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中央違背偉人意願,做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決定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個概念周總理,朱老總相繼離世毛主席離世 希望火化吊唁會永久保留遺體,供人們緬懷

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偉大領袖毛主席與世長辭,結束了他輝煌而又偉大的一生,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當天下午4時,消息通過廣播傳出來的那一刻,地球似乎停止了轉動,神州大地頓時處處悲痛,哭聲一片,讓人無法接受也無法承受。消息傳到海外,聯合國總部和53個國家以曆史罕見地快速度降半旗緻哀。

在悲傷的同時,無數的人也處于迷茫中,這個無數革命先烈抛頭顱灑熱血而建立起來的新中國,這艘巨輪究竟走向何方呢?

在這一時間内,中央也面臨着重要的抉擇,經過華國鋒,葉劍英等上司人數次激烈的讨論,做出了一項違背毛主席生前意願的決定,也正是這個決定,讓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無比感恩。那麼,這個決定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說違背了毛主席的遺願呢?

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中央違背偉人意願,做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決定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個概念周總理,朱老總相繼離世毛主席離世 希望火化吊唁會永久保留遺體,供人們緬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0">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個概念</h1>

對于生死,一般人很是忌憚,基本都不會提及,擔心禍從口出。然而,毛主席卻不以為然,一向坦然面對。他曾經對身邊的護士長吳旭君說道:“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個概念!”

1963年,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的羅榮桓因病去世。對于這個一生共事的人,從1927年就跟随他走上井岡山,風風雨雨地走過中國革命,毛主席親自參加了他的追悼會,深切表達了對羅榮恒的信任和惋惜之情。從這之後,毛主席每天都心事重重的樣子。

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中央違背偉人意願,做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決定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個概念周總理,朱老總相繼離世毛主席離世 希望火化吊唁會永久保留遺體,供人們緬懷

一天夜裡,睡不着的毛主席跟吳旭君聊到了生死問題,他說道:“我死的時候你不要在我跟前。”随後,毛主席向她解釋了一下。原來,當年毛主席的母親文七妹因病去世的時候,為了讓母親在自己的印象裡是美好的,不忍看到她痛苦的樣子,毛主席就出去了一下,而通情達理的母親也同意了。是以毛主席不想讓吳旭君看到他的痛苦,想給她留個完美的印象。

生死乃是禁忌的話題,從感情上來說,全中國人都不願意想這方面的事,都想向天再借500年給毛主席。因為中國太需要毛主席了。

然而,毛主席就無所謂,生死皆有定數,無人能左右。毛主席一生為國為民,付出了太多了。無論在戰争年代,還是和平建設年代,他都任勞任怨,一心一意地為新中國發光發熱,讓中國人民自信地站了起來。雖然生活條件不好,但毛主席的身體十分健康,73歲還能橫渡長江,可見一番。然而自從1971年經曆了一些事件後,毛主席身體狀況就有些問題了。

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中央違背偉人意願,做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決定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個概念周總理,朱老總相繼離世毛主席離世 希望火化吊唁會永久保留遺體,供人們緬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8">周總理,朱老總相繼離世</h1>

1976年,注定是個不尋常的年份。1月8日上午9點57分,與病魔纏鬥數年的周總理,離開了人世間。雖然在之前的十幾個小時内,周總理的病情報告被人不斷送到毛主席這裡來,同時告訴毛主席要做好心理準備。

然而,當身邊的孟錦雲用低沉緩慢的聲音讀着:

“中國人民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傑出的共産主義戰士周恩來同志,因患癌症,醫治無效,于1976年去世。”

毛主席慢慢地閉上了眼睛,一句話都沒說,隻是眼淚不斷地默默地流淌着。此時,還有什麼話能表達毛主席與周總理的感情呢?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幾十年的同甘共苦,幾十年的得力助手,周總理先走了,永遠地離去了,這對于毛主席來說不得不說是個打擊。

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中央違背偉人意願,做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決定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個概念周總理,朱老總相繼離世毛主席離世 希望火化吊唁會永久保留遺體,供人們緬懷

1976年1月15日下午,周總理的追悼會如期召開。在這之前,毛主席也要親自參加,醫生也準備好了急救措施。但天公不作美,14日的晚上,身心交瘁,長年多病的毛主席身體又多次出現反複,根本沒法站立起來。想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但有心無力了。

也就在這一天,毛主席聽着孟錦雲念着鄧小平給周總理緻的悼念詞,頓時失聲大哭,依舊什麼也沒說。這不也正說明毛主席對周總理的沉痛悼念嗎?

