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鑒定,三隻鳥學名叫倉鸮,當地人又稱猴面鷹、猴頭鷹等,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郭麗娟 攝
中新網普洱1月3日電(常國軒 郭麗娟)記者3日從雲南省普洱市甯洱縣森林警察局獲悉,近日甯洱縣警民聯手成功救助三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幼鸮。目前,已被送往普洱市野生動物收容救助中心進行進一步救助。
1月2日上午10時左右,雲南省甯洱縣森林警察局接到甯洱縣同心鎮林業服務中心送來的三隻被雨水淋透的“猴面鷹”。
通過民警的精心照顧,三個小家夥精神狀态有所好轉,慢慢地開始自主進食。 郭麗娟 攝
同心鎮林業服務中心的從業人員介紹,2日淩晨,同心鎮那柯裡的一位村民到農田幹活時,途經同心治超點公路邊時,聽見路邊排水溝裡發出呼呼的響聲,他尋聲去找,發現水溝裡窩着三隻貓頭鷹在瑟瑟發抖,該村民找來紙箱把它們裝好,準備拿回家救助,恰巧途中遇到了正在林區巡查的林業服務中心從業人員,後轉交至森林公安。
當三隻小家夥被送到甯洱縣森林警察局時,它們躲在紙箱裡非常虛弱,體型較小的一隻已經奄奄一息,還有一隻的喙也受了傷。民警們立即用幹毛巾将淋濕的“猴面鷹”擦幹,使用消毒水對傷口進行清創,并買來了鮮肉和葡萄糖水一點一點的給它們喂食。經過民警一天的精心照顧,三個小家夥精神狀态有所好轉,慢慢地開始自主進食。
圖為民警買來了鮮肉給幼鸮喂食。 郭麗娟 攝
經專業鑒定,三隻鳥學名叫倉鸮,當地人又稱猴面鷹、猴頭鷹等,是夜行猛禽,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鑒于這三隻倉鸮均為幼鳥,且森林公安不具備飼養條件,甯洱縣森林警察局于1月3日将三隻倉鸮送往普洱市野生動物收容救助中心進行進一步救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