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10月8日時,我國專家在江蘇鹽城的黃(渤)海濕地附近,發現了一隻嘴巴形似黑色“小飯勺”的鳥。它在淺灘上走來走去,時不時用自己的“小飯勺”在泥裡來回掃動,尋覓食物。這動作呆萌的鳥兒,正是極度瀕危的珍稀物種勺嘴鹬(yù),全球範圍内,也才隻有600多隻,極為罕見,比大熊貓還要珍貴!

不過,此次能在鹽城發現勺嘴鹬,也并不算是碰巧,也屬于在科研人員的意料之中。因為江蘇鹽城的黃(渤)海濕地地區,正處于全球非常重要的9條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東亞-澳洲”之中。每年10月的中旬開始,估計都會有超過300萬隻候鳥從俄羅斯出發,浩浩蕩蕩地前往鹽城。在這300萬隻候鳥當中,勺嘴鹬正是其中最讓研究人員關注的鳥類之一。而幾乎每次勺嘴鹬出現的時候,幾乎央視訊道也每次都會報道。
之是以勺嘴鹬能引起這麼高的重視,主要還是因為它的稀缺性,據估計,目前全球範圍内,也僅有600多隻勺嘴鹬,它們早已被列為世界級的保護動物,目前被定為“極危”。
而作為近幾年鹽城的“新晉網紅”,勺嘴鹬也常常被網友戲稱為“鹽小勺”,并與麋鹿和丹頂鶴,共同被稱為鹽城的“吉祥三寶”。
每年,在聽聞有勺嘴鹬的出現之後,許多人也慕名至此,架起相機,想要從這數不清的鳥兒當中,尋找到那那隻“最靓的仔”。
勺嘴鹬外形并不大,體長僅有15公分左右,與另外一種候鳥紅腹濱鹬十分相似,隻是嘴巴的形狀和覓食方式完全不同。而勺嘴鹬能被稱為“自帶飯勺的小鳥”,正是由于它最具特色的扁扁的小嘴巴,就像一把黑色的小勺子。這也使得它們的覓食方式,與其它鳥類極為不同。它們會利用自己的小嘴巴,在水裡或者泥土裡掃來掃去,這讓它們在野外,很容易與其它鳥類區分開。
然而,即便勺嘴鹬與其它鳥類有很明顯的差別,其稀有的數量也使得它十分難尋,可謂是“萬鳥挑一”。
那麼,勺嘴鹬的出現,究竟意味着什麼呢?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起近幾年,我國其實已經多次出現過勺嘴鹬,不光是江蘇鹽城,在一些報道中,也曾出現在過浙江玉環、海南儋州灣、廣東湛江等地。要知道,勺嘴鹬對栖息地的自然環境要求是十分高的,是以,那些能出現勺嘴鹬的地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環境正在變得越來越好。
而造成勺嘴鹬數量會如此稀少的原因,有多個方面的因素,比如繁殖及越冬栖息地遭到破壞、人類的狩獵等,再加上其幼鳥的産出一直很低,導緻勺嘴鹬可能出現老齡化。
于是,在2011年的時候,英國也針對勺嘴鹬進行了緊急保護計劃。為了從根本上提高勺嘴鹬的數量,從2012年開始,專家們決定将鳥蛋直接帶到英國進行孵化,當它們成年具有生育能力之後,再将它們帶回自然栖息地。而且,這樣做的好處還有一點,那就是當鳥窩中的蛋被取走之後,勺嘴鹬父母還會産下一窩新的鳥蛋,這也間接使得它們的數量又獲得了提高,進而擴大它們的種群。
如今,據相關專家統計,截止到2020年時,目前具有繁殖能力的勺嘴鹬大約在210到228對左右,這比大熊貓的1864隻(截止到2021年1月)都還少,是以,勺嘴鹬也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鳥類之一。
為了做好勺嘴鹬的相關研究和保護工作,俄羅斯方也為許多勺嘴鹬帶上編号腳環,以對每隻勺嘴鹬進行詳細統計,連它們的配偶是誰都統計了下來。
希望在人類共同的努力之下,未來勺嘴鹬的野生種群數量,可以獲得質的提升,讓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這種“萌萌”的鳥。而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保護生态多樣性,也是我們的共同責任。
希望本次來到鹽城的小勺嘴鹬們,都能吃得飽飽的,早日為下一趟旅行做好充足準備,攢夠足夠多的能量。
祝小勺嘴鹬們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