,這是個特殊類型的濕疹。

《21世紀》:特應性皮炎主要有哪些治療手段?對于特應性皮炎來說我們目前治療的最大難點是什麼?

李巍:特應性皮炎的治療上難點主要在于患者的依從性和配合性。目前,在藥物選擇上,患者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靶向生物制劑等進行治療。從2020年開始,靶向生物制劑進入中國市場,主要适應症是成人中重度的特應性皮炎。在靶向生物制劑上市之前,理論上并沒有既安全又有效的系統治療藥物,靶向生物制劑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患者的生活品質。需要提醒的是,患者隻有定期規範治療,才會有效控制疾病。但目前,許多患者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用藥,是以就會耽誤治療。

《21世紀》:特應性皮炎患者在診療以及疾病管理上有哪些誤區?

李巍:盡管皮膚過敏人群逐漸增多,“不嚴重、不緊急、不緻命”成為很多患者忽視和延誤治療的借口,當出現相關過敏症狀,一定要尋求專業醫生的專業建議。

目前,患者對于藥物使用存在兩個誤區:一方面,談“激素”色變,特别擔心激素副作用,不管是口服還是外用都非常擔心,造成不敢用藥的心态。當出現新藥的時候,患者也會極其關注藥物副作用。其實,對于藥物副作用可以合理關注,不必過度擔心,隻要合理使用藥物,許多副作用也很可控。另一方面,許多患者認為過敏是因為身體太髒導緻,是以會選擇經常洗澡,甚至一天洗七八次也大有人在。實際上,這是不可取的,頻繁洗澡會使得皮膚愈發幹燥,甚至會加重疾病程度。

《21世紀》:特應性皮炎遺傳率高達50%,那麼,是否可以阻斷疾病遺傳?

李巍:很多疾病的發生是由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所緻,隻要有緻病基因在,患者就有發病的可能性。而能不能發病、什麼時候發病、以什麼形式發病?環境中的微生物被認為是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此外,塑化劑、洗滌劑、尾氣、室内裝修和霧霾PM2.5等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參與疾病發生,是以,目前,特應性皮炎無法有規律、明确的進行阻斷。

《21世紀》:過敏性疾病是種慢性疾病,慢性疾病就涉及到長期的慢病管理,是以及時規範的治療和長期對于疾病的管理。對于患者來說,長期疾病管理您有什麼好的建議?華山醫院有哪些先進經驗可以分享?

李巍:今年3月,上海首個特應性皮炎診療中心在上海市皮膚病醫院成立,可以為更多特應性皮炎患者提供規範化診療,加強公衆對特應性皮炎疾病的知曉率和規範治療率。

但由于患者群體非常龐大,每天來華山醫院就診的患者衆多,醫院門診量很大,患者在疾病管理上還有許多方面亟待突破。目前,我們能做的事情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在醫院層面,盡量收集患者的資訊和臨床特征,找出疾病規律,讓我們更好地了解過敏性疾病,為患者做服務;另一方面,通過微信平台進行患者教育,1對1實作醫生和患者之間的溝通,但由于醫師資源有限,我們現在隻能做到1對多的模式,我們也希望有更多專業的醫師加入,幫助患者實作更精細化的疾病管理。

《21世紀》:7月8日是過敏性疾病日,在飲食住行各方面您對過敏性患者的防護建議是什麼?

李巍:世界過敏日來臨,針對特應性皮炎等過敏患者,建議從衣食住行洗護七大方面科學防護過敏性疾病:

一是,減少皮膚刺激:穿寬松衣物,用無香料、無染料的洗衣液,剪短手指甲;

二是,用溫水洗澡:淋浴5分鐘,洗完澡後拍幹,立即在濕潤皮膚上塗抹藥膏和潤膚乳;

三是,房屋保持通風透氣幹淨衛生:居住溫度适宜,盡量減少灰塵;

四是,堅持潤膚: 濕敷治療最好在晚上洗完澡後進行;

五是,飲食方面:回避食物一定是要有明确的證據,可以通過病史看患者是否對某種食物過敏;

六是,出門做好防護,避免可能緻敏的環境:春夏季出門,建議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同時注意防曬,抵禦紫外線對皮膚的刺激;

七是,進行正規治療,減少或避免複發:要及時就醫,科學診治,避免病情加重。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