自此以後,本來還可以說說笑笑的毛主席臉上都沒有了笑容,經常沉默着。而他的病情也進一步惡化。

可,毛主席還沒從悲傷的情緒走出來,朱老總的去世再次讓毛主席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1976年7月6日下午,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朱老總與世長辭。當華國鋒将朱老總病逝的消息告訴毛主席時,毛主席站在原地,眼淚不斷地往下掉,沉默了良久,不可置信地問道:“老總得的是什麼病,怎麼這麼快就走了呢?”随後又說道:“朱毛朱毛,不能分離,現在朱老總已經去見馬克思了,我也不遠了。”

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中央違背偉人意願,做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決定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個概念周總理,朱老總相繼離世毛主席離世 希望火化吊唁會永久保留遺體,供人們緬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0">毛主席離世 希望火化</h1>

兩位好友的離開,給予了毛主席沉重的打擊,使得毛主席經常處于昏迷半昏迷狀态。但,毛主席放心不下人民,清醒過來後就繼續處理國家大事。屋漏偏逢連夜雨。1976年7月28日淩晨,河北唐山在沒有征兆的情況下,發生了一場7.8級特大地震。瞬間,這座城市被夷為平地,遭受滅頂之災,24多萬鮮活的生命葬身瓦礫之中。

得知消息後的毛主席立即派華國鋒前去主持抗震救災,并一再強調,要盡所有的辦法能救多少群衆救多少,并妥善安排好災區人民的生活。此時毛主席的病情進一步惡化,情況非常不好,但隻要收到地震的情況彙報,毛主席不顧個人病重,都要親自過目。當看到地震造成的極大損失後,毛主席嚎啕大哭,内心非常痛苦。

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中央違背偉人意願,做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決定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個概念周總理,朱老總相繼離世毛主席離世 希望火化吊唁會永久保留遺體,供人們緬懷

1976年9月8日,毛主席仍堅持讀書和處理檔案。然而,下午六七點之時,毛主席的病情突然惡化,到了病危的狀态。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經過4個多小時的搶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還是走完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離開了我們。當這一消息傳達到中央各個上司人的時候,每個人都流下了眼淚。在複雜的局勢下,華國鋒忍着悲痛,在中南海迅速召開會議,和其他上司人一起讨論如何料理毛主席的後事。

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中央違背偉人意願,做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決定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個概念周總理,朱老總相繼離世毛主席離世 希望火化吊唁會永久保留遺體,供人們緬懷

因為早在1956年4月27日,在中南海一次會議上,毛主席為了給子孫後代留下更多的土地耕種,說人由生到死,是自然規律,提倡在場所有的人身後都進行火化,不留遺體,并且不建墳墓。于是,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等136人相繼在火化倡議書上簽名。倡議書上明确指出:凡是簽了名的,後死者必須保證先死者實作其火葬的志願。

不僅如此,在六十年代,毛主席還提出了物質不滅定律,他跟身邊的人說我身前吃魚比較多,是以死後要把我火化,将骨灰撒到長江裡喂魚。除此之外,毛主席還說道:“我死後,你們可以開個慶祝會,慶祝辯證法的勝利。”

面對生死,毛主席始終淡定從容,豁達明智。

晚年的時候,他還多次提出希望落葉歸根,一部分骨灰撒在家鄉韶山。在去世前,他還準備回一趟家鄉。然而,因為病情,卻沒有如願。

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中央違背偉人意願,做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決定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個概念周總理,朱老總相繼離世毛主席離世 希望火化吊唁會永久保留遺體,供人們緬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6">吊唁會</h1>

是以,在會議上,滿懷悲痛的上司們對毛主席遺體是火化還是保留,争論不休。

一種是秉承毛主席的遺願,堅持火化。毛主席為新中國付出太多了,過得也很苦,不應該違背他這唯一的意願。

另外一種認為,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毛主席是一個時代的象征,他讓中國人民自信地站了起來,其思想不止影響了中國,更影響了世界,在人民心中有着無法取代的地位,應該永久的保留遺體,供人們悼念。

時間一點點過去,激烈的讨論仍沒有一個結果,華國鋒葉劍英就提出了優先保護毛主席遺體,舉辦一個遺體告别儀式,讓各界人士前來悼念,至于其它以後再讨論。

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中央違背偉人意願,做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決定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個概念周總理,朱老總相繼離世毛主席離世 希望火化吊唁會永久保留遺體,供人們緬懷

9月9日下午4時,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從廣播裡播出,一時間,所有人都感覺天塌下來了,無法接受也不肯接受這一噩耗,中華大地處處都是悲痛的哭聲。消息公布後的15分鐘内,53個國家降半旗緻哀,世界各大媒體都發表和轉載了贊揚毛主席的文章,在之後的10天内,共有105個國家上司人或派代表前來吊唁。美國總統福特說道:“毛主席對曆史的影響超越了國界,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位巨人。”這一刻,地球似乎停止了轉動。

