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打勞工,打工魂
年輕人想躺平重
世界内卷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想努力了?
世界到底腫麼了?
摸魚反而成了理所當然。
一切根源在哪?
刺痛人心的雇傭關系,引人深思,道出了摸魚的根源。

我記憶的童年,最喜歡的事情之一,約上玩伴到清澈見底的小河摸魚。
你可能會問:“不是說水至清則無魚嗎?清澈見底的小河,會有魚嗎?”
“有且很多。”我告訴你,“此魚非彼魚。”
那是三十年前。
地處半山區的小山村,四山三江并流處,村民稱之為“三江口”,堤壩圍成一片肥沃的水田。
孩子們喜歡在田間小河摸魚,小河裡有淤泥、水草,但一眼望去清澈見底,“小螞魚”停留在淤泥與水草之間,清晰可見。
天真無邪的孩童。
單純的摸魚。
如今再來看看“摸魚”的定義。
指在水中捉魚,也指渾水摸魚,意思是趁混亂時私自撈取利益。現在也指偷懶、不好好幹活的行為。
玩壞的詞語,一去不複返的童年時光。
當下有關“摸魚”的文章,多數是寫雇傭關系下,現實殘酷的職場。正大光明“摸魚”,偷偷摸摸“摸魚”,情非得已“摸魚”,甚至大師們在指導:“如何在職場摸魚?”......
可謂衆生百态。
嘿嘿!說實話,我也摸過魚。
你們呢?
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承認的,我們隻有胸懷坦蕩,才能無拘無束地繼續讨論以下話題。
鄙人認為,摸魚的根源在于——現實殘酷的雇傭關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7">01 看似簡單的“等值交易”,卻是最複雜的雇傭關系。</h1>
《雇傭人生》是Santiago Grasso導演的一部無聲動畫,榮獲了全世界102個獎項的寓意短片。
大緻情節如下:
清晨時分,鈴聲大響,秃頭中年男人極其不情願地關掉鬧鐘,開始洗漱。無論是地燈,鏡子,餐桌,椅子,還是衣架,都由人來擔任,他們面無表情……
男人穿好衣服出門,計程車竟是由人力擔任,紅綠燈、公司大門、電梯、衣架都是由人擔當,十分讓人驚訝。
他走到一扇門前趴下,另一個人從他身上走過,在他的襯衫上留下留下鞋印——他的職務竟是“地毯”……
拟人的手法貫穿全劇,給人以更加強烈的沖擊感,或許是分工不同,每一個人都在“變異”而失去了作為人的本質。劇中每個人麻木的表情已經表明他們已經接受了現實,每一個處于社會中的人,在雇傭他人的同時,也在被他人所雇傭。
猶如浩瀚棋局的社會,人人都是工具,每一個人都是一顆棋子。每一個人都在工作,幹着不同的事情,偶有反抗,随之又沉默不語,妥協了:“也許這就是刺痛人心的‘雇傭關系’吧。”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3">02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h1>
企業團隊裡的員工來來去去,如流水一樣,而隻有團隊本身不變。上司把公司和員工的關系看成是單純的雇傭關系,如營盤和士兵的關系一樣。
對于一個企業,尤其是創業團隊,如果公司和員工隻是單純的雇傭關系,如果每個成員都把自己所做之事僅僅算作一份工作,當作一種養家糊口、解決生活問題的工具,那麼這個營盤完全不會是鐵打的,而是紙糊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2">03 雇傭關系的弊端。</h1>
最大的弊端就是作為老闆。多數不合理的想法與決策,在雇傭體制裡得到了貫徹執行。給發了工資,就照老闆說的做,多數公司在戰略、商業模式、經營模式、管理水準等等方面,明明是早死早超生,但往往會幹到傾家蕩産為止,或者長期苟延殘喘。
雇傭體制的糾錯能力不夠強大。雇傭體制運作下來的實際結果,就是老闆雇傭能力比自己弱的人進行共事,甚至是弱很多。
可想而知。
一個人靠雇傭關系“活着”已經是萬幸,何談發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4">04 馬雲與蔡崇信</h1>
馬雲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不僅是電商界的領軍人物,還是國内的首富。李嘉誠曾這樣評價馬雲,說他年輕有為。王健林說馬雲特别能說,常常能把黑的說成白的。
蔡崇信是誰?
在馬雲“18羅漢”當中,蔡崇信是最獨特的一個。馬雲曾用月薪500元,雇傭年薪500萬的他。
現任阿裡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阿裡巴巴集團第一組董事 ,身家過百億美元,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排名147位。
看似雇傭關系,實則是合作關系。我不得不說合作與選擇的神奇魅力!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8">05 食之無味,棄之不敢,又愛又恨——這就是雇傭關系</h1>
到此,如鲠在喉的“摸魚”、“雇傭關系”終于吐了出來。
是追求詩和遠方,還是沉浸于眼前的苟且,繼續摸魚。
諸位意下如何……
我的經曆與故事,希望能幫助到有緣之人。感謝閱讀,歡迎關注@花豆老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