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羊網評:感悟最美“忠誠紅”聚力逐夢新征程

10月15日,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釋出2021年度“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迹。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老戰士宣講團、河南鄧州編外雷鋒團“薪火營”2個先進集體和于文靜等17名先進個人獲得2021年度“最美退役軍人”稱号。

一朝入伍,軍魂永駐。退役軍人雖告别軍旅,但不忘為民初心、不改軍人本色,在各行各業奮發有為。有的傳承紅色基因、赓續紅色血脈的踐行者,有的自力更生、創新發展的創業模範,有的紮根基層、科技興農的排頭兵,有的疫情面前兩次逆行出征的白衣戰士,有的三代戍邊衛國的守邊人,有的傳遞愛心溫暖、服務奉獻社會的志願者,有的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家園的“兵支書”等,退役軍人始終讓曾經的“橄榄綠”、“浪花白”、“天空藍”保持着“忠誠紅”的軍人本色,在新崗位新征程上為黨和人民争取更大光榮。最美退役軍人,美在哪裡?正是美在這份退役不褪色的“忠誠紅”。

“忠誠紅”是如鋼如鐵的軍心軍魂。戎裝雖脫,軍魂仍在,這是最美退役軍人的“肌肉記憶”,镌刻内心、融入身體。經曆過抗美援朝戰争的90歲高齡塗伯毅,如今是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老戰士宣講團中的一員,近70年來,該宣講團累計演出和宣講近萬場,閱聽人300餘萬人;“老兵永遠跟黨走”的信念早已融入河北省華豐裕達集團黨委書記趙鳳全的骨血,他在企業内建立健全了理論中心組定期學習制度,每月組織召開黨委會、黨群工作例會,確定上級黨組織的訓示精神得到及時傳達和落實;河南鄧州編外雷鋒團“薪火營”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因同一個誓言相聚相伴:“穿上軍裝是雷鋒團的戰士,脫下軍裝是雷鋒精神傳人”,其中有160餘人擔任過村幹部,118人被評為鄧州市“優秀共産黨員”……最美退役軍人不管身份如何變化,胸腔裡跳動的始終是那顆赤子之心,即便在不同的舞台上,依然能用實際行動為黨旗增輝、為軍旗添彩。

“忠誠紅”是落細落實的為民初心。“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隻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退役軍人就是那“最可愛的人”,服役時是軍隊棟梁,退役後是中國脊梁,不忘為民初心,始終戰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退役軍人、西安大興醫院質控科主任劉維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奔赴抗疫一線,成為陝西省41家醫院護士的“臨時護士長”;面對脫貧緻富的美好向往,退役軍人李春燕創業成功後回到家鄉廣西博白縣鳳山鎮峨嵋村擔任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帶領村民種植銀妃李、青柚等水果,以土地經營權形式入股合作社參與分紅,成功帶動村民創業緻富;面對綠色發展的幸福所需,廣東省珠海市淇澳—擔杆島自然保護區退役軍人護林員劉清偉,在32年時間裡無悔堅守、履職盡責,多次冒着生命危險守護珍稀植物,為國家挽回上億元經濟損失等等,“退役不褪色”,最美退役軍人用實際行動踐行着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

“忠誠紅”是敢打敢拼的奮鬥精神。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來自于奮鬥,實作向往的美好生活也必須依靠奮鬥。作為奮鬥的“先行軍”,軍人始終在第一線、最前沿,即便退役之後,敢打敢拼的奮鬥本色依然未變。甘肅慶陽的退役軍人張保華因公緻雙目殘障,卻憑借身殘志堅的毅力,将公司發展成為擁有固定資産520萬元的智能化資訊技術企業;江西省贛州市華堅國際鞋城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華榮,從3台縫紉機起家,将企業發展成為年生産女鞋2000萬雙的制造企業;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張家産鎮西洋參協會會長王文水用小小西洋參種子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和家鄉落後面貌,先後教育訓練20多萬人次,幫助10萬多人就業等等。“隻要我不倒下,就一直奮鬥不止!”64歲的王文一句樸實的話語,道盡了最美退役軍人的使命與擔當。

軍魂永“立正”,本色不“稍息”,退役軍人用知責擔責、知重負重守護人民的歲月靜好、生活美好。向最美退役軍人緻敬,學習“忠誠紅”背後的軍心軍魂、為民初心、奮鬥精神,在平凡崗位上努力工作、拼搏奮鬥,創造不平凡的工作業績;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沖鋒陷陣,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高舉過頭頂,必将激發學習“最美”、争當“最美”的社會正能量,不斷營造全社會尊重退役軍人、崇尚退役軍人、學習退役軍人的良好氛圍,着力增強退役軍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自豪感、榮譽感、責任感,共同凝聚萬衆一心逐夢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金羊網文/艾佩韋)

編輯: 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