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菊與鹬,我們都有小飯勺

作者:芳亮

菊與鹬,我們都有小飯勺

又到一年菊花季,一天之内,滿屏菊香,有共青森林公園的菊展,20萬盆哦!有獅子林和菊花的故事,有各地植物園的賞菊攻略。品種菊瀑布一樣倚石蜿蜒而下,美不勝收。先來看張美圖吧。

菊與鹬,我們都有小飯勺

獅子林

三十年前在北林讀書時,每到秋天,北京會有國慶花展,這是園林系學生重要的學習場景,其中菊花也是主角。說實話我那時候滿心思都是一些出奇制勝的念頭,覺得菊花太普通了,滿頭都是滴瀝當啷的小飯勺,瑣碎,不太喜歡。一直到這幾年,看到一次高水準的花藝表演中的菊花,一下子沉醉了,覺出了參差流動的美,就像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樣,大小飯勺奏響了輕快的旋律,是秋天裡泛出流光溢彩的珍寶,當年的我,真是入寶山而不識。

看到菊花,就會想起鹬(讀“遇”),“鹬蚌相争”的鹬,有些也是自帶飯勺的。比如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的極危物種--勺嘴鹬,比大熊貓還要高一個等級哦。他們個子小,嘴的前端突出出來,像一個勺子,進食的時候是用嘴在水中或爛泥中像掃帚一樣左右掃。目前世界上可繁殖的勺嘴鹬大概隻有210對到280對。今年在廣州湛江濕地發現了34隻勺嘴鹬,這個消息讓很多人感到振奮。

菊與鹬,我們都有小飯勺
菊與鹬,我們都有小飯勺
菊與鹬,我們都有小飯勺

“小勺子”和同為鸻鹬類的“幹飯黨”半蹼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覓食地都是泥灘為主,“小勺子“在南通有發現過,半蹼鹬主要集中在連雲港,前段時間連雲港規劃中的“連雲新城”,計劃在“藍色海灣基礎工程”中,用半圓形的大堤把一片灘塗圍起來,将泥灘改成沙灘。但這泥灘正是半蹼鹬的覓食地。因環評中沒有包括鳥類分析,環保組織提起了環境公益訴訟,‘鹬港相争’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菊與鹬,我們都有小飯勺
菊與鹬,我們都有小飯勺

鳥類的覓食天性對于每片灘塗的底栖生物種類、植被各不相同,半蹼鹬遷徙之路的中間點就是連雲港,此時,鳥群正好處于能量耗竭的狀态,以往媒體看到的半蹼鹬往往都是在埋頭“幹飯”,就是因為太餓了,是以持續進食,被叫做“幹飯黨”。如果發現熟悉的覓食地不在了,等待他們的可能是死亡。

菊與鹬,我們都有小飯勺
菊與鹬,我們都有小飯勺

連雲港富饒的泥質灘塗每年為超十萬隻候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但是泥灘土兮兮髒叽叽不好看不好用,1984年至今,我國超一半的黃渤海灘塗已經消失,燃眉之急是盡快補救,不然鳥類多樣性、植物多樣性都将受到巨大的不可挽回的損失。

泥質灘塗是寶貝,我們要帶眼識寶,可别像年輕時候的我哦,不識美麗的菊花。

菊與鹬,我們都有小飯勺