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關注國際政治的朋友都能發現,西方媒體的報道口徑往往非常統一并且有組織,就是他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周期性地更改報道的傾向與側重點,最近又開始掀起了一股新的風潮,就是搬出“戰狼外交”抱怨和指責中國外交過于強硬。
本周三美國《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文章則将注意力放在了中國外交部門身上,稱“中國外交使團正整體性地變得愈發強硬且不可理喻”,還專門點名發言人趙利堅,人身攻擊其非常“好鬥”,警告中國“再繼續這樣下去會被世界人民所唾棄”。

趙利堅确實是這方面的代表,2020年疫情之後中國的外交風格确實發生了較大的改變,當時國内網際網路上也能看到一些對趙利堅的批評之聲,說他無意義的“戰狼外交”作風隻會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是的,早在外國媒體發出類似的看法之前,國内一些膝蓋比較軟的人早就說過這種話了。
關于美媒的指責,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記者團官方賬号在推特上回應:“沒有人想成為一隻狼,除非他們被很多隻狼包圍”;這讓我想起了此前不久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回應歐盟惡意對華制裁時說的一句話:如果說中國有“戰狼”,那麼一定是“瘋狗”太多。
其實這兩番回應都指出了很根本的問題:中國的強硬本來就是被迫的,至少身處中文網際網路的我們很清楚,早在中國的外交變得“戰狼”之前,我們就一直受到各種攻擊,過去了很久之後才發生這種變化,是以說正是因為“瘋狗”太多,才把趙立堅、或者說中國外交官們逼得像“戰狼”。
但要我說的話,中國的外交一點也不“戰狼”,隻是說過去低眉順眼大家看習慣了,現在看到中國敢于對一些無端指責進行回擊還不能适應罷了,距離真正的“戰狼”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比如說我們經常看到國外記者、政要、使節罔顧曆史事實發出對自己有利的謬論,那才是真的不可理喻;相比之下我們在這方面還是太看重事實,太講道理,“太要臉”了一些。
比如說前兩天英國駐華大使在世界和平論壇上大言不慚地說,英國是最早與承認中國的國家之一,且當時也沒有幹預中國内政要求走西方道路,是以中國也不能要求英國走“中國道路”;然而英國駐華大使自始至終卻絲毫不提1949年幹預解放戰争導緻的“紫石英事件”,顯然我們是做不到他們那樣厚顔無恥的。
另一個很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2020年曝光的澳、英、美三國軍隊在阿富汗濫殺平民一事,當時在我們看來,這件事情是澳洲自曝家醜曝光出來的,正因如此随後國内網際網路上一些人就将之大肆鼓吹成是勇于承認錯誤,可接下來他們的反應就讓人大跌眼鏡了。
犯下如此反人類罪行的西方,當他們發現中國輿論正在讨論此事之後,卻立即停止了對此事的讨論,轉而攻擊中國,批評中國對他們反人類罪行的抨擊“冷漠無情”。當時烏合麒麟畫了一幅畫,也就是《和平之師》,氣的澳洲總理莫裡森親自下台罵街,随後整個西方世界立即就忘記了他們在阿富汗犯下的累累罪行,跑來批評中國“咄咄逼人的外交态度”。
這是什麼流氓邏輯啊?就是說西方可以幹各種惡心事情,但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不能說?隻能說現在的整個西方在很多問題上态度實在是太過傲慢了,根本不講道理,某種程度上講,被他們指責渲染為怪物一樣的俄羅斯,在外交上反倒是比較平等地對待其他國家。
當然西方媒體、輿論在這個問題上怎麼攻擊中國這個我們管不着,但我想起去年網際網路上很多無端指責趙利堅的聲音,現在雖然少了一些,可能是吃了鈣片膝蓋變硬了吧;但我還是要說,中國的外交從來沒有強硬過,以前是低眉順眼的軟弱,現在不過是變得正常了一些,開始以平等的位置去處理很多問題,西方可能一時間還不能适應,那我們不妨變得更加強硬一些。
因為你無法對那幫傲慢的帝國主義者講道理;而對内,現在國内似乎也不缺乏一些膝蓋軟的吃鈣片都補不起來的人,文化上處處跟随西方,以西方的價值觀做評價,把話語權拱手讓給敵人,把原本屬于我們的權利扔在地上,還為此自豪地當做是“與國際接軌”。
對外要求平等的同時,我們絕不能忘了這些内部敵人,他們都是潛在的内鬼,現在輿論對我們有利,他們沒什麼存在感,一旦環境有變化,馬上就會跳出來歌頌西方民主自由那一套,剪掉頭上的辮子很容易,剪掉心中的辮子則是任重而道遠;總之内部敵人現在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雖然很小,但徹底鏟除幹淨仍然需要所有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