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陸半數以上省份陸續上調最低工資标準;巧合的是,我國台灣省也宣布上調基本工資。一時間,薪資問題成為兩岸群眾關注的一個焦點。台當局調薪能否解決長期繞島内群眾的“低薪”、“凍薪”問題?兩岸薪情對比究竟如何呢?不妨一起來看一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民進黨當局這一波吹噓</h1>
先來看大陸方面。上海、北京、浙江、江蘇……目前,已有10餘個省份陸續上調最低工資标準,還有多個省份表示将在年内進行标準調整工作。從調整幅度看,各地情況各不相同,大部分漲幅在每月80-300元區間,上海、北京、天津等地月最低工資标準在2000元以上。

台灣低薪嚴重。
再來看看台灣。台當局勞動部門近日也決議調漲最低工資,曆經四個多小時讨論,最後拍闆基本工資調幅達5.21%。自2022年1月1日起,每月基本工資由24000元,調升至25250元(新台币)。如果以人民币計算,此次調整後,台灣地區的基本工資月薪由5508調升為5794元(漲幅286元人民币)、時薪從36上調為38元。
看到以上資料,兩岸薪資實際漲幅可見一斑,台灣地區對比大陸确實沒啥可吹的。然而民進黨發言人劉康彥卻非要吹噓台灣經濟疫情下逆生長,也有台媒報道稱,調薪背景灣工資“高出香港25%”。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無法解決台灣低薪問題</h1>
然而這個結果顯然不能讓台灣勞工滿意。台灣勞工團體前一日前往商業總會、工業總會門口,舉行基本工資要調漲記者會,要求“明年基本工資月薪及時薪應調漲8%”。
一向敢于直言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活動時也表示,不認為調整最低工資可以解決低薪問題。因台灣本地勞工很少用最低薪資,最重要的應是産業轉型。
台灣勞工團體籲當局“停止幹話”。圖檔來源于台灣中時新聞網
柯文哲批評,民進黨當局調漲基本工資沒考慮到時機,現在正在發纾困金的時候,去調基本工資,到底哪些中小企業受得了?他直言,這政策丢出來後,據他自己所知,及在路邊調查的結果,很多大老闆都在抱怨。
台灣網站“Yahoo奇摩”近日也以“基本工資、時薪調漲,你的看法如何?”為題展開民調,統計結果顯示,近3成網友指出,基本工資調漲後,對生活不太有影響。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兩岸薪情究竟對比如何?</h1>
其實,台灣薪情的根本問題不在最低工資标準上,而在于職業薪酬的增長過慢。要知道,兩岸“薪情”曾經相差極大,但後來大陸薪資水準連年上漲,台灣卻陷入停頓,大陸部分行業、部分崗位的薪水甚至已經超越台灣。
台灣年輕人反低薪行動。圖檔來源于網絡
跟大陸相比,台灣最低工資還占有一點優勢。
但台灣年輕人踏入島内職場後卻加薪較慢,以工資最高的新竹(科技大廠雲集)來說,月薪中位數為4.2萬元(新台币,約合9634.8多人民币)。與大陸高科技和網際網路企業薪酬相比,顯然并不具優勢,難怪台灣人才出走大陸屢見不鮮!
如果考慮到兩岸物價的差距的話,那這種優勢就非常值得商榷。
曾有專家根據兩岸物價水準的差異,提出兩岸實際匯率(考慮購買力因素)應為1:9。台灣總體物價水準約是大陸的二倍,島内基本工資25250元新台币,大概僅相當于大陸3000元人民币的購買力。
這意味着,台灣地區的實際薪資水準可能已低于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