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際丨海灣國家局勢驚變 全球天然氣市場地震

國際丨海灣國家局勢驚變 全球天然氣市場地震

(資料圖檔)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範媛

沙特等9國與卡達切斷外交,海灣國家危機更新,成為上周市場最大“黑天鵝”,然而,最大可能受到影響的國際石油價格,卻表現得處變不驚,反而是全球天然氣市場交易員繃緊神經。

從曆史上看,中東主要産油國之間的政治摩擦常常會導緻全球油價飙升。

6月5日,沙特、巴林、埃及以及阿聯酋紛紛宣布切斷與卡達的外交關系,以及全部陸海空聯系。

受此影響,原油供應中斷的憂慮升溫,國際油價随後迅速飙升逾1.5%,布倫特原油和美國WTI原油雙雙重返每桶50美元以及48美元關口上方。

這次的中東政局動蕩,影響的并非是石油,而是另一種重要能源:天然氣。

截至6月7日,與卡達斷交的國家已經增至9個,随着海灣國家争端更新,全球天然氣市場的交易員進入高度戒備狀态。

卡達這個位于阿拉伯半島東部的小國家一直以來在天然氣市場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是全球第一大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國。國際天然氣聯盟的資料顯示,2016年卡達出口LNG約7,720萬噸,相當于全球供應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英國石油公司(BP)的《世界能源統計評估》顯示,卡達大部分天然氣位于其巨大的海上北部氣田,探明天然氣儲量排名全球第三位,僅次于俄羅斯和伊朗。

據路透社報道,由于阿聯酋關閉了卡達貨輪補給站點,可能會打亂遠航亞洲、歐洲和美國的卡達船舶在該港口停駐加油等既定日程,卡達油氣船是以會選擇更貴的海上航線。

據彭博援引外交事務專家介紹,即使目前卡達貨船被禁止通過沙特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水域,卡達的天然氣和石油出口暫時還不會受到影響,這些貨船可以選擇繞道伊朗水域,然後途經阿曼領土通過霍爾木茲海峽。若阿曼加入斷交行列并對卡達進行封鎖,則卡達且隻能選擇更多的依賴伊朗來進行能源出口。

目前,還沒有迹象顯示卡達的天然氣出口将受到其與鄰國沙特的争端影響。

卡達的天然氣出口主要是通過LNG運輸船銷往全球各地。卡達天然氣的主要客戶都在亞洲,其中日本約15%的天然氣購自卡達,中國和印度也是其主要客戶。中東買家的購買規模在卡達天然氣總出口中的占比則不到5%。全球最大的LNG進口商、日本公司JeraCo.稱,已從卡達天然氣公司得到保證,天然氣出口将按原定計劃繼續進行。LNG價格通常由供應國與消費國簽訂的長期合同來決定,而且通常基于一個與油價相關的計算公式。不過,近年來,随着來自美國和澳洲等國的全球天然氣供應增加,現貨市場也在不斷擴大。分析人士稱,就目前而言,最新出現的這場外交風波不會立即對天然氣消費大國的需求産生任何影響。

但此次海灣危機或為此次斷交事件,為美國出口更多的液化天然氣打開一扇窗。但在美國還沒有大舉向全球出口LNG之前,俄羅斯作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很可能會成為最大的受益國。

海灣地區作為全世界最重要的能源輸出地,牽動着世界經濟的神經,此次外交地震,雖然在短期内并未對能源市場造成劇烈沖擊,但作為海灣地區國家對抗的縮影,未來事态發展和對全球能源供應的影響,仍舊讓全球交易員們高度戒備。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陽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