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專家文章:英國必須抛棄“中國威脅論”

香港《南華早報》10月30日發表題為《為什麼英國必須停止把中國視為確定其未來繁榮的威脅》的文章,作者是駐倫敦的外交事務分析師阿德裡爾·卡森塔。全文摘編如下:

英國首相鮑裡斯·約翰遜及其政府,正竭力在英國曆來對華盛頓的忠誠與英國同北京建立更緊密關系所帶來的機遇之間找到平衡。

10月19日在倫敦舉行的全球投資峰會旨在使其他國家在英國脫歐後增加對英國的投資。該峰會證明了這一事實。

事實上,中國是英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占英國貿易總額的7.5%左右。根據英國國際貿易部最近公布的中國概況,在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結束的一年裡,英國與中國的商品和服務貿易總額為930億英鎊,同比增長9.8%。同一時期,倫敦對北京的商品貿易逆差為470億英鎊,而前一年為189億英鎊。它還實作了服務貿易順差48億英鎊,低于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末的67億英鎊。

如果英國政府能夠維持有利的貿易環境,所有這些數字都可以得到改善。然而,這對約翰遜來說可能是個問題。首相的弟弟、曾經的教育部國務大臣喬·約翰遜說:“他面對的是這樣的保守黨,對保守黨而言,恐華症是新的歐洲懷疑論。”

今年3月,約翰遜政府發表了《競争時代的全球英國:安全、防務、發展和外交政策綜合評論》。該檔案描述了英國對未來10年其世界角色的願景,尤其是其更深入參與“印太地區”事務的計劃。派出以英國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王”号航母為首的英國航母戰鬥群,具有炮艦外交的所有特點。英國希望,這種力量投射将有助于它在該地區獲得利潤豐厚的貿易協定。該地區被視為世界增長引擎,已經占到英國全球貿易的17.5%和英國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的10%。

英國上議院國際關系與防務委員會9月10日發表了題為《英國與中國的安全與貿易關系:戰略真空》的報告。毋庸置疑,英國在與中國的關系中不可能兩全其美,因為其言行不一。

嚴肅的政策需要澄清,而不是用“系統性競争者”那樣含糊的“尖刻”詞彙,這也可以了解為所謂“威脅”的委婉說法。是時候抛棄有關中國對英國構成威脅的觀點了。

英國上議院的報告稱,英國缺乏明确的對華戰略,這對增加貿易和投資構成了障礙。約翰遜曾說,中國“是我們經濟生活中一個巨大部分,在很長一段時間内——在我們的有生之年——都将如此”,他最好還是聽從他自己的話并關注他的優先考慮事項,制定清晰的、連貫的對華戰略,既考慮到英國的最佳利益,又把中英關系進一步受損的風險降至最低。

這不是一項容易完成的任務,但它至關重要,因為它将決定我們和子孫後代未來的福祉。

來源:參考消息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