10日晚,毛主席的遺體被轉移到人民大會堂,明天準備接受人民的吊唁,此時毛主席的遺體是敞放的。為了保護遺體,按照相關專家要求,嚴格控制大民大會堂大廳燈光,同時還啟動了所有的風冷裝置,将室溫控制在15度以下。然而,吊唁的人越來越多,每個人都是一個發熱源,很難将溫度維持到15度以下。

經過研究,最後決定給遺體裝上一個有機玻璃罩,在内部安裝冷卻系統,同時除了大廳的大燈開着,其它燈光都關閉。

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中央違背偉人意願,做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決定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個概念周總理,朱老總相繼離世毛主席離世 希望火化吊唁會永久保留遺體,供人們緬懷

整個吊唁期間,共有30多萬人前來吊唁,無數人看到毛主席的遺容時,都難掩心中悲傷,失聲痛哭,久久不能離去。同時,每家每戶,每個機關都自發組織了悼念毛主席的活動。

在這期間,中央上司人幾經讨論,最終,華國鋒,葉劍英等人決定違背毛主席本人的意願,對毛主席遺體進行永久儲存而不火化,并建立毛主席紀念堂,來供人民瞻仰和紀念這一偉大的領袖。

18日,黨中央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儀式,數百萬人民群衆戴着黑紗白花齊聚在此,來送毛主席最後一程。當華國鋒忍着悲痛,哽咽地說:

“毛主席的逝世對我黨我軍和全國人民,乃至國際無産階級都是無法估量的損失,但大家要化悲痛為力量,在黨的上司下,将無産階級進行到底。”聽到此話的數百萬群衆再次失聲痛哭。

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中央違背偉人意願,做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決定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個概念周總理,朱老總相繼離世毛主席離世 希望火化吊唁會永久保留遺體,供人們緬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6">永久保留遺體,供人們緬懷</h1>

吊唁活動結束後,為了更好地保護毛主席的遺體,中央決定将毛主席遺體轉移到代号為“769”的遺體保護室中。這裡位于地下,同時有着低溫通風的環境。

與此同時,研制儲存遺體的水晶棺的工作也緊鑼密鼓地開始了。水晶棺的制作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看似結構簡單,但實際工藝相當複雜,不僅材質上要堅固耐用,抗震防破壞,而且還要莊重大方,氣魄雄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不僅如此,我國根本沒有制作水晶棺的經驗,而且要求一年之内完成。

經過專家們不懈努力,北京玻璃總廠将任務精細劃分,攻克一道道難題,将水晶棺成功制作完成。為了保護毛主席遺體,專家們利用液态和氣态交錯使用,來保證館内溫度的恒定。同時,為了讓人民群衆看到一個仿佛正在熟睡中的毛主席,專家們采用棺内照明、光學整容的方案,全部采用自動化儀器,來確定各種參數的正常。

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中央違背偉人意願,做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決定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個概念周總理,朱老總相繼離世毛主席離世 希望火化吊唁會永久保留遺體,供人們緬懷

與此同時,毛主席紀念堂的修建工作也在緊張地進行着。

紀念堂的設計,既要莊嚴肅穆又要接地氣,讓人們看着親切,而不是封建帝王建立壓抑的陵墓風格。由于天安門城樓是中國的象征,國徽中也含有它,是以,經過慎重篩選,毛主席紀念堂的位址也定在了天安門廣場南端。

紀念堂的修建牽動着每個中華兒女的心,數以萬計的人民群衆自願來到工地幫忙。在人民群衆的幫助下,毛主席紀念堂經過半年時間就竣工落成了。随後,毛主席的遺體也被運往這裡,接受人們的瞻仰。同年9月9日,也是毛主席去世一周年,毛主席紀念堂對外開放。

1976年毛主席逝世後,中央違背偉人意願,做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決定人都是要死的,這是個概念周總理,朱老總相繼離世毛主席離世 希望火化吊唁會永久保留遺體,供人們緬懷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在戰與火的革命年代,毛主席為新中國付出了太多了。雖然儲存遺體的做法違背了毛主席本人的意願,但對于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來說,卻是一個英明的決策。全國人民去毛主席紀念堂瞻仰和緬懷毛主席,也是對毛主席的崇敬,也是記住那些為新中國抛頭顱灑熱血的革命者。如今,去瞻仰毛主席遺容的人數早已過億,也正說明了當時的決定是多麼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