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一期)
細胞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是“葫蘆”狀的核糖體。我們“變身”“進入”細胞質時發現一條剛從細胞核來的信使RNAz正被“卡”在“葫蘆”狀的核糖體的“脖子”上,許多形似“三葉草”的物體正忙忙碌碌地在“葫蘆”中進進出出,它們進去時都帶着一個氨基酸,而出來時所帶的氨基酸則不見了。這種“三葉草”狀的物體正是運載氨基酸的工具——轉運RNA。由于合成所有的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而每一種氨基酸有一特定的轉運RNA,故也有20種轉運RNA。每種轉運RNA的一端都有三個堿基,這三個堿基能與信使RNA的堿基相配對,而轉運RNA的另一端是它的“手臂”,可以抓住遊離在細胞質内的氨基酸。
當轉運RNA運載氨基酸進入核糖體後,就以信使RNA為模闆,根據堿基配對原則,把運載來的氨基酸安放在相應的位置上。轉運RNA在放下氨基酸後就離開核糖體,再去轉運同一種氨基酸。結果,不同的轉運RNA根據信使RNA堿基排列的順序将不同的氨基酸帶進核糖體内,并将它們一個個地連接配接起來成為鍊狀,且隻有當信使RNA鍊上出現停止密碼子時,轉運RNA才會停止工作。而此時,前面已連接配接起來的氨基酸鍊就會在核糖體脫落下來,成為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
科學家們在研究中還發現,有一些病毒的遺傳物質不是DNA,而是RNA,他們稱這些病毒為RNA病毒,如艾滋病就屬此類。科學家們還發現這種病毒在繁殖時可以由RNA轉變為DNA,這個過程恰好與DNA轉錄為RNA背道而馳,故稱為逆轉錄,是以完整的中心法則還應補上一筆——RNA逆轉錄成DNA。這是對“中心法則”的一個重要補充。
科學家如今已經能在試管内對細胞的DNA進行複制、轉錄和翻譯,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基因工程。利用基因工程,農學家能培育出前所未有的植物;醫學家能治療一些以往難以治愈的頑疾;生物學家能用克隆技術複制動物;藥學家可以在體外或動物身上制造出原先隻有從人體組織中提取的、十分昂貴的蛋白質;遺傳學家可以破譯人類的基因中所包含的全部秘密……毫不誇張地說,中心法則是現代分子生物學所有成就的基礎。
(全文連載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