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天最香甜鮮醇的當屬這一口

8月的梭子蟹還沒吃盡興,又開始饞肥美的大閘蟹了。
大閘蟹是河蟹的一種,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其實就是兩臂長滿了毛,雙眼瞥向兩邊的國産螃蟹。
而梭子蟹為海蟹,海蟹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梭子蟹,以長得像織布的梭子聞名。梭子蟹除了炒和蒸煮,酒糟也别有一番風味。
還有一種海蟹是青蟹,盛産于福建。青蟹長得胖胖的,脂肪含量比較高,常常用來作為炒蟹的原料。我們很熟悉的避風塘炒蟹就是用青蟹炒的。
至于大閘蟹為啥要叫這個名字?說法很多,本編覺得有一種說法還是蠻有道理的螃蟹性喜光亮,凡捕蟹者在港灣間設定竹編的簖(duàn),夜裡放一盞燈,蟹見燈光,便三三兩兩爬上竹簖,即竹閘,漁民即在竹閘上一一捕之,被捕的蟹就稱作「閘蟹」,因為個頭也蠻大的,是以就叫它「大閘蟹」了。
▲竹閘|©圖源網絡
大閘蟹作為美味佳肴,自古以來就備受人們的青睐,且早已拿捏了大閘蟹的美味吃法。比如明代李時珍稱贊:「鮮蟹和以姜醋,侑以醇酒,嚼黃持鳌,略賞風味。」清朝李漁更稱螃蟹:「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極,更無一物可以上之。」
是以,也就有了「螃蟹上席百味淡」的美稱。
▲本編已經吃上大閘蟹啦
大閘蟹不但味美且營養豐富,不僅含有多種維生素,白色蟹肉中的蛋白質甚至可以達到22%~24%,脂肪隻有3~4%。減肥的人也是可以稍微多吃一點的,甚至「三高」的人,吃掉一隻螃蟹的蟹肉也沒問題。
同時中醫認為,大閘蟹養筋活血、通經絡、補骨添髓的功效,對于損傷、淤血、腰腿酸痛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吃大閘蟹,還講究「九月圓臍十月尖」。「九月圓臍」是說母蟹蟹黃最豐滿的是農曆九月,「十月尖」則是說雄蟹蟹膏最為柔軟膩滑的是農曆十月。是以要在農曆9月吃雌蟹、10月吃雄蟹,這樣才不會錯過最完美的膏黃和緊實肥美的蟹肉。
▲本編今年的第一口雌蟹,蟹黃尚未成型
大閘蟹最好的吃法便是清蒸。
螃蟹清洗幹淨,需冷水上鍋蒸;且螃蟹肚皮要朝上,這樣能防止蒸的時候蟹黃蟹油流出來,還可以往螃蟹肚子上放上姜片去腥;蒸螃蟹的水裡也可以加點生姜和料酒,能很好的去腥提鮮,有紫蘇的可以放上一些紫蘇,螃蟹性寒,紫蘇葉能驅寒;水開之後要再蒸10-15分鐘,或者根據自己的喜好适當把控時間。
在很多沿海地區還會用生蟹來做醉蟹、嗆蟹。而不管是海蟹還是大閘蟹,生蟹攜帶的細菌和寄生蟲等稍不注意就會引起急性腸胃炎等各種身體不适。而且無論是拿酒泡,還是拿鹽水泡,都不能起到殺菌的效果。是以這種做法還是不太建議的。
而說起哪裡的大閘蟹最有名,莫過于陽澄湖,陽澄湖大閘蟹以「青背、白肚、金爪、黃毛」而聞名。但其實隻要生态和水質好,大閘蟹不止陽澄湖的好吃。
像是太湖、固城湖、洪澤湖、長蕩湖、高郵湖、大縱湖、白蕩湖、南漪湖、蕪湖、興化等等,這些都是長三角大閘蟹優質産區。
還有江西進賢的軍山湖大閘蟹、湖北鄂州的梁子湖大閘蟹、山東微山縣的微山湖大閘蟹,都是在當地名氣響當當的。
©圖源網絡
而在北方人的吃蟹菜單中,盤錦河蟹必定占據一席之地。是的,盤錦不僅盛産大米,也盛産河蟹。盤錦河蟹和大閘蟹是同一個品種,隻是生長環境不同,加上南北叫法的差異,到了北方就成了「河蟹、蟹子」。
盤錦自古就有一句民謠:「棒打獐子瓢舀魚,螃蟹爬到被窩裡」,可見物資豐富、螃蟹産量很大。
盤錦河蟹的生長特點是:海水裡生,淡水裡長。盤錦面臨渤海的遼東灣,有廣闊的海域、充足的海水,使河蟹得以「生」;同時,内陸充足的淡水資源和豐茂的水草,又使河蟹得以「長」。是以每年秋季,河蟹從盤錦内河湖泊爬向大海産卵,等到第二年春末夏初再回到盤錦,進入湖泊長大成蟹。
再加上有大面積的稻田和海灘灘塗,盤錦河蟹也有幾種分類
● 稻田河蟹:生長期較短,個體略小,人工投喂飼料,河蟹肥厚飽滿
● 河套河蟹:生長在河套等水域,野生,略瘦,黃和膏飽滿度不夠,但味道鮮美
● 濕地河蟹:盤錦最具代表性的河蟹,蟹中的上品,濕地生長,完全野生,純正的「溜達蟹」。此種河蟹野味十足,有着獨特的渤海風、遼河水、鹽堿地的鮮美味道,黃滿膏肥,蟹香純正。
盤錦河蟹首推的做法也是清蒸,這樣最能吃到蟹肉的鮮美甘甜。這也是辨識大閘蟹品質好不好最直接的判斷。
因為隻有大閘蟹生活的水質良好、餌料合理豐富,蟹肉才會更好吃。水源是蟹的出身和基礎,好水才能出好蟹。
而投喂餌料的優劣是影響螃蟹肉質的主要因素,螃蟹屬于雜食性動物,但偏愛動物性餌料,比如魚、蝦、貝、蠶蛹、蚯蚓、甚至同類的屍體等等,同時植物性飼料也必不可少。
是以不管是哪裡的大閘蟹,隻要是品質好,都值得一吃。畢竟大閘蟹這個物種就很好吃
隻要大閘蟹一上市,其他秋季時令美味都要黯然失色許多。
今年,你吃大閘蟹了嗎?
留言和大家分享吧~
#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