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諒我,就是這樣一個平庸的人

作者:下一個範特西

前陣子搬家整理書籍打包,在書架的角落裡發現了一本鮑鲸鲸的《等風來》。記起來買這本書的時候正是《失戀33天》大火之後,有一天上課開小差的間隙關注了下當當的新書推薦榜,發現時隔一年,鮑鲸鲸出新書了,就是這本《等風來》。《失戀33天》作為當時我三刷的一部國産電影,對寫出這個故事的作者自然多了份期待。

然而書到之後就被我束之高閣,随後遺忘在角落。這次再翻出來,整理休息的空檔,找了個舒服的葛優躺姿,花兩個小時看完了這個故事。

故事與愛情無關,隻是一個虛榮世俗的美食雜志編輯程天爽、一個腦容量偏小的傻逼富二代、一個剛“被分手”的天真熱血女以及一群聒噪的主婦大姐,跟随一個豪無幸福感可言的“幸福旅行團”,進行的為期七天的尼泊爾之旅。

每天接觸着土豪們的魚翅鮑魚揮金如土,自己卻要為了節省三五百塊錢去通時不時鬧罷工的馬桶,程天爽說,她的幸福感取決于隔壁鄰居每天是炖肘子煎帶魚還是粗茶帶飯。她每個月領着兩千塊的工資,卻總是希望能過出兩萬一天的土豪生活,她說,她是這個世界的窮鄰居。是以她憤懑,她虛榮,她鄙視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庸,卻又無法讓自己變得不那麼平庸。

原諒我,就是這樣一個平庸的人

電影《等風來》劇照

我們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麼呢? 也許是想當一個牛掰的科學家,也許是想做一名辛勤的園丁,也許是像程天爽一樣想做一個賣涼皮的。那麼後來呢?想給爸媽在大城市買房,發現不可能後就變成要在大城市撐下去,撐着撐着夢想就沒了。夢想沒了,于是每天就憤懑的活着,卻發現再也回不去出發的父母身邊,發現自己早已被生活、工作以及苟延殘喘的夢想給拴住了。留下,很辛苦;回去,不甘心。這是一個時間的惡性循環。

這個時候,一場尼泊爾之旅來的恰到好處。幸福團裡每個人都不完美,但每個人都能讓她發自内心的自省。鮑鲸鲸作品一個共同點,也是她很擅長的,從一個小矯情小虛榮的女人心理角度出發,各種明快暗淡交替。

我有想過,為什麼諸如《失戀33天》和《等風來》這類題材的作品會比較容易引起共情?大概是因為,黃小仙或者程天爽的身上到處都能看到現在年輕人的影子。

“打勞工,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隻要我努力打工,老闆就能過上想要的生活”,前段時間“打勞工”的各種梗層出不窮,調侃和自嘲的背後滿是在外打拼人的辛酸。每個人小時候可能都是自己的天之驕子,覺得大千世界就等着自己去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一朝畢業,背井離鄉身入大都市職場,那一刻我覺得自己的時代就要來了。可是慢慢地發現,原來有一個詞語叫“996”;發現哪怕今天有一萬個不想出門的理由也不能像當初翹課那樣任性的不去上班;熬了好幾個淩晨的夜改出來的方案,甲方爸爸看過之後還是覺得初版比較好,而我也隻能面帶微笑的說您眼光真好。經曆了這一系列的魔幻之後,後知後覺的發現世界好像并不是自己想象的樣子。

“生活是乏味無聊的,自己是平庸的,這兩件事讓人難以接受,讓人感覺自己失去意義”,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但這可能這是大部分人成長路上必須經曆的心路曆程。

沒有隻手改變巨輪走向的通天能力,那就隻有慢慢調整心态,接受自己是平庸的,接受親朋好友都是平庸的這個事實。而接受自己的平庸,不是直接躺平做鹹魚,而是能有一種從零到一的心态, 也會有進步喜悅,哪怕生活大部分時候是一瀾死水,但偶爾也會等來屬于自己的一陣風。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2">

</